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应对方略探微

2015-10-21肖明东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导语语言过程

肖明东

摘 要:从自由、民主、和谐;乐趣、互动、灵活;简单、有效、科学等课堂教学方式,对当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和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语;过程;语言

目前,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盲目崇尚新异,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学习效率低下,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规避这类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一、自由、民主、和谐

契诃夫认为:“就教学工作的效果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

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巧借古诗教学,观月相,组织地理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办地理小报,开展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项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如何让一堂课“活”起来,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拿捏”能力和“掌控”水平,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新“循规蹈矩”“师道尊严”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新课改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大胆尝试,循循善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涉”问能力:①敢问: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教师博大无私的奉献,首先从爱出发,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活动是等级的。教师良苦用心,真诚至上,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懂得欣赏、乐于赞美这是为师之道。师生关系不是医患关系。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点赞。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弱差生”,及时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捕捉时机对其进行表扬,将促进其在思想学习上的不断进取。②想问: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借助艺术性加工,精心创设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将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和原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变单向的、平面的、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多向的、纵深的、探究的问题解决活动。③设问: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要有“标新立异”的思想,“不唯书”“不唯上”,“只唯贤”“只唯真”,适当、适度地把学生引领到一个新的或是某种程度上从未预料到的情境中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高度和宽度,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方向和方法。

二、乐趣、互动、灵活

夸美纽斯主张:“课堂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地方。”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呢?

1.导语入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抒发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过程丰富

“领异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如讲《山地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图》时,选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山地气温及热量的垂直变化,这使得地理事物更加直观、鲜明;在讲授季风一节的时候,可引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承载科学翔实厚重的内容,利用简捷、明快、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而“愿逼就范”,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练结合

借助地球儀、实物标本、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扳、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包括实习实验。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语言明快

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把地理课讲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三、简单、有效、科学

老子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诗人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中深情吟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无限,刹那是永恒。”有效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

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探索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地理学习过程中必须强调两点:首先是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它既可以在试卷上获得高分,也可以在很多问题上一针见血地从学科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其次是图像,中学地理课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几乎都能在图像上反映出来。图像比文字叙述更准确、直观,而且对比性强。不管地理事物多么巨大,只要通过图像,就能一览无余,简单明了。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图像把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对照,显示不同地区的类同和差异,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性。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往往是考查一个人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作为教师,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凌锋.地理课堂问题化教学操作方略[J].地理教学,2012(0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导语语言过程
导语
语言是刀
阳光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本期专栏导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导语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