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印度绿色革命和农业现代化

2015-10-21郭白晋

北方论丛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印度

郭白晋

[摘 要]由于印度旧有土地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农业现代化发展比较滞后,开始推行以新产品、高技术、高投入为核心的绿色革命。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绿色革命在印度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展开。绿色革命的实施,推动了印度土地关系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根本上改变土地生产关系;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和水平也在提升,促进了印度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绿色革命”推动的农业现代化又面临本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关键词]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3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6-0103-04

印度现代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期。其时,印度尚未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印度的现代化是从工业和现代教育发展起来的。农业在印度的现代化相对滞后,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促进其快速发展农业绿色革命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印度创造了一种绿色革命农业现代化。但也留下了诸多问题。

一、 独立后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滞后

在印度,农业的现代化至关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了,才能保证粮食供应,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和市场,并保证出口创汇,加强国家的外贸实力。农村储蓄增加或改善是工业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印度独立后意识到印度农业的特殊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就是增加农业产量,投入大量资本,制订和实施印度农业现代化的宏伟规划。尼赫鲁政府主张,用土地改革和合作化的战略促进农业增长。

第一,关于土地改革,尼赫鲁提出了必须废除柴明达尔制,使这种制度下的佃农成为土地的所有者;保障佃农的权利,改善其地位;通过实行最高土地限额制度,缩小大地产的规模,使得经营更有效益。对发展资本主义农场,政府并不赞成,认为只会加剧农村的两极分化,有悖于公平的原则,使得无地的农民得到了部分土地。

第二,关于合作化,印度政府主张学习中国的经验,以村落为单位建立生产合作社,并广泛建立信贷和供销合作社,以克服小农经济个体经营的缺陷,发挥联合的力量,来取得规模效益,对技术投入并没有重视。尼赫魯根据条件一步一步实现农村合作运动,他希望农民富裕起来,相信合作是巨大的生产潜力。在尼赫鲁连续三任期间,不断运用在党内和政府内的权力,贯彻他对农业的改革战略。

但尼赫鲁对农业的改革遭遇了极大的阻力。因为按照印度宪法的规定,农业管理权属于各个邦的权限和范围,土地的立法由各邦实行,执行权力也在各邦,而联邦政府只能提出建议。因此,各邦对于联邦政府的建议一再拖延,并且故意留下规避的空间。执行中更是舞弊丛生。仅仅废除了柴明达尔制度。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自营的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土地兼并形成的一般地主、富农、普通的小土地所有者,一部分人出租土地,另一部分人则占有大量土地。而他们中许多人在地方掌管实权,或者在国大党内有势力。因此,他们对印度的农业土地改革,形成了强大的阻力。而处于中下层的农民,力量涣散,无法有效地组织力量支持印度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尼赫鲁政府更不会同农民团结,害怕事情的发展无法控制,从而导致阶级斗争发生。所以,在阻力面前束手无力。

既然土地改革不能推行下去,那么与之相配套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的主张也被视作共产主义的洪水猛兽,尼赫鲁的土地改革遭到了党内外人的极力反对,最终不得不放弃,改为只强调销售和信贷合作。由于土地改革没有促动原来的土地生产关系,而政府技术上投入的非常有限,农业粮食生产越发低下,产量不减少,不得不依赖国外进口。农业不仅没有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相反消耗大量的资金,不自觉地变成了工业化的累赘。

二、印度绿色革命的开展

(一)绿色革命的出台

土改和合作化确实能发挥生产潜力,但很有限度。忽略物质技术层面的作用,把希望主要寄托在精神上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符的。面对恶化的局面,在国内外压力下,尼赫鲁之后的甘地政府不得不改弦易辙,转而采取以生物技术投入为中心的新的战略,选择灌溉条件好的北方各邦、西部率先实施。绿色革命战略的内容是以高产品种为核心,伴随着农业机械等投入,最好的目标是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这就是所谓的“绿色革命”。

农业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以推广高产品种为核心,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化和其他投入,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增加农产品商品率。因为小麦高产品种最先被开发出来,印度的北方邦西部地区具备促使新品种实现高产的最重要条件,那里具有便利的水利灌溉设施,所以,该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重要的首选地,成为印度实施农业新战略的试点地区。

实施农业新战略,引进和使用高技术产品确实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在实施农业新战略试点的开始,尽管持续干旱,印度粮食总产量仅仅从1965—1966年的7 230万吨增到7 420万吨,但在采用新投入的土地上粮食产量较高,从而使得农民对新品种的需求增加。原来的粮食部门,预计1966—1967年进口5 000吨的小麦种,但需求过多,结果多进口了1万吨小麦种。新农业技术实施第二年,印度的粮食总产量迅速提升。与此同时,进口食品随之下降。从美国进口1965吨等始于1 000万吨,到1975年降至200万吨。相比之下,国内粮食收购从350万吨增加到350万吨。在所有农作物中小麦的增长幅度最大,从1965—1966年的上千万,到1970—1971年增加了一倍还多。增加幅度超出160%[1](p.63)。绿色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绿色革命的扩散

