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素质要求的探讨
2015-10-21余国宏
余国宏
【摘要】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的工作,是一种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发展展望,监督人员应该具有的能力、素质,以及法律、法规对监督人员的要求。本人谈一点看法,试着和各位同行探讨一下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素质
1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蓬勃发展,对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只有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够应对各方面的考验,才能确保工作质量不断的提升。
2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概念、性质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保障公共衛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其他建设市场行为的管理规定的一种监督、检查、管理的行政执法行为。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考核认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程质量具体实施监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各参建责任主体和有关单位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是全过程监督,是一种政府行为,是经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认可的,具有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是一种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
3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3.1诚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应当以诚信守法作为职业准则,把公平和独立自主作为工作的原则,根据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验收的标准来履行监督人员的责任。工程质量监督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所以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保证在监督过程中抓方法、抓重点、抓效果,分析问题才能更透彻,从理论的水平出发,才能更具有权威作用。
其次,掌握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具备的,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和处理处理。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偷工减料问题要及时的反应,并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到不包庇犯错人员,切实把工程质量作为监督的首要任务。同时,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处理问题的工作态度,不能损害工程建设任何一方的利益,采用积极沟通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使自己的协调能力得以提高。做到公平公正、遵纪守法、尽职尽责。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为依据,以各方面支持配合为后盾,做好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只有做到以上提出的几点,工程监督人员的工作才能更顺利的进行。
3.2 业务能力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一方面要求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技术和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喜欢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勤奋学习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熟悉和掌握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熟悉和掌握建筑方面的法规,相关软件的应用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也决定工作的质量。遵纪守法,全面履行义务,坚持求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正确使用工作权限,高效、勤奋地开展监督工作,具体表现为政治合格、遵纪守法、法制观念强,熟悉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行事:具备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思想,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身体健康等,总之,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3.3组织协调关系能力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协调好各单位的关系,加强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协作,不仅要具备合同管理知识和经验外,还要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及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还应该经常深入工地,实地巡查,发现和掌握相关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尽职尽责,公正廉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及工程建设各方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坚持实事求是、平等协商、公正合理地维护合同双方利益,融洽各方关系,充分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的进行。
3.4可预见性和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双方的利益。监督活动伴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而随时变动,工程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在动态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但是,工程质量遇到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不会给你任何征兆,一些违规的行为在不经意之间就发生了,有时还会给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以假象。所以,如果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不谨慎,事先没有预见性和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和制止,那将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责任。俗话说:“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于可能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制止并且采取相关的措施,不要在事后再做补救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这就要求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不仅要在宏观上进行监督预控,还要在微观上注意到每个细微环节,针对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尽可能的提前进行监督交底或书面告之,做到防患未然。
3.5法律、法规对监督人员的要求
2007 年7月26日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监督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工程类执业注册资格;(二)具有三年以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或者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三)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五)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六)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七)连续从事质量监督工作满15年,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学历可适当放宽一些。
我国目前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主要是由学校毕业的学生和相关建筑方面的人员构成,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都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我国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配备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长期以来,由于对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素质很高导致人员匮乏,监督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监督质量的高低,没有一流的人员,就很难做出一流的成绩,因此监督人员素质必须要提高,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学以致用,另外各级相关部门也要采取措施提高监督人员素质。
4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发展展望
随着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建设工程向大体量、超高层、高难度发展,各行各业以及国家对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任务也会越来越艰巨,对监督人员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
5 结论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问题,更多的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问题,还有建筑业的发展问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5):68-70
[2]高月华,刘鑫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J] 河南科技,2010(1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