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鸭的饲养管理措施

2015-10-21丁云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雏鸭养鸭产蛋

丁云丽

1适宜的饲养环境

鸭洗澡、交配都离不开水,所以蛋鸭规模化养殖,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有一个干净的水上运动场是养好蛋鸭的重要因素。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有一个廉价的自然水源,就能降低饲养成本。选择场址时,要把水源充足作为首要条件。水面宽阔最好,水深为1~2m为宜。为防干旱季节断水,还要备一眼深水井,以保证水源。

尽可能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建场,以保持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为确保环境无污染、使用水洁净,在鸭场的周围5km内,不能有居民点和禽畜屠宰场以及有污水和有毒气体排放的工厂。

鸭场的交通要方便,便于产品、饲料等各种物资的运输,最好有公路、水路或铁路连接,以降低运输费用。同时还要符合防疫要求,环境要安静,以免影响鸭的产蛋量。要保证电源,有排污水和粪便及废物的場所,做好养殖场的绿化等配套设施。

2抓好雏鸭的饲养管理

雏鸭的育雏饲养管理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要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育雏条件。良好的育雏温度能够促进发育,保证雏鸭健康成长,提高雏鸭成活率。育雏温度一定要保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比如1~2日龄的雏鸭,育雏温度为26~27℃;3~7日龄时为22~26℃;8~14日龄为18~22℃;15~21日龄为16~18℃。育雏前期室内相对湿度要高些,湿度过低时雏鸭会出现爪干和精神不振。饲养密度过大,不但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饲养密度必须随日龄及季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然光能增强雏鸭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增进食欲,自然光充足,可刺激消化系统,加强新陈代谢。当自然光照不足时,要及时增加人工光照。

雏鸭的饲养管理。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雏鸭出壳1天后即可饮水开食,雏鸭的饮水开食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并保证出壳后24小时内吃到全价的雏蛋鸭饲料。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3日龄之前白天每隔2小时喂1次,晚上2次即可,逐渐减少到21日龄,每天3次,做到少喂多餐。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散养户可将小鱼虾、河蚌、螃蟹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并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雏鸭的洗浴和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发育。一般出壳5天后就可锻炼其下水。但洗浴时间不要过长,因为雏鸭的尾脂腺还不发达。水温要适当,水要浅,以没过鸭脚为宜。每天10分钟以内为宜,半个月后可延长至15分钟或更长时间。合理分群能方便管理,并且能更好地利用空间。可以把不同日龄不同批次的鸭分群饲养,最好按鸭的体质和发育情况进行分群。

要做好雏鸭的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各地不尽相同,要看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要认真调查好才能制定出最好的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对生长迟缓,营养不良的体质太差的雏鸭,应当适时淘汰,以降低饲养成本。

3抓好产蛋鸭的饲养管理

产蛋鸭的效益就取决于鸭的产蛋量,这一时期的管理至关重要。好的蛋鸭产蛋利用期约为350天,即第一个产蛋年。经换羽休整,第二年以后的生产性能要逐年下降,比如蛋壳变薄,受精率、孵化率都要降低。为了让产蛋前期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自然环境、饲养规模选择全价蛋鸭料,以满足鸭的营养需要,饲喂量以自由采食量为宜。产蛋期的光照强度要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每平方米2W光照。光照过程要避免引起应激反应。产蛋期的最适宜温度为13~20℃。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当气温在5℃以下时要及时保温,超过30℃时要及时做防暑降温处理。随着季节变换,管理重点也应适当调整:春季主要是通风消毒,夏季防暑降温,秋季加强光照,冬季防寒保温。

4鸭病防治

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一般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主要有鸭瘟、鸭霍乱等,按说明书使用。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鸭舍应经常进行卫生消毒工作,消灭散布于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疫病的蔓延。

猜你喜欢

雏鸭养鸭产蛋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巧得妙方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樱桃谷鸭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