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讨

2015-10-21梁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小城镇问题对策

梁源

摘 要:本文作者从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小城镇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问题 ;对策

0 引言

小城镇作为城市乡村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推进小城镇建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影响着我国小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学习经验,现就我国小城镇建设方面浅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同行参考研究。

1 小城镇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1正确把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小城镇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新的农村经济载体,培植区域经济中心,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服务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因此要按中央文件精神,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根据一定区域内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小城镇尽可能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从根本上讲,只有当地的经济发展了,小城镇建设才有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1.2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小城镇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

小城镇特别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建制镇,不仅要成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而且要建成文化中心,以此带动区域科技、文化、医疗教育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绝不仅仅是建几条路、盖几栋楼、建几个厂。我们要从二十一世纪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去购建新的城镇体系。

1.3正确把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坚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要吸取一些大中城市发展的教训,无论是小城镇的工业选项还是农副产品的加工项目,都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任何一个城镇的发展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保护。

1.4正确把握大力推进、加快发展与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小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具实力而行。

2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建设速度较慢、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建制镇都是由自然经济条件形成的农村集镇演化而来,普遍存在城镇人口偏少,生产要素集聚水平偏低,辐射能力偏弱等问题。城镇化的规模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而且既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也不利于保护耕地和环境资源,最终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不足。

2.2城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我国大多数镇基本是按照按行政区划自成体系,很少从自然经济圈和城镇发展规律方面布局,缺乏严格的镇区规划。由于缺乏统盘考虑的整体规划,各城镇经济发展以自我为中心,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严重缺乏联系,基本处于封闭式运行,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因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3小城镇功能弱化问题严重

一个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应该是本区域工业商贸、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及政治文化中心。工业是小城镇功能完善的基础和立镇之本,但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目前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所谓的城镇,实际上只是城镇党政机关办公的所在地、简单的商品交换集散地,功能残缺不全,缺乏投资和就业的吸引力。

2.4环境污染严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还不能充分认识环境的重要性,许多小城镇几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有的因单方面谋求发展,而忽视了环境建设投入,甚至将大中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引入到城镇和农村。总体上看,我国部分小城镇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控制。

3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3.1积极探索和建立城镇化建设管理体制

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党委、政府相应地加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手段,强化镇政府职能,建立起一支较为完善的队伍,使之能承担独立的建设与管理职责。具体做法如下:一要建立健全领导体系。从县到城镇,都要建立和完善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把城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二要加强城镇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对县、镇党政领导进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和多层次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和精通城镇化业务的人才队伍。三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综合考评体系,达到考核标准的镇给予奖励,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3.2科学制定并执行好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进行

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突出优势、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以及提高小城镇品位,增强城镇进入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制定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全局性。应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避免就镇论镇,要合理规划小城镇分工,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小城镇协同分工作用,将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制定总体规划。二是坚持科学性与超前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做到“近期规划可操作,中期规划最先进,远期规划不落后”,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三是确保规划的持续性,各级党政要增强规划意识,坚决避免边规划边建设或随意修改规划的行为,规划一经修订,要确保执行的严肃性和持续性,不能因为班子的变迁而频频变动。四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如工业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乡镇可考虑以工兴镇,建设发展工业主导型的小城镇;市场基础设施好,容量大,交易范围广的乡镇,应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地处旅游开发区的乡镇,应结合旅游、购物、交通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旅游开发型的小城镇建设;农副产品丰富,并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乡镇,应发挥优势,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知名度的产、加、销小城镇;交通条件好的人口密集乡镇,应凭借运输方便、流动人口多、信息快等特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逐步建立交通枢纽型的新型小城镇。

3.3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提高建设品位和档次不是盲目贪大求全,搞形象工程,而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下,努力使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的需要。应将居民普遍关心的居住环境、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要切实抓好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4 结束语

综上,小城镇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随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稳中求快,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搞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更多的生機与活力。

猜你喜欢

小城镇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