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美学“中和”的现代意义

2015-10-21张培培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和感官儒家

张培培

[关   键    词]  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衔接机制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138-01

一、儒家美学的定义

西周以降,又经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在战国后期,先秦的音乐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对审美主客体关系认识的朴素性、非科学性也显著地削弱了,出现了比较深刻、比较辩证的理论”。儒家美学思想由启蒙阶段很快过渡到初步繁荣时期,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至汉代《礼记》而集大成。由此,以“仁”为核心,以“中和”为审美标准,以“美善合一”为评价标准的儒家美学思想得以建立。其中,“仁”“中和”的美学思想是传统儒家美学的精髓,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二、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中和”

儒家美学以中和之美为审美标准。何为“中和”?所谓“中”,就是折中、调和之意。“过犹不及”是这一思想的最佳阐释,即过度与不及一样都是片面错误的,而要克服“过”与“不及”的毛病,最好的方法是调和、折中,使两者相互调节。何谓和?“和”的思想,最初与音乐相关,《尚书·舜书·舜典》中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和”即为各种音素之间相互协调,不相冲突。和谐的乐声不仅是美的,而且可以起到和谐天人的作用。后来《礼记·中庸》进一步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其核心在于以“中”为手段,以“和”为目的。“中和”思想始于乐,并进一步为孔子所用,灌注于国家政治,乃至整个社会。历经千年浸渍,“中和”早已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中,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艺术观、审美观,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中和之美”成为中华民族所普遍遵奉的最高审美境界,成为一种审美模式、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其中最典型的,则是体现在中国艺术领域。唐詩的典雅温润,宋代绘画的柔美细腻,无不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含蓄、内敛与端庄,更是“中和之美”淋漓尽致的体现。艺术如此,文化亦如此。可以说,中国的五千年历史都浸润透“中和之美”的意蕴。

三、“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

梁漱溟先生曾将儒学视为“非艺术的艺术”,儒家美学思想,体现了其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儒家哲人对人的终极关怀意识。其中涉及的相关审美价值论、社会审美化的思想,彰显了个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肯定了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深层关系。儒家美学对人生有许多的规定,但并非单纯地作为一种道德的表现形式,更不是简单的实现道德的工具。美学的终极意义在于能使人们得到审美的自由。因此,儒家美学所强调的审美价值和重视自然价值的精神是我们当代中国不可或缺的精神指导。其中,“中和”这一美学思想,是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且最深远的美学思想。以“中和”为美的观念是先秦儒家的艺术和谐论,它确认美和美感是对立面的统一,是“和”而不是同,孔子不仅看到艺术在形式上的协调和整体性,更注意艺术应起到从和谐个体心灵到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力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结合。

当今社会信息量极大,各类媒体呈现的内容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感官型审美导致的民众审美的俗浅化和由此引发的人的创造性功能的衰退。从而生活变得欲望化及感官化。大量的视觉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想象,妨碍了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层次的提高,危及人类的创造力。而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这个诱惑消费、鼓励消费的年代,“美”“艺术”已经简单粗暴地与“欲望”“感官体验”画等号。而中华传统美学与西方推崇感官和形象的美学传统相比,更具有调控欲望、保持健全审美功能的作用。在这种环境下,儒家美学提倡的“中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私欲膨胀和感官钝化,从而保持健全审美功能的作用,使审美的调节作用得到发挥。

经过千年的浸染,“中和”这一思想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在。无论是对于个人修养,为人处世,“中和”无处不在。这一思想对于想要摆脱生存困境、精神危机乃至艺术困境的当代社会,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当然,“中和”不等于一味的趋同,其中更是包含了一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儒家美学骨子里所具有的辩证性正是其精妙所在。既要“中和”,更要注重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中和”之美,儒家美学的力量在当今时代仍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及利用,借助古代和谐的人文智慧及其具有超然性的成果,有助于现代社会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内在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利群.孔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1997(5).

[2]伊春.儒家美学倡导的“和谐”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3]张铃枣.儒家美学的特征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1(5).

猜你喜欢

中和感官儒家
万物通心
知命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茶道
半碗粥道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