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教学摄影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10-21付健
付健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其运用到高职摄影课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赢。
[关 键 词] 项目化教学;摄影课程;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098-01
在高职院校开设摄影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观察与实践,能够发现美,丰富自己的生活情感,在赏析摄影作品时,能够感受艺术美。由于在摄影教学作品的拍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焦点或感兴趣的部分自选主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摄影有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项目化教学摄影课程中存在的问題
(一)教学组织管理不善
项目化教学摄影课程,由于其打乱了传统的学校教学秩序,教学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超越了现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和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施相应的理论知识、技能的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使得教师难以适应并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管理质量难以保证,过于放松会使得学生收获低,过于紧缩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自主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其知识水平稍差,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端正,这使得摄影课程的项目化教学难以顺利实施。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实践来完成,并在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若是学生缺乏自主能力,他们在摄影过程中没有真正用心完成任务,就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得项目化摄影教学的优势难以发挥,学生难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摄影课程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
在项目化摄影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是最重要的内容,而教师的管理与任务布置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具体的设计项目,还要在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及时跟进,并在完成项目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提出项目完善的措施。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学校要为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确立合理的项目,其次,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评选项目教学的优秀教师,并让教师之间进行分享交流,以实现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最后,一个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来跟进,以便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实践中,才能真正将其掌握。
(二)采取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摄影感兴趣,才能用心去实践,完成项目。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偏好,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相应的项目。摄影不像其他学科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摄影的灵活多变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的图片来掌握所学知识。比如,有些学生对美景感兴趣,有些学生对美食感兴趣,有些学生喜欢记录感人的事迹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本领,并且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高职摄影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高职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高职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才能充分发挥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项目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职教论坛,2010(36).
[2]周远屹.高校摄影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161-163.
[3]张晓梅.项目教学法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J].丝绸之路,2013(1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