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5-10-21邵奇峰韩玉民车战斌

计算机时代 2015年9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邵奇峰 韩玉民 车战斌

摘 要: 针对当前软件学院教学与实践脱节造成的学生实践能力差及就业问题,提出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经验基础上,利用其附带的实践教学职能驱动软件学院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试方法和实践环节的系列改革,以达到提高学生软件实践能力及拓展学生就业领域的目的。

关键词: 创新创业中心; 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软件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9-71-04

Research o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mode based on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Shao Qifeng, Han Yuming, Che Zhanbin

(School of Softwar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oor practice ability and employment issues of software college students caused by the disjointed teaching and practice, a reform scheme based on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is presented. The education reform on course architecture, teaching method, exam method and practice procedure in software college is driven by utiliz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function of the center, to improve students the ability of software practic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issue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practical ability; educational reform; school of software

0 引言

在研究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基础上,联合软件企业驱动软件学院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同时让创新创业中心成为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有效提升软件学院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拓展其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惠及众多软件学院的学生。

1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现状

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作为河南省首批软件学院之一,从办学伊始,即坚持“面向软件企业和社会需求,以校企结合和工学结合为手段,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软件工程师”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努力,已在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教研成果并获得省级奖励多项。软件学院于2007年9月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其主要宗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但据对我院及省内外同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运行管理的追踪分析,目前均不同程度存在诸多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問题如下。

⑴ 真实企业中的软件开发不仅仅是编程,还涉及到如软件建模、版本控制、代码管理、持续集成、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因课堂教学只注重编程技术,而较少涉及此类工具,使得学生无法及时融入企业项目。

⑵ 创新创业中心的项目完成时间与上课时间、作业提交时间甚至考试时间冲突。

⑶ 面对传统考试/考核方式,在创新创业中心做真实项目的学生一般考不了高分。

⑷ 创新创业中心与教学部门各自独立、缺乏沟通。如教学部门在课堂教学中急需真实的软件开发案例,创新创业中心学生已开发出了一些优秀项目,但任课教师没有积极采用。

⑸ 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面对开发周期严格的企业真实项目,无法快速上手及按时完成。

⑹ 创新创业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但缺乏真实企业项目,“缺与假”的项目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1]。

⑺ 部分学生已开发出一批优秀项目,却不知该如何推广和寻找投资,导致项目半途而废[2]。

创新创业中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基本上已经代表了一个学院学生的最高水平,所以他们身上的问题必然也存在于学院其他学生之中,因此本文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以提高学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为目标,依托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多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与经验,论述如何开展系列的教学改革以避免及解决以上此类问题。

2 课程体系改革

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窗口,根据学生在中心开发企业真实项目时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及时的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在中心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时发现:真实企业的软件开发不仅只是编程,还涉及到如版本控制工具、软件建模工具、集成开发环境、自动集成工具、软件测试工具等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学生因为平时较少接触此类工具,所以根本无法立即上手、快速融入企业项目。这就要求制定基于具体编程技术,强调工程实践能力,覆盖企业开发全过程工具的课程体系。以下以软件工程专业Java方向为例,探讨其程序类课程体系的改革。

本科软件工程专业Java方向的Java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何取舍、学时如何分配,才能使其既迎合Java编程技术的更新发展,同时又能有机融入常用软件工程工具的讲解,这成为了较难权衡的问题。为此,根据创新创业中心与软件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时部分企业的实际需求,又通过对河南金穗、河南信源、长城信息等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实际调查,同时又对达内、传智播客等实训公司课程体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再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将Java系列课程分为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和Java EE框架开发四门课程,在每门课程中循序渐进的进行各个软件工程工具的讲解。考虑到掌握Java整套编程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该系列课程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覆盖到了软件企业最常用的Java编程技术,然后结合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软件开发规模,循序渐进的逐个引入各种软件工程工具的讲解,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⑴ Java程序设计主要讲授内容为:基本数据类型、控制语句、方法、数组、对象与类、字符串、继承与多态、抽象类与接口。因为该课程涉及到面向对象的概念,所以在课程中讲解了软件建模工具Rose的使用。

⑵ Java高级程序设计主要讲授内容为:Swing、异常、文件I/O、集合、多线程、Socket编程、JDBC。因为学生基于该课程已可开发单人桌面应用程序,所以课程中讲解了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单元测试工具JUnit。