绿色革命的新战略实施了一段时间,在粮食增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经过一定时期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遭到多方面的指责和批评。最大的批评就是绿色革命没有代表性,只是在灌溉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特别是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和北方邦西部地区开展较好,其余大部分地区仍很落后。很明显,假如绿色革命仅仅局限于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不能推广到广大的别的地区的话,绿色革命的新品种的推广就会受到很大的质疑。农业新战略就会大打折扣。并且更会加剧地区的不平衡。能否突破地区、作物品种的限制,把绿色革命推广到别的地区成为对绿色革命最大的考验。新的农业必须尽快推到全国各大地区,否则人们就会认为这一政策具有天生的局限性。能否突破地区、物种的界限,把绿色革命推广到别的地区就成为考验绿色革命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绿色革命向印度东部的地区的扩展。印度东部地区位于恒河下游和恒河三角洲,这里平原的大部分覆盖着肥沃的冲击土,生产条件好。虽然有较好的生产条件,但并未得到很好利用,所以,该地区的农业始终处于停滞的状态。在80年代之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增长只有2%,远远低于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导致该地区农业停滞的原因很多,如地块狭小、灌溉设备差、没有适合本地的物种。在这些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缺乏必要的灌溉设施。为了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在东部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投资计划。计划的核心就是以水利革命作为先导,在综合治理水利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适合当地条件的高产水稻品种,并保证各项农业的现代投入。紧接着绿色革命开始向东部地区扩展,北方邦本来自然条件较好,这里有着肥沃的冲积土,有很好的生产条件,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实施农业新战略后,政府在这里主要推行水利革命为先导的绿色革命,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和排水设施,推动东部湿地农业的发展。1987年8月,印度政府制订了气候区的发展规划,其目的是跟随各种农业气候区独特的土壤特性和生态系统,规划灌溉用水,设计作物生产和其他设施的类型。有的地区发展灌溉条件缺乏,便将雨季稻改成旱季稻,这样可以减少对水利设施的依赖。例如,比哈尔邦的玉米种植和西孟加拉邦德小麦种植由于所选的季节和所具备的条件比较适宜,所有采用了高产品种,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 [2](p.251)。

其次,绿色革命的战略开始向干旱的地方推广。印度的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初了东部大量的湿地之外,还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并且所占比重较大,占全国总耕地面积70%以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波动较大,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印度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都居住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印度整个农业发展的进程。印度政府把重点放在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干旱半干旱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依赖于少量的降雨,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针对这些特点,与印度政府把重点放到放在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开发适合干旱地区的农业技术。比如,对于水土保护,印度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1970—1971年,印度政府制订了全印旱地农业协调研究计划,负责研究适合旱地的农业技术。并且建立了大规模的试验田和示范地,开发旱地农业技术。到1982年,印度的旱地农业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有限的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到80年代末,印度水域综合发展计划遍及各地,除了在2万个小流域,还包括2万公顷土地[3]。印度通这一水域综合发展计划已经成为印度发展旱地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的主要计划,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效果明显。

通过绿色革命两个阶段的发展,80年代印度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耕地面积的扩大对粮食生产增长的影响显得微不足道。这是印度基础设施的改善,优良品种的开发和推广,现代化的投入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印度绿色革命促进农业现代化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印度的绿色革命仍在继续,印度取得了显著的农业成绩。在此期间,印度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科学和技术。绿色革命的实现,不仅增加印度粮食产量,还减少印度的国内粮食短缺之间的矛盾。优良品种高质量和各种配套的农业技術体系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首先,绿色革命为农业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印度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印度土地关系和经营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生产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印度绿色革命后,租地市场和租佃性质的变化,是印度土地生产关系的最明显的变化。绿色革命导致了自耕农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以及随之而来的租佃制的减弱。60年代中期以后,土地所有者们发现在新技术和基础设施改善的情况下,投资回报率较高,自耕有利可图,因此,进一步撤掉佃农自耕。这种状况在小麦产区非常普遍。1982年,在农业较为发达的旁遮普省80%的土地属于自耕,而在1953年仅仅60%[4](p.84)。在推行新农业政策情况下,大土地所有者由于投资较好,不满足于当前的土地规模,为了扩大经营,就小土地所有者那里租土地,结果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进一步的扩大。传统的大地主逐渐衰弱。这种情况解决了土地的过于碎片化分割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绿色革命的波及和农业新技术的采用也是封建分成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向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方向发展。

绿色革命后,不仅有原来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富裕农民(他们通过改革缓慢获得了土地)。这些土地经营者采用新兴的生物技术和先进的机械,廉价雇佣工人劳动,有的还亲自到市场进行贸易交换用来出售产品。这种大部分数情况下,已完全靠市场为主导取向,以获得超额的经营方式。土地关系的变化是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性质,反映了印度土地管理的新趋势。只有这样集中大量的土地,才能在当前不利的环境下,实现规模效益,同时又代表印度农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可以看到,绿色革命沉淀在印度土地关系的改变,土地开始有小幅增加,集中在少数手中。农业生产力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改革是不成熟的,对其进一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机会。

