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推进创业型大学的思考

2015-10-21王倩倩刘文斌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5年9期
关键词:产学研机制理念

王倩倩 刘文斌

[摘          要]  建设创业型大学具有社会现实性、历史必然性、实践意义和实施可行性。然而,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需处理好的关系:创新机制和创新理念的关系、产学研的关系、学校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学校与二级院部的关系。此外,可以从制度设计、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计、学校环境等方面探索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突破口。

[关   键    词]  创业机制;创业理念;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141-01

一、需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一)创新机制和创新理念的关系

创新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理念,它能有效引导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什么样的创新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有利于保证创新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割裂二者,只有创新理念,没有创新机制,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从整个社会情况来看,创新机制滞后于创新理念,应加强对创新制度的制定和创新机制的构建。

(二)产学研的关系

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学校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动摇;科研能有效激发学校的生命力和活力,是评价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产学研相结合,是生产、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三者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有效手段。教学和科研要以生产为目的,想社会之所想、急社会之所急,做社会之所需。同样的,教学和科研中的创新,要从生产实践中来到生产实践中去,要以能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创造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最根本前提,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三)学校与企业、政府的关系

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离不开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协同合作。三者在信息、资金、人才、设备设施和项目等方面的全方位对接,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创新创业提供不竭动力。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下的校企深度融合、“双师型”队伍建设、工学结合,为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学校与二级院部的关系

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控,将学校的管理型机关转变为服务型机关,放权于二级院部,赋予二级院部相对独立的管理权、人事权和财产权,充分激发各二级院部的活力、发挥各二级院部的主体作用,使二级院部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试点,为推进创新型大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响应机制。

二、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突破口

(一)在制度设计方面

从顶层设计上推动创业型大学,依托区域特色、职教集团的力量,建设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和规章制度,完善创业组织和创业网络,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投入、支持和奖励力度,使创新创业常态化。

(二)在教育理念方面

加强对全校师生创新创业理念的灌输,树立创新创业的典型,加大对创新创业典型的报道力度,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展开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技能大赛,如设定每年的10月10日所在的教学周为创新创业周,以二级院部为单位,展开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的各种活动,如讲座、座谈、参观、知识竞赛、经验交流会等,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三)在组织机构方面

学校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小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统籌安排学校的创新创业的思想宣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技术指导,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将知识转移、产品开发和学术创业等活动纳入常规事务范畴,疏通产学研转化通道,提高学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互助小组,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以“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脑力激荡、激发创新创业的火花。

(四)在课程设计方面

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以基础课程为根本,加大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和引进,如知名高校的慕课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如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

[2]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96-100.

猜你喜欢

产学研机制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用心处事
皮革机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