⑶ Java WEB程序设计主要讲授内容为:Servlet、JSP、DAO与MVC、Cookie与Session、过滤器、监听器、自定义标签、EL、JSTL。因为学生基于该课程已可开发部门级WEB应用程序,所以课程中讲解了版本控制工具CVS、持续集成工具Maven。

⑷ Java EE框架开发主要讲授内容为:Struts、Spring和Hibernate框架。因为学生基于该课程已可开发出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以课程中讲解了如何基于软件工程理论来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工具。

3 教学方式和考试方法改革

3.1 教学方式的改革

根据专门针对创新创业中心学生开展的培训和讲座经验我们认为,实践能力的养成不能仅指望学生的课外实训,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就应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真实软件企业的用人需求要求学生能独立熟练的编写符合企业规范的程序代码,课堂教学应着重讲解如何编写程序代码,程序代码的讲授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目前代码的讲授方式主要有:板书或幻灯逐步演示代码、开发工具讲解课下编好的代码、课上当堂编写调试代码等几种方式。

⑴ 板书或幻灯逐步演示代码是传统的代码讲授方式,该方式的优点是:逐步推导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传统教学习惯,形式上学生相对容易接受。其缺点是:无法演示代码的调试排错过程,对于代码的编写风格(如缩进、注释等)不能直观的给予体现。

⑵ 开发工具讲解课下编好的代码,优点是:可利用开发工具的代码處理功能(如着色、自动缩进)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示代码;可在较短的时间讲解完较长的程序。其缺点是:直接展现全部代码,学生不知应从何处着手分析代码,从形式上会难以接受;没有逐步推导,学生无法了解代码的编写过程。

⑶ 课上当堂编写调试代码,优点是:学生可直观感受到程序是如何从零开始编写的;通过当堂编译代码可让学生学习到如何调试代码错误;因为逐行敲入代码需要时间,该时间段就给了学生思考理解的机会。其缺点是:课上从零输入、编译和调试代码会占用较多时间,无法讲授较长的程序;该方式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代码编写和调试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在课堂讲授代码时,对较短或核心程序应以课上当堂编写调试代码的方式讲授,对较长的程序则采用开发工具讲解课下编好的代码的方式讲授。对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考虑花费多个课时,以课上当堂编写调试代码的方式讲授[3]。同时教师要经常提炼并引入创新创业中心开发的真实企业项目,积极的应用于课堂的实战案例教学中,因为这些项目来自于学生身边,所以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最终评价,授课教师应保证开发企业项目的、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考出高分,要以考试来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程序类课程从考试形式上主要有:笔试、机试、大作业三种方式。从监考方式上主要有:开卷和闭卷两种方式。程序类课程应如何进行考核,以避免死记硬背,让编程能力强的学生考出高分,是长久以来授课教师最头痛、最难处理的问题。

⑴ 笔试适合于考核概念类题目,但若用于考核程序设计题目,则对学生答题和教师判卷都极不方便。机试适合考核程序设计题目,学生可借助开发工具的辅助功能答题,教师可依据程序是否可编译、是否可正确运行以判卷,但其无法考核概念类题目。大作业便于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但很难杜绝学生间的抄袭或从网络上的抄袭。

⑵ 闭卷考试适合与笔试方式相结合,但用于上机考试时,如果不允许学生查询相关资料(如:API文档),则显然与实际程序开发时的情境相违背。开卷考试适合与机试方式相结合,但若用于笔试则会极大的限制教师的出题范围。

笔者最终选择了闭卷笔试+开卷机试的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主要考核概念类题目,考试时间1小时,满分为30分;开卷机试主要是程序设计题目,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70分。两种方式相结合既考核了基本概念又考核了程序设计能力,避免以往程序类课程考试,学生死记硬背或夹带字条的现象,经多年实践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

由于程序类课程注重实践的特点,其考试制度也应进行相应改革,如对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同学,可准其不参加某门课程考试,甚至可免修该门课程,授课教师可依据其在企业项目中的工作量及完成情况给定成绩。还可通过企业项目与课程置换,竞赛获奖与课程置换等灵活的考试管理方案,解决学生同时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时间冲突问题。

