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管理平台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深度应用探讨
2015-10-21夏明军
夏明军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BIM技术在国内建筑业的日益普及,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现场施工管理,实现高科技与传统管理的有机结合,使BIM技术真正服务于项目生产,已经成为了摆在建筑施工单位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文章对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BIM管理;机电安装;应用探讨
前言
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BIM 把建筑业业务流程和表达建筑物本身的信息更好地集成起来,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
1.BIM技术简介及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原有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维(三维空间、四维时间、五维成本、N维更多应用)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可以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业主、设计、施工、监理、造价、运营管理、项目用户等)在项目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从业人员依靠符号文字形式图纸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方式,实现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
2.BIM管理平台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深度应用
2.1 BIM对于材料管理与控制
传统材料管理模式就是企业或者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材料管理制度和流程,这个流程主要是依靠施工现场的材料员、保管员、施工员来完成。施工现场的多样性、固定性和庞大性,决定了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具有周期长、种类繁多、保管方式复杂等特殊性。传统材料管理模式由于核算不准确要么造成大量材料现场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工程成本上扬,要么停工待料,无法满足预订工期要求。或是材料申报审核不严造成错误采购,损失大量资金。变更签证手续办理不及时导致变更手续失效,最后与业主扯皮,甚至造成没必要的损失。
2.2基于BIM的安装材料分类控制
材料的合理分类是材料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安装材料BIM模型数据库的最大优势是包含材料的全部属性信息。在进行数据建模时,各专业建模人员对施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属性,按其需用量的大小、占用资金多少及重要程度进行等级分类,科学合理的控制。根据安装工程材料的特点,对需用量大、占用资金多、专用或备料难度大的材料,建模时属性定义为“三类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及BIM机电模型,逐项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做到规格、型号、数量、参数完全准确。对管道、阀门等通用主材定义为“二类材料”,可以根据BIM模型提供的数据,精确控制材料及使用数量。对资金占用少、需用量小、比较次要辅助材料定义为“一类材料”,可采用一般常规计算公式及预算定额含量确定。
2.3运用BIM模型下料管理
BIM與传统CAD相比,具有可视化的显著特点。设备、电气、管道、通风空调等安装专业三维建模并碰撞后,BIM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BIM项目工程师进行综合优化,提前消除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可能遇到的碰撞。项目核算员、材料员、施工员等管理人员应熟读施工图纸、透彻理解BIM三维模型、吃透设计思想,并按施工规范要求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将BIM模型中用料意图灌输给班组,用BIM三维图、CAD图纸或者表格下料单等书面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班组“长料短用、整料零用”,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及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2.4安装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现场材料的浪费、积压等现象司空见惯,运用BIM模型,结合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材料采购计划,不仅能保证工期与施工的连续性,而且能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库存、减少材料二次搬运。同时,材料员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方便的提取施工各阶段材料用量,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实行对各班组限额发料,防止错发、多发、漏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减少施工班组对材料的浪费。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的物流化管理。
2.5云计算数据传输,信息高效沟通
如何突破现场方案讨论和交底,并再次挖掘出BIM的潜力,通过BIM模型对现场进行管控,利用云计算数据传输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云平台工作组的用户利用BIM模型实时动态检查现场,对现场问题进行记录并保存视点,将记录的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工作组的共享栏或者定向发送给相关工作组成员。上传信息经审核后会在云平台显示,实现多用户间信息的快捷沟通和远程控制。
同时,我们通过移动设备现场实时动态校验以及多个用户的多方监控,每个用户在工地现场随时对现场有异议的地方继续实施查询,将问题进行记录,将问题定向传输,相关方收到信息后及时对模型或现场问题进行修改,并将更新模型传入云平台,实现在BIM云平台上的信息沟通,高效地保证了现场与模型的一致。与现场一致的模型才能更好地为物业运营和售后回访提高准确的数据信息。
2.6基于BIM技术的质量控制
在机电工程质量管理中,既希望对施工总体质量概况有所了解,更要求能够关注到某个局部或分项的质量情况,从工作程序方面讲求的是动态管理和过程控制,基于次特点,BIM模型能够作为一个直观有效的载体,无论是整体或是局部质量情况,都能够以特定的方式呈现在模型之上,基于这样的理念,将工程现场的质量信息记录在BIM模型之内,可以有效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
在机电工程项目中,不同的参建主体所应用和关注的质量信息各有侧重点,BIM辅助下的质量管理为工程参建各方都能够提供很多便利。此外,基于BIM 进行质量管理,其重点是信息。依靠信息流转的增强,提升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力度、全面性。依托BIM传递工程质量信息则能成为各个环节之间优秀的纽带,不仅保证了质量信息的完整性,更能让信息更为准确、及时传递。
3.机电安装工程中BIM管理平台应用注意方面
在机电系统安装过程中,由于管线综合平衡设计,以及精装修调整会将部分管线的行进路线进行调整,由此增加或减少了部分管线的长度和弯头数量,这就会对原有的系统参数产生影响。传统深化设计过程中系统参数复核计算是拿着二维平面图在算,平面图与实际安装好的系统几乎都有较大的差别,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偏大则会造成建设费用和能源的浪费,偏小则会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现在运用BIM技术后,当您绘制好机电系统的模型,接下来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让BIM软件自动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模型如有变化,计算结果也会关联更新,从而为设备参数的选型提供正确的依据。
4.结语
总之,BIM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机电安装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思维,对消防安装施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目前,BIM技术和软件慢慢被一些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使用,运用于设计、施工检查等。BIM技术需要从工程设计开始应用,且需要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参于,建立工程专用BIM系统,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使之高效应用。在整个行业氛围的带动下,BIM技术必将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国勤,邱奎宁.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发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4(1):32-34.
[2]王景.中外求索铺就BIM发展之路―BIM标准与实践高端对话[J].中国建设信息,2014,(1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