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5-10-21孙丽艳
孙丽艳
【摘要】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是在某区域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是个复杂的问题,不仅要满足对每个区域的特异性环境要求,还要保证每个区域的人民对措施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期望。本文主要针对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理论;方法
1、导言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水土流失的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为了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各地都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水土保持适宜性评价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科学和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基本方法。但是,国内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适宜性评价的重要性,即便是开展了一些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2、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理论
2.1土地适宜性
《土壤调查与制图》与《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定义了土壤适宜性这一概念:土壤类型和规定用途间的和谐程度,其受社会经济、土壤自然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土地资源学》对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规定:在土地潜力区范围之中,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划分。因此,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应具备土壤与土地适宜性两种特征。考虑到水土保持措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多样性,内涵应广于土壤及土地适宜性。另外,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因此,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在以生态效益为重心的同时,还具备社会与经济适应性特性。经过上述分析,可这样定义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符合当地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与经济效益。
2.2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壤调查与制图》与《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将土壤适宜性评价归为土壤资源评价的范畴,即,对土壤用途与土壤质量关系的分析,涉及土壤适宜性及土壤自然适宜性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土壤适宜性评价倾向于土壤自然适宜性评价,是衡量土壤质量符合土地要求的程度。因此,土壤适宜性评价以土壤利用为目标,对其适应性评价的过程。《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土地资源学》认为土地评价指依据土地利用目标,统计和鉴定土地改善的数量与质量情况,由限制性与适宜性之分。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土地适宜性评价又可划分不同的内容。例如,依据评价目标可细分为单目的与多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成果又被分为经济评价、定量自然评价、定性评价。
3、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过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3.1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过程的理论基础,只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才能根据具体的需要,构建一套更加切合实际发展需求的措施评价方法。但是从目前来看,以现有的水土保持理论水平,还无法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尽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体系,一些学者也针对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过程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甚至一些学者专门建立了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模型,但是这些措施和建议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甚至一些措施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都存在问题,根本无法应用于实践工作,理论指导与实践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问题。尤其是在有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上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我国的水土保持适宜性评价缺乏科学的、完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作为指导,整个过程存在明显的缺陷。
3.2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法缺乏可操作性
作为一项评价工作,必然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就目前来看,虽然在實践当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成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但是这些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以成因分析法为例,这种方法就是从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入手,通过分析水土保持措施是否能够从源头上解决水土保持的原因问题来判断措施的有效性。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多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最简单的一个就是因为土地沙化、植物砍伐、自然灾害等共同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在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自然灾害的影响,只考虑到土地沙化、植物砍伐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3.3评价结果无法满足措施优化的基本要求
水土保持措施的评价结果并不是简单评价措施的有效性,而是要将评价的结果利用起来,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但是现在的水土保持措施评价结果只是为了衡量各个水土保持方案当中各类措施的实效性,评价结束以后选出最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应用到水土保持工程当中,而已经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评价结果就完成了其使命,实际上这是对评价结果的浪费。这些评价结果完全可以作为其他水土保持措施评价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优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参考资料,很显然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
4、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方法
4.1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体系
首先,在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目标的前提下,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具体与一般性原则,构建多层次续分评价体系;其次,确保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可参考性,即,涉及的评价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尽最大限度的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吻合;最后,构建的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体系应避免盲目与随意,应能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充分体现出来且具有区域适宜性和重要的参考性。
4.2注重适宜性纲与类的评价
首先,考虑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以调水保土效益为基础,因此确定适宜性纲的评价指标时,应将调水保土效益包括在内,具体包括减水减沙效益、侵蚀模数等指标。利用上述指标评价调水保土效益,以确定水土保持适应性纲;其次,评价适宜性类时,应紧紧围绕土壤质量展开,尤其应将土壤健康、环境、肥力质量当作重点,对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最后,考虑到土壤质量受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时应确保确定的空间尺度及时间的合理性。如需展开大尺度的评价还应将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等要素包括在内。另外,依据时空要求可将土壤指标划分为“长期的,静态的”、“短期的,动态的”,并从分区尺度、流域区域及坡面尺寸等方面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最终完成不同措施生态效益。
4.3加强适宜性等的评价
对适宜性等进行评价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以人类需求为目标,从土地经济属性出发,借助一系列的经济度量及指标,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由间接与直接经济效益之分,所谓直接经济效益指采用相关水土保持措施后,新增的未经中间环节加工、转化的产值与产量,而间接经济效益指以直接经济效益为基础,需经过中间环节转化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监测具有代表性的农户、地块、小流域等。如需监测较大尺度的效益,应以优、中、差小流域为目标,并在不同流域中选择农户与地块,以确保所选样本的合理性。
5、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得到最优的适宜性评价方法,需要我们从各个区域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分析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情况,增强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综合全面评估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斌,王昱程,郭晋.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14(01).
[2]刘刚才,张建辉,杜树汉,周忠浩.关于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