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5-10-21张雪松
张雪松
历史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占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思维能力即人们了解历史史实,解决与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以及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历史学科涵盖内容广泛,而初中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更加利于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分析与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不能再采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而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独创性,使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浅谈如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重视历史学科的思维功能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不管是闭卷考试,还是开卷考试,都只是将历史学科定位于对历史知识的简单堆砌,闭卷考试就是背,开卷考试就是抄,普遍认为历史学习是不需要动脑的,只是简单而机械地记忆历史信息。教师不重视,学生不喜爱,将历史课当成故事课,玩耍课,只是在考试前突击几天来机械地应付考试,忽视了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与独特性,这样的教学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直接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要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进就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历史无用论的错误认识,要明确“历史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要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只有教师在思想上重视,观念上更新,更加重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思维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历史课堂,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思考与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用历史思辨的眼光来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转变关系,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将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机械而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失去了主体参与和主动思考的机会与权利,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积极思考的教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机械灌输,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和思考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中来构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思维。为此教师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让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主探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闪现思维与智慧的火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比较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所谓比较教学法,即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发现共同特征,在共同现象中来找出各自的特征,这样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孤立的学习与肤浅的认知,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分析与比较,这更加利于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孤立而片面地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对历史教材进行全面解读,对各知识点全面了解,理清之间的脉络关系,将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现象进行分析与比较,找出异同,让学生在深刻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可以将之与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展开分析与比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的充分交流,在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路线、规模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规模等的基础上,共同总结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虽然目的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这样通过分析与比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联系热点,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历史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与论证相关问题,重视学生能力的掌握。也就是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来解释与现实问题,这样才能突出历史的学科特征。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将教学的视野限定在教材上,而是要将历史教学与生活与社会密切地结合起来,引入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来分析时事话题。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所得到的才不是一成不變的历史史实,而是用所学知识来展开分析的思辨能力。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的眼光引向生活,引向世界,引入时事热点话题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与充分的交流,真正实现学用结合。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就可以结合国际形势来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的中日关系。这样将历史教学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更能引发学生的参与和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