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究

2015-10-21刘方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组长学案课文

刘方

以筆者的经历和体会,构建高效课堂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把主动权给学生,学生多讲,教师多听,这样做,初期确实让教师有很大的排斥和茫然,学生有许多的竞争和恐慌,在艰难和挣扎中,让我们明白了高效课堂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建设未来!

一、组建合作组,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

组建合作组,要选好一个合作组长,一开始分组时,这个组长不一定是小组里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小组里组织能力最强的,人气最旺的。因为一个合作小组没有一个核心力,这个小组就会处于涣散的状态,各自为政,是不容易把事情办好的。小组长的职责要明确,除了安排小组内个人的学习任务,还要负责检查工作到位的情况,在缺位的情况下,班长还要补台,初期,还要会发现角色与分工的是否协调适应,如果发现组员有不能适应的角色,班长还要学会调整。这是合作小组在组内的主要工作,组长还要有沟通的能力,这种沟通不是“告状”而是协调,与同学的协调,在师生间的协调。能将教师下达的任务布置下去,能将同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化解的路线,是找资料,找教师,还是上网搜索,小组长要有这方面的决断。选出这样的小组长,对组员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小组长的选定,不是“一定终生”的,过一段时间是要调整的,要让每个组员学着当组长,语文教学也是育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发展。

组建合作组,要排列好一组数字,排在前面的一定要先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一个小组可以排5到8人,就班级生数多少而定。排在1号位的是成绩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2到8号学生号码越大,成绩越好,能力越强。发言的机会和上台的机会尽量地留给号码靠前的同学。

组建合作组,要建立好一个组织网络,这个网络不仅是学生、家长,还牵涉到各科教师甚至学校领导,只能这样全方位的改革,小组合作才能形成规模,形成惯性,形成气候,光语文学科去搞小组合作,而别的学科又走着老路,许多的力量是会被抵消的。当形成合力的时候,各个学科都会在渗透中形成合力。如上《徐悲鸿励志学画》之前与美术教师对接,安排上一节徐悲鸿作品欣赏,当然,美术教师也可以请语文教师在课堂渗透徐悲鸿人物介绍,作品介绍等;上《有趣的发现》可以将小学科学课里的好多实验内容引入课堂作为习作的素材;讲到《陈毅探母》可以让家长配合,报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等。

二、设计导学案,质疑在前头,核心在课中

凡事预则立,设计导学案,主要用在中高年级。一二年级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用10分钟左右让学生试学,开始教他们如何学,然后,扶着学,待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放手让他们学。一、二年级要边扶边放,一下子放出去,很容易流于形式。中高级每个年级的情况不一样,也要有所区别的。导学案的设计主要是导读,在导读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出作者的思路,根据所学课文进行话题练笔或者即兴仿说仿写。

如苏教版小语《詹天佑》导学片断:

1.用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思考:你眼中的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资料可以证明你的观点?

2.如果你来给京张铁路命名,你会为铁路起个什么名字?

3.学习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的思路是什么?如果让你围绕全文的主要内容提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问题才是核心问题?

4.在学习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你要提出什么问题?

这个导学案,要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准备的时间,小组内有讨论的时间,小组组长有检查的时间,在课中,各小组代表上台集体展示导学成果,让号码靠前的同学先提出问题,全班参与讨论交流与回答。然后,师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对无关紧要的问题要巧妙的回避,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盯紧核心问题和有启发性的问题前行,教师在关键处,要点一点,挖一挖,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

三、巧用多媒体,台前是学生,幕后是教师

在现在社会里,如果我们的所有教学仍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册课本一张嘴”这个层面上,是跟不上学生思维和时代要求的,而滥用多媒体就有可能走向“机灌”的危险。现在的学生,许多时候对多媒体的运用不比教师差多少,有时,他们的现代游戏比我们玩得还“溜”。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情境或再创情境,让学生站在台前去展示,他们更有成就感,我们作教师的要为一些平时成绩差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一展所长,有表达的机会,有表现的机会,只要他们会的,我们决不插手,他们不会的,我们暗暗地将他们教会,让他们露一手,我们“懒”一点,学生就会“勤”一点,他们有动力了,我们教起来就省事多了。

如:《安塞腰鼓》中“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摆脱和追求……”这里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和“升华”,它的深层意义学生是不易解读的,但调动学生去查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的链接点,会从网络搜寻中找到20世纪80年代黄土高原的贫穷和落后,就会明白文章中的“束缚”“羁绊”和“闭塞”是什么。在链接过程中,有的同学将黄土高原当时的情形与大步改革的地方进行对比,突出落差,也突显了人物内心的跌宕。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效教学中,我们的要经常性地反思,要着力于眼前是纠偏,放眼于未来的建构,过滤掉细枝末节,以全景式的视角,引领学生前行。

猜你喜欢

小组长学案课文
分餐小组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乡愁导学案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背课文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还是不错的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