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分析

2015-10-21杨惺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城市地铁建筑设计

杨惺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深圳 518060

摘要:目前,我国在地铁换乘设计上的合理性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换乘站建筑上,从而导致了地铁的服务水平下降,换乘时间过长,在设计上人性化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对地铁服务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换乘站建筑的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应当从多角度对地铁换乘站中建筑的设计进行分析,提高地铁服务水平。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主要对城市地铁换乘车站建筑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

引言

通常,地铁建筑都具有空间大、设计新颖、空间艺术效果浓郁等特点。地铁作为基础的交通设施,不仅仅承担着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重任,同时地铁也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展示着每个城市的不同风貌,因此其设计上的艺术性以及美感也非常重要。我国很多城市中的地铁建筑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本文对换乘站地铁建筑的设计思路进行具体研究。

一、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原则分析

第一,需要结合当地车站的需求、人流等实际情况来分析,选择施工方法,并将造价控制在最为合理的范围内,另外,结合换乘站设计的要点,最大限度地呈现出这种建筑的效果,从而赋予地下空间充分的文化气息和空间展示魅力。

第二,车站建筑设计需要严格遵循简明、现代及明快的原则,另外,还需要结合城市的整体风格以及周围建筑环境等景观进行设计,注重设计上的协调性。

第三,地铁换乘站的人流量非常大,因此地铁换乘站空间设计上必须要针对合理性以及大空间性进行严格的设计,另外,空间内部各种通风、照明以及卫生等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二、换乘车站建筑的设计

为了解决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要对地铁换乘站中的建筑设计进行合理分析。地铁空间空是穿过性的,虽然在空间上既有墙体也有屋顶,但墙体并没有成围合趋势,而一旦在纵向上两面开口同街道进行联通,这种设计对乘客可以起到合理的指导性,使乘客主动的向两边行走。地铁中的空间具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狭长,受车站站台影响,地铁在空间上主要是在纵向方向延长,导致纵向方向的两端无法形成紧密联系。地铁在地下的空间不像地上具有明显的参照物,因此乘客在地铁中,容易焦虑。因此在换乘站的建筑设计上不能单纯的利用逻辑对空间进行设计,应当在换乘站中设计具有标示性的建筑,同时在设计上采取室内外结合的方式,使乘客既可以享受到休息的节奏,又可以使换乘的乘客快速的移动。

(一)换乘站总体布局及乘客流线常用平面布置

车站布置的原则是力求紧凑,车站总体布局应按照乘客进出车站的活动顺序,合理布置进出站的流线,使其不发生干扰,要求流线简捷、通畅,为乘客创造便捷、舒适的乘降环境。图1为一般车站的旅客进、出站活动流线。

图1 乘客进、出站流线

地铁车站的换乘方式与线路走向、换乘客流量、地面上下环境、施工技术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两条线路的交叉形式对换乘车站的换乘型式起关键的制约作用,一般常见的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织等形式,其中最基本的换乘方式有平行换乘、“十”字换乘、“T”型换乘、“L”型换乘、通道换乘、以及以上换乘形式的组合换乘这几大类,选择换乘方式时要结合车站的人流及交通走向来进行。

(二)、地下商业步行系统的设计

比较大型的城市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时候,要不断的建设交通的相关措施,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地面交通恶化的局面。使得地面和地下的建筑进行有效的结合,城市的运行效率提高。在加拿大,其己经有了非常发达的地下交通网,几乎可以通过地下步行系统去到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地铁地下步行系统是围绕着各个站点建立,再对周边地下建筑进行有效的连接。在促进本站点内商铺人流量的同时将客流延伸到到各个商业建筑中去,因此大型枢纽换乘站极具商业价值。

(三)、周边衔接及绿化景观分析

周边建筑为商业和交通发展提供所需的固定人流,主要包括办公、商业和城市住宅。在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范围内,应合理设置,这样不但可使轨道交通的运营得到保障,也使轨道交通站点辐射范围内的人群活动呈多样性。

结合环境景观设计,突出枢纽的标志性。在优化环境方面,需对风井、廊架或其他大型设备进行绿化隐蔽处理,和周边地块协调。同时与周边建筑结合设置,在立面上统一处理,避免对城市景观和建筑门前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四)、车站消防设计分析

车站工程建筑规模大,构成复杂,因此消防设计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从防灾要求出发,换乘站要多设置几个防火分区,分别为: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以及站厅、站台层左、站台层右各4 个设备管理用房区。除此之外,每一个防火区域的面积要保持在1500m2 之内,并且每个分区要采用了耐火极限4h的防火分隔墙。防火墙上面的门全部都是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开启的方向要为疏散方向,在2 个防火分区之间进行观察窗设计,通常情况下可采用C 类甲级的防火玻璃。每个防火分区最少设置2个安全出口。而在防烟分区上则采用每个分区面积都不到750m2 的设计。除此之外,在设备管理区域内部使用了隔墙到顶的方式。在公共区域内部吊顶上方设挡烟垂壁起到隔烟防火作用。

(五)、导向标识设计

地铁的导向应明确、一目了然。一般情况下,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首先,设计标识需要符合旅客需求,可以清晰直观地体现和说明乘坐规则、方向性区域特征等重要内容。其次,设计中需要提供设置标识的合理位置,对进出乘客进行引导。再次,设计标识应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国家相应规范与约定俗成,即:标识符号含义的内涵不宜过大,使人能够准确理解并且不会产生歧义;标识图形应在构图和造型上力求简单,突出所表示对象的主要内容及独特属性;标识图形应醒目、清晰、易懂、易记、易辨、易制。

(六)、出入口布置

地铁出入口设计应简洁明了与城市景观协调,数量和宽度要考虑集散的便捷性,还应考虑与防火分区、消防疏散相对应。

首先,应结合周边用地的性质,分析客流的出行目的地,设置出入口时尽可能与周边各种不同的出行目的地直接相连,满足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出入口数量较多,可在最短时间内疏散地铁带来的客流,防止交通拥堵。第二,地铁出入口周边应建设舒适、完善的步行系统,尤其是路外步行系统的建设。随着舒适、完善的步行系统的建成,不仅扩大了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增加站点可达性。而且部分路外步行系统还可以配套其他设施,方便与周边建筑连接的同时,完善周边用地配套。第三,出入口多设置在支路上,减轻地铁客流量对主干道交通的干扰。并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设置公交首站点进行换乘。将原来的点式换乘,变成出入口结合步行系统的片区换乘。在方便、快捷換乘的同时,增加可换成的线路。

结束语

换乘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关节”,支撑了轨道交通系统乃至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土地制度、城市人口密度、建筑法规规范等不同,不仅需要对国外经验加以学习和借鉴,并且要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也需要与轨道交通规划、交通工程等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

参考文献:

[1] 许俊峰.行人仿真模拟在地铁换乘站设计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0,30(11):24-32.

[2] 李欣,李金龙,王燕平.地铁换乘车站火灾报警系统的资源共享[J].都市快轨交通,2011,24(6):64-68.

[3] 汪晓蓉.广州地铁客村换乘站以人为本的功能优化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2,6(12):54-57.

猜你喜欢

城市地铁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试述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方法及优化措施
城市地铁施工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聚能水压爆破控制技术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地铁车辆转向架常见故障分析
企业运营物资库存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