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2015-10-21王云兰李建根
王云兰 李建根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规模上已经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规模已经得到了扩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正在进行着转型,逐渐步入了质量化时代。在这种意义上,如何构建大众化视域下高等教育质量观并以此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质量生命线大众化主体需求
一、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在我国受到高度的关注,“211 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工程、乃至党的十七大报告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把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更直接的原因是 1999 年以来高校的扩招。截至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 ,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达到3460万人,是 1998年在校生规模的4倍多。规模的急剧扩张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步入了大众化阶段①。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刺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极为迅速,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带有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经济滞后型,即在现实环境中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马丁·特罗教授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后得出这样的规律: 当人均GDP 低于 1000 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 GDP 在 1000 ~ 3000 美元区间时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而人均 GDP 在 3000 美元以上时高等教育才开始转向普及化阶段②。根据《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 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1000 美元。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人均 GDP 不到 1000 美元的情况下启动的,也就是说是在经济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而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等方面完全根本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③。
第二,政府主导型,即通过政府的行政措施的干预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1999 年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 2001 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均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做了明确规定。政策的推动,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政府的干预和主导下,从 1999 年开始连续几年的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跃升,仅仅用了12 年的时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3. 7% 提高到24. 3% 的飞跃。这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进程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在十几年、几十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渐次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可能会集中出现。
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速度过快, 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是平稳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如英国高等教育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扩张,70、80年代的进行休整,到了20世纪末才逐步平稳地实现了大众化。而我国在1998年之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正常水平之下很多很多。而1999年扩招后,当年各高校招生就增幅48.15%,这就出现的一个不良的开头。扩招政策推行,毛入学率也就大幅提升,在2002年就提前实现了大众化目标,比计划早了8年。这一结果却并不值得我们盲目乐观,随着扩招同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师资跟不上、学生就业难、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隐患,国务院不得不在2006年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上述特点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念更新、完善制度、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较大差距。最集中的反应便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深层原因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正处于全方位的转型时期,质量观念是其中需要转变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举措
( 一)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逐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学术自由的实现依赖于大学自主权的实现,大学自主权的实现也是满足学习者多样性、灵活性、公共性的学习需求的前提。政府是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者和调控者,其目标在于促进大学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 二)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的质量观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在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遵循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教育创新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系统优化的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三) 建立良性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责任“有组织的教育系统不是靠口号和良好愿望来运行的,是靠资金来发展的”④。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设想。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应主动承担起投入的主要责任,这也是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的主要体现。
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大众,更需要高素质的精英。辨证对待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根本在于教育质量观的树立。囿于传统的质量观,人们在大众化初始阶段的质量问题必然会产生质疑。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新型质量观的树立,尤其在高教办学质量评估的不断完善和促进高校不断分化和竞争中,人们将对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去评判,在统一、共性、合格的基础上培养多元规格、多种质量、多样标准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注释:
①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
②黄久龙.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
③高田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特点回顾与发展策略分析[J]. 煤炭高等教育,2004,(6) .
④刘春惠,顾留华.大学专业评估: 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比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1).
参考文献:
[1]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规定性探析[J].江苏高教,2003,(6):1-5.
[2]武毅英.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J].厦门大学学报,2002,(4):60-67.
[3]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观:内涵、属性与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2):17-20.
[4]陈玉琨.超前发展的重点应是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