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县级质量监督检验的相关问题
2015-10-21薛小艳
薛小艳
摘 要:本文从县级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机构改革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加强质量技术监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对县级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机构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县级质量监督;技术检验;
1、技术机构的改革发展目标
1.1立足基层,为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作为基层技术机构,具有贴近企业的优势。要结合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利用自身优势,从检测设备、产品标准、检验方法等方面实质性地介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以提供检验、检测、检定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发展到帮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咨询等深层次的服务。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设备及检测手段,质量工作基础薄弱,技术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最直接、最便利、有效的技术服务。
1.2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技术监督检验机构性质上是服务性机构,尤其是基层技术机构,必须改变过去到企业就是监督检查的“官”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从根本上转变被动服务的传统服务观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需要,主动到企业“揽”服务,深入细致地为企业做好检测服务。既然把检测工作定位为一种技术性的服务,就必须有信用与过硬的服务质量。在推出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种办事指南,改善收样室的环境,以方便委托人员;同时通过定期检查检测人员执行服务承诺的情况,定期邀请委托单位座谈等形式,了解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征求对检测工作的意见,全方位服务来扩大、增强技术机构在企业、社会的影响面,从而扩大服务总量。如遇到技术瓶颈,不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检验检测服务,可以通过本系统的信息网,联系其它检测机构上门服务,既能解决企业送检无门或送检不便的问题,又能了解市场分布,根据市场,调节机构检测项目设置。
2、技术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技术机构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多数技术机构尚未采取应对措施
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境外技术机构的进入;
2.系统外技术机构实力增强;
3.系统内的技术机构竞争加大;
4.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质监行政权力对技术机构的影响呈弱化趋势;(2)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2技术机构内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技术机构内部存在主要表现在:
1.体制陈旧、机制僵化;
2.检验市场条块分割、项目交叉、重复投资;
3.技术机构缺乏核心竞争力;
4.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陈旧。
3、加强质量技术监管的建议
3.1认清形势,强化责任
质量技术监管部门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式,切实把提高服务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将“质量振兴”放在战略地位加以部署,从而全面提高质量技术检测水平;努力在促增长层面取得新的突破,从而能够在检测技术上有所创新;积极调整管理结构,从而提高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效率;将工作中时刻心怀国计民生,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消费环境。
3.2打造公平的竞争平台
目前,质监机构的主要业务来自于承接公众委托,当然也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政府委托质监机构进行检验时,必须对所有质监机构一视同仁,如此才能够保证质监机构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同时政府还要强化宏观管理,积极推进资格审定、道德检查、纪律检查等工作,尤其是对一些进行违规操作的质监机构进行严厉惩处,为质监机构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3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国家政策、部门制度、技术指标的执行,最终都将落实到质监人员的身上,因此,质监人员的素质对质监工作的成效有着直接影响,想要提高质监水平,就必须要加强人员素质建设,这是抓好质量技术监管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我国政府要提高对质监部门的重视程度,确保拔出的相关款项能够准确到位,这样质监部门才能够及时选购计量器具,保证质监的准确性。其次,质监部门必须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质检技能等方面,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将培训成果与定期考核制度挂钩,从而提高培训的成效。再次,积极构建质监单位的内部监督体系,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3.4切实确保质量技术监管工作的时效性
这里所说的时效性是针对一些季节性的产品,比如农业物资、服装以及饮料等等,过了特定的季节之后,这些产品或者销量减少,或者不再生产。这就需要质监工作必须在季节来临之前就要准备,季节开始之时,工作全面开展,检验完成之后,马上将检测的结果公布于众,从而使广大消费者能够在季节之内了解相關产品的质量信息,从而真正实现监督与管理的目的。所以,对于有些产品来讲,监管的时效性非常重要,这对质量技术监管工作能否有效为人民群众服务有着直接影响。
3.5认真做好质监工作,全面推进质量监管工作覆盖的面积
积极推进计量惠民工作,拓宽计量惠民领域,创新服务措施,启动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监督检查工作。突出农村食品安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双创”三防和病媒生物防治为重点,加强小作坊日常监管。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区)、活动、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6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向前发展所必须依靠的科技手段,同时,信息化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质量技术监管单位必须要顺应这一形势,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质监信息有着公益性、基础性、庞杂性等特点,而且这些信息涵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这就需要质监部门或者购买现有的质量技术监管系统,或者开发一套完全符合自身监督与管理特点的监管系统。从而实现质监部门日常办公的信息化、电子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叶伟平.质量技术监督实效性管理浅析[J].现代商业.2010(11)
[2] 季任天.试论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的发展趋势[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02)
[3] 包秀华.对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5)
[4] 马江生.应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理论的研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