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诚信思想与现代诚信社会建设

2015-10-21周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儒家诚信道德

周琳

摘要: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在调节人与人、个人与政府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在当前“为政以德”的新时代中,应重新挖掘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传统儒家诚信思想焕发出新的生机,为现代诚信社会建设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儒家诚信思想诚信社会

一、儒家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二字从语义上来讲,“诚”的本意是真实无妄,诚实不欺。“诚者,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①“信”的本意为“人言”,“人言为信”,它强调的是不欺不诈,遵守诺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②由此可见“诚”、“信”二字皆有诚实、守信、不欺的意思。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之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诚信是道德修养的必备要义。诚信是儒家道德传统的重要原则,是正心、修身的先决条件。人性之美,莫过于诚,诚是世间一切善法之源;人性之贵,莫过于信,信乃人生处事立世之本。何为“诚”?“诚”体现的是一种道德境界,“一念不生谓之诚”,内心清净正直,没有任何污染的状态就是“诚”。“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一切道德修养归于“诚”,一切道德践履又从“诚”中而出。何为“信”?“信”表现为一种道德要求,它是“诚”在社会道德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直接外在表现。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安。《论语·颜渊》中讲:“子曰:言忠信,徙义。崇德也。”《礼记·中庸》中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大学》云:“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荀子则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宋代周敦颐更将诚看成“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人的道德修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应该以诚信为基本准则约束自己,时刻反躬自省。古人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朱熹也特别强调修身养性要表里如一,真诚坦荡:“须是表里皆实,无一毫之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③

.其次,诚信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准则。儒家道德传统认为,在社会交往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是评价人们交往与友谊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根本标准,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才是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孔子主张,对朋友要讲诚信,要结交诚实谦逊、博学多才的人,不能结交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的欺诈伪善之人。“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④“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⑤“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⑥孟子也认为,诚信待人是社会人际关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五伦”之一,把诚信作为朋友之间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⑦这说明对朋友讲诚信的重要。儒家在讲交友之道时,抓住了交友的关键之处,特别突出了一个“信”字。因为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等级尊卑的从属关系,也没有强制的权利与义务的限制,维系他们的只是彼此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理想、志向。使他们能够互相接近,作为情感纽带的只能是诚信。“与国人交,止于信,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君臣有义矣,不诚则不能相临;父子有礼矣,不诚则疏;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可见“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再次,诚信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是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⑧可见诚信不仅是统治者治国理政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诚信演变为国德,支配国运,拥有诚信的国德才会拥有持久向上的国运。孔子特别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要求为政者信守承诺,作民众的表率,诚信对待民众。从而取信于民,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为政以德”,“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⑨“信则民任焉”⑩孟子认为,要取信于民,关键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践行诚信。注意以身作则,统治者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资治通鉴》中也提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疑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这些都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中始终坚持的诚信思想。

二、现代诚信社会建设的路径

儒家的诚信思想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这是一个以人情关系为重要纽带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换极为不发达,个人如果失去了信誉,将一生背负着背信弃义的恶名,遭到亲朋好友的鄙视。因此人如果缺乏诚信,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日益扩大,交往内容日益复杂,特别是在利益交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诚信危机、信用缺失的状况。因此必须挖掘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积极构建现代诚信社会。当前诚信社会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要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是要全盘吸收西方的文化。现代诚信社会建设应该有其遵循的文化路径。如何把中国传统儒家诚信思想转化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品质,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人与文化是一对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对象性范畴。”一个社会要将其倡导的价值观念由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其社会成员的内在思想法则,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化为具体的行动。这些离不开承载社会价值信息的文化。换句话说,“文化的价值导向对人的心理、精神和基本人格的奠基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對社会集体意识的渗透、诚信文化的教化、耳濡目染,能够很大程度上对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价值倾向、生活态度以及个人信仰等发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社会成员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利与害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逐步形成诚信价值观。社会主义诚信文化能够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以及各种制度的力量,大力倡导诚信价值观念,从而塑造强大的社会诚信文化氛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和演变史,蕴含着丰富和深远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不断吸收其有益成分,为现代社会所用。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事与做人的关系上,强调做人是做事的依据和基础。做人就是要做有道德的人,做有良心的人,做有诚信的人,做正人君子。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事十分重要的原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十七个字概括了儒家文化中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在今天依然有它的价值所在。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下,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诚信就成为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对统治者、对帝王的效忠和服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调社会的公正,人与人之间不再有等级高下之分。诚信就应该有新的内涵,强调平等和公平。因此,诚信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历史沿革,诚信的含义和功用也要顺应新的时代,我们要大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诚信文化。