其次,绿色革命促进了印度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度。绿色革命的扩展,除了带来了粮食长了的增加,缓和了国内粮食短缺的矛盾,更带来了印度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高产品种为核心的各种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使用,投入水平高低就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一,在搞产品的推广和使用方面,自从60年代中期以来,高产品的播种面积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其中尤其以小麦的高产品推广比例最高达到88%。以1983年为例,该年全印度高产品种播种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49%,其中有高于60%的有旁遮普省、哈里亚纳邦等。随着绿色革命的展开,印度各个邦德高产品种植面积又远远超过这个数字[4]。绿色革命全面的启动包括灌溉、化肥和农机使用等方面,农业灌溉面积从1960年的2 000万公顷,增加到1995年的将近8 000万公顷,增加了近三倍。化肥的消费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1960—1961年的29万吨增至1996—1997年度的1 640万吨。大大增加对肥料的需求。独立以后,特别是1960年实行农业绿色革命以后,由于耕地需要大量的拖拉机和机械,印度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整个农场的拖拉机有3万台,到1981年增加至52万台[5];灌溉水泵1961年为39万台,1981年则增加到900万台。对农业所发放的机构信贷也在大幅度增加。

第二,绿色革命推动了印度农业的产业化。绿色革命导致农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大量产品的出现,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产品和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政府的推动下,印度政府提出了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战略措施,专门成立了具有合作性质的全国领导机构——小农农工商联合体。按照经济效益、活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平等的原则组织广大农民进行农产品开发、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在政府的推动下,印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主要是一体化合作社。印度政府非洲重视合作社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经过绿色革命的推动的农业合作化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了。经过长期的发展,印度的合作社发展已经超过纯粹服务型的合作阶段,既有服务型合作又有农工贸一体化的合作新阶段。这种新型合作社的特点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实行产品增值,全面参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并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最终的目的。这种合作社能迅速对市场的变化的需求做出发反应。具有典型的是印度的瓦那加尔蔗糖合作社,在没有引进新技术前,该地区的蔗糖产量低下。成立合作社后开始引进新的蔗糖生产和转换技术。该合作社为了促进蔗农的利益,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做指导,就播种、浇水等技术问题提出建议。该合作社还成立了大型的一体化牛奶合作社,鼓励农民从事副业。瓦那加尔蔗糖合作社还建立了家禽合作社,并负责安排销售其产品[6](p.175)。

绿色革命所倡导的技术革新带来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资本总额也在增加。因此,在印度的“绿色革命”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粮食生产运动,而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量资本的共同干预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绿色革命在印度农业现代化中的困境

绿色革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印度的发展。但绿色革命只是一个技术革命的农业产业,不包含所有的农业。在推进绿色革命广泛展开的同时,也存在着本身发展不可逾越的缺陷。绿色革命只是从农业种植业来说一种技术创新,并不涵盖全部农业。在推进绿色革命广泛展开的同时,也遇到了它本身发展不可逾越的缺陷。

第一,绿色革命并没有解决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下的问题,1995—1996年,印度的稻谷产量只有中国的40%。1995年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较低,仅仅是中国的一半。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非常多,不是单纯地提高技术所能解决的,投入不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与土地改革的不彻底又有紧密的关系。由于在印度农业生产者中占多数的小农,资金少生产规模小,无法实现土地的潜在生产率。

第二,绿色革命在全国的推广,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很大,对技术的更新程度也不一样,虽然克服了一定的技术困难,但离真正的解决还有很大距离。

第三,绿色革命的顺利推进主要在于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援助。但是,政府的干预政策也潜在许多弊端,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的补贴过多。政府的补贴过多会导致财政负担的加重,结果政府不得不压缩对农业的生產性投资,直接影响到印度农业发展需要建设公路、电力和其他基础设施。这种情况对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坏的影响力量。同时补贴过多造成了灌溉资源和化肥的滥用,不仅浪费了资源,造成了资源的利用无效率,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此外,补贴中的一大部分流向了农村中的富裕阶层,贫困的农民收益不多,不仅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等。长远来看是政府不自觉地在阻碍农业市场的建立,更是对农业产业化的负面影响。所以,仅仅推行绿色革命推不能保证在印度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总之,印度独立后开始尝试建立了农业发展目标,努力探索农业现代化的独特路径。当时的条件限制使得印度制改革不成功,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只能走高产高效的绿色革命道路。绿色革命使印度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食品的需求,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在于土地改革不彻底,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本身的发展,更妨碍了农业增长和现代化的速度。总之,无论如何,印度仍然坚持以现代投入为核心的农业发展道路,全方位利用印度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C.Stenven Larue,the Indian Handbook—Prospects onto the 21st century,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1997.

[2]Binoy Nath Verma, Agrarian Rel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Colonial Legacy: A Case of Eastern India, New Delhi, 1994.

[3]Amita Shah, Watershed Development Program in India—Emerging Issues for Environment—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June27,1998.

[4]John W.Mellro, Agriculture on the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5]司马军.独立以来的印度经济——回顾、比较与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1).

[6]B.S.Bhatia, A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icultural Markets in South India, Delhi,1996.

(作者系长治学院历史系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晓校]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