4 实践环节体系建设

在创新创业中心与软件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时,针对企业反映接触企业项目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上手较慢的问题。学院提出并设计了多段一体化的实践环节体系,多段是指由多段集中实践构成,具体为“三级实践课题+二级软件工程实践+IT行业实践+软件工程实训+毕业设计”;一体化是指各阶段紧密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环节体系。如对应于Java系列课程体系,除了专业课程内的实验上机外,体系中的每一个集中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成果要求和考核标准,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⑴ 实践课题: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实践课题,分别安排在第2、3、4学期初,实践内容均为上学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该实践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及时地总结、理解和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培养程序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利用程序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⑵ IT行业实践:IT行业实践一、二分别安排在第1、2学年暑期,该实践环节通过到知名IT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IT行业的发展和应用、IT行业企业规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培养协作、交流等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树立自信心,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⑶ 软件工程实践:包括软件工程实践一、二,分别安排在第5、6学期初,为上学期专业课程的综合性高级课程设计。该阶段的目的是在上一阶段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建立软件工程思想,培养工程化、系统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 软件工程实训(毕业实训):软件工程实训阶段为第7学期全学期,要求学生独立或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并提交实训报告。本阶段的目的是通过参与实际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和训练,培养学生系统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培养较完善的软件工程思想。实训可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或校外IT公司完成,能力强的学生可直接就业,并可将工作成果作为实训成果来获得实训学分。

⑸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该阶段为第8学期全学期,本阶段学生可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本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与总结提炼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技能与职业素质成长。

为使学生能充分结合个人专业兴趣、职业规划和就业意向来开展实践活动,对于上述集中实践的任一环节,学生都可以通过在IT企业实习或工作、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参与创新创业中心项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或参加学科竞赛的方式来完成。实践环节体系也突破了传统的课程设计限制,不再依附于某门专业课程集中训练,而是进行多门专业课程综合性训练,各级课题环环相扣,同一个题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课题难度逐步提高,使学生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断提高。

5 创新创业中心经验借鉴

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立于2007年9月,由学生自主管理,至今已经历了三次模式变革。目前创业中心四种形式并存,即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室、教师项目工作室、中软信息模拟公司、郑州昊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公司)。入驻企业有:中科金慧、浙大网新等,成立七年来已开发项目100多项,其中20多项得到实际应用,毕业学生先后入职华为、阿里巴巴、奇虎360、小米等知名企业。在创新创业中心多年的发展与改革中,有着不少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了学院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比较典型的方案如下。

⑴ 深化校企合作:引进知名软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通过联合项目开发、聘用企业讲师、企业课程置换、学生顶岗开发等方式的合作,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开发真实企业项目的机会,也使学生了解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缩短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同时通过与软件企业的接触和合作,也促进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调整与改革。

⑵ 引导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能提出很多创新性的项目,但因学生通常缺乏实际的应用经验,因此指导教师必须要进行筛选和指导,要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和创业设计[5]。对于最终成功实现的项目,学院除了要主动帮助寻找投资方外和客户外,还应该制定政策给予奖励,以此推动后续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⑶ 以竞赛促建设: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国际企业都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软件大赛,积极鼓励、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系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各层次的比赛,除了在行业中横向比较并验证学生的软件实践能力外,也给学生推广自己作品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好机会。竞赛获奖可给予学生极大的成就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快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6]。

⑷ 强调示范作用:以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为核心,鼓励其主动带领普通学生完成项目开发,通过“学生带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的学习培养模式,一方面激发了更多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点带面的提高学院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7]。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创新创业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其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

6 结束语

作为学院的“王牌部队”,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不能仅让参与的学生受益,还要注重其对其他学生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要积极利用其与企业合作的窗口作用,强化其服务于培养全院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识,研究更适合于工程实践的教学改革。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经过长期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依托,驱动软件学院系列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整体学风建设,进而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发展的正反馈式良性循环。这些改革经验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可为省内外同类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琼,盛德策,陈雪梅.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9-101

[2] 王伟,魏静,王雅等.创业实训平台构建与教学设计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60-163

[3] 邵奇峰.Java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2:50-52

[4] 邵奇峰.Java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0:40-42

[5] 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23

[6] 车战斌,韩玉民.以竞赛促进两年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3:69-70

[7] 韩玉民,车战斌,郭基凤,等.论卓越软件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J].計算机教育,2014.9:44-47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