第二,建立诚信原则的制度基础。现代社会的诚信.不仅要靠亲情、友情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来维持,更需要基于法律和社会契约的诚信制度来维护。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制度的出现才能使各种规范发挥更持久而有力的作用。建立在有效制度基础上的社会诚信原则才能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总结发达国家诚信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在建立诚信原则的制度基础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诚信原则是通过信用制度展现的,信用制度本质上也属于产权制度的内容,完善的信用制度意味着稳定、明晰的产权在法律上获得保障。而产权不清是当前我国改革进程中一切深层次矛盾的根源。因此,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建立诚信制度的基础。二是建立健全的政府诚信制度。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诚信制度,让政府在法律上成为公正的化身。政府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程序的健全和完善,因此要加强程序观念,建立诚信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评价,打造一批诚实守信的国家公务员,用规范的制度约束政府的行为。同时要健全约束监控制度,建立行政监察、行政监督制度,建立行政投诉、过错责

任追究制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三是建立严格的失信惩罚制度。失信惩罚制度是社会信用的最后屏障。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诚信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有道德的软约束,还需要有社会制度的硬约束,尤其少不了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在较短时间内,相应制度的变革对于较快建立诚信社会有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发出“毁信者最终毁掉自己”的信号,通过社会的制度安排,提高失信成本,使守信的社会主体得到可靠的保护,使不能做到诚信者不敢冒失信的风险,形成一种完善的诚信奖惩制度。并及时将那些失信者、毁信者淘汰出局,才能渐渐形成谁也不敢冒失信风险 、人人愿意依靠诚信致富的良好风气。

第三,构建多层次社会诚信体系。诚信是道德之本、做人之本、立业之本。个人诚信,也叫公民诚信,它是社会诚信的原点。是指一个人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决不虚妄欺诈。诚信,是一种品质、一种信仰、一种道义,它具有其他道德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特殊价值,兼具人格和智慧的双重魅力。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者焉,不如丘之好也。”要使诚信成为个人的道德自觉,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但这还远远不够,在现代社会,对于个人信用的要求,涉及更多社会伦理方面的约束机制。个人诚信已主要表现为取信于人、主动承担责任的能力和行动,因而其后果和影响要更加注意,人们需要更强的自律和服从多方面的他律。社区诚信,即儒家所称的“乡党”诚信,是个人诚信在一定区域的伸延和扩大。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信焉”。社区诚信主要指邻里、乡村、特定单位等之间的诚信。人们通过建立相应的服务和管理组织,或者采取制订居民守则、共建协议、乡规民约等,使社区的居民之间和睦相处,彼此保持良好的信任和信誉,这也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建立企业诚信既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关系、交易行为已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用关系。企业的信用、信誉越高,其生产和管理的成本就越低,这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优秀的管理来树立形象,赢得信誉。既有现代的经营理念,又有深厚民族文化传统,具备诚信道德修养的人,他们经营的企业必定获得成功,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现实生命力。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中最大的诚信。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从未出现过一个真正的诚信政府。建立政府诚信,关键是关系和地位的摆正。对等、互动的两方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为上、为主的一方拥有太多的权力,会在不同程度上掩盖和扭曲社会信用。因此在现代社会要实现政府诚信,必须首先确立官权民授的执政理念,深刻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和各级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同时还要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做到有令必行,违法必纠,政府要特别注意坚持公开透明,不再“怀抱琵琶半遮面”,不要出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想法,畅通政府和群众双方的交流渠道,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我国有些地方已经提出了建设诚信城市、诚信政府的口号,有的还推行了政务公开,建立征询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做法作为良好的开端,可以继续坚持与推广。

注释:

①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②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③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

④论语·学而.

⑤论语·季氏.

⑥论语·公冶長.

⑦孟子·滕文公上.

⑧论语-颜渊.

⑨论语·学而.

⑩孟子·滕文公上.

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郝爱红.儒家诚信伦理的现代诠释与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4] 谢桂山.儒家诚信:普世伦理价值的考量.山东社会科学,2004.11.

[5] 吴哲.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6] 王淑芹.社会诚信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2011-11-15.

猜你喜欢

儒家诚信道德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