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净月区高校群特色文化塑造探索

2015-10-21朱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长春吉林校园文化

朱莉

【摘要】城市化的热风掀起了城市周边建设的高潮,长春净月区高校群正是在这种热潮中顺势而生,本文从宏观对净月区高校群与长春城市文化的关系到微观对高校群内各文化要素的塑造进行剖析,把握其动态发展规律,从而对净月区高校群的特色文化塑造提出具体意见和方法。希望其能对今后长春高校聚集区域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字】长春净月区;高校群;特色文化;塑造

一、 长春净月区高校群概况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四大城市之一,同时也作为全国闻名的大学城、科技文化名城,吸引了吉林省一半以上的高等院校聚集在此。其净月开发区总面积478.7平方公里,整体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8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29公里。

现在净月区已初步建成了一定规模的高校群,已建高校12所,主要分布在新城大街、净月大街和博硕路两侧,沿博硕路上主要有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警察学院;新城大街上建有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和东方职业学院四所学校,吉林建筑大学的东南部为长春财经学院,与长春财经学院有一路之隔的便是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和旅游学院,另外还有东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与吉林财经大学都坐落在净月大街上(图1)。

二、净月区高校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校群文化建设与城市文脉脱节

由于净月高校群是自发形成的一个高校聚集区域,没有系统性统一规划,从而导致其与长春中心城区缺乏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空间结构上,更体现了对老城区城市文脉的延续。

2.高校群区域内缺乏独有的系统性文化

净月高校群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其中不同类别的院校独立构建其各自的校园文化体系,而整体却缺少系统性的文化规划,使本应该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高校群区域,成为“孤城”的单一建设模式。

3.校区之间文化衔接“断裂”呈不连续状态

净月区高校群在整体文化建设上习惯于“关起门来单打独斗”的建设模式,使得他们很少参与到整体区域的文化建设中去,高墙的阻隔促使高校间文化的“断裂”是不容否认的。例如,位于净月大街上的华侨外国语学院和吉林财经大学上的两所高校,虽然只有一路之隔,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两所学校在空间上进行了阻隔,校门前少了昔日的繁华,又从何而谈互动与交流。

三、净月区高校群特色文化构建维度

1.文化表象的介质:空间布局、实体建筑(构筑物)、景观小品等

净月区高校群在空间布局上,首先应与长春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发展重心相结合,其次在净月区域内各高校间应紧凑布局,使得文化资源共享,创建共同的文化中心,活动广场等,高校师生有一个共同的交流区域,并且在两三所学校交叉区域,建立同样的文化交流场所。

建筑是整体区域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内建筑的风格、色彩、装饰等是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调研分析,对净月区各高校建筑(构筑物)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一,各校园建筑多呈现围合状态,紧凑布局,这符合校园规划功能布局要求,但由于校园与校园之间缺少必要的过度与衔接,使得区域整体结构不够完整。第二,各高校在校门的建设上也有彰显其校园文化特色的元素介入,例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校门采用的是“教书育人”为主题的一组雕塑作为校门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入校园后,第一个标志牌即是师大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此处将整个校园文化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对比师大的校门建设,华侨外国语学院的校门在校园文化构建上略显不足,一是没有体现出这所语言为主的高校特色,二是校牌标识不够明显。

雕塑、广场、景观节点等作为校园整体环境的点缀,不仅可以起到观赏作用,而且对校园文化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例如,吉林农业大学入口处“神农”主题雕塑,非常贴切农业大学教育宗旨,其校园文化底蕴不仅在雕塑上有所体现,在校园的绿化和街道指示路牌名称上也都渗透着农大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

2.文化表象的构成

校园文化反映了校园的精神风貌、审美取向、生活方式、学术氛围、历史文化、娱乐文化等,对一个大学区域文化的创造,校园文化只体现了其中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如何挖掘更深层次与其相关联的文化体系,从而在净月高校群的文化的创造中得以运用。对于净月高校群的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各自不同的人文校史、校园名人、历史事件等历史沉淀的文化,还需探索地域文化和关联文化的创造,使得他们产生联系,创造出多元融合的特色文化。

四、净月区高校群特色文化的塑造

特色文化来源于大学自身的校园空间环境,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宝贵财富,包括历史文化、地方文化以及校园生活文化。特色文化是校园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它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与人文教育的开展[2]。

1. 注重城市文化与高校群区域文化的传承

长春是一个仅有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净月区作为长春的一个新区,是长春高校聚集区域之一,将赋予整个区域独有的文化气息,如吉林农业大学1948年建校,其校园内许多建筑饱含了历史的沧桑感,带给了整个校园一种历史的痕迹,其对于延续长春城市文化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注重校园空间的文化氛围营造

尽管净月区内各大学建设时期较短,文化积淀薄弱,但通过对校园空间层次、尺度、序列等的优化处理,增强空间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辅以内涵深刻的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仍然可以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人文氛围。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大学的多态与繁荣,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多样化、个性化特点的传承与发展,是大学展现自身独特人文魅力、延续校园空间环境特色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当代大学教育多元化发展与人本回归的要求。

3.注重校园文化个性与共性的表达

净月区高校群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各高校间“共性”文化的构建,更需要每所大学保留自身的文化“个性”。经调研分析,位于博学路和博硕路周边的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警察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华侨外国语学院在校园建筑色彩上均采取了统一配色,即象征中国传统的朱红色红为主色调,辅助白色线条,就连与他们有一定距離的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和长春财经学院也采用了同样的建筑配色,由此可以发现,虽然在建校时期,校园历史等不同的背景下这些高校仍然可以有共性的表达。与此相比,像吉林建筑大学这种主要以建筑类为主的院校,在建筑的造型和颜色的把握上更具一定的专业性,其主要采用深灰为主色调,朱红色、浅灰色和白色作为配色,对比其余院校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识别性,表达上更具有现代感,不管是在外部造型还是在色彩构件等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散发着一所建筑院校独特的文化气息。

五、结语

通过对净月高校群的调研、对比和分析,最后梳理出针对其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尊重每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共性与个性中探索最佳的文化构建方式,使净月区高校群的特色文化建设能够对提升整体净月区文化的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人气”,达到塑造长春城市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群《大学城文化建设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2011年;

[2]刘万里《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2009年

[3]王士君《长春市大学园区的空间演化及其与城市发展的互动》2014年

猜你喜欢

长春吉林校园文化
富翁借伞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蛇年生人 初之气运气养生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