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下小学作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讨
2015-10-21周中才
周中才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写话”和“习作”的性质。这样的定义,既符合作文教学的实际,又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本文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背景,针对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行为规范进行研究。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小学 作文 教学
小学学生的内部语言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写作的构思,知识经验也丰富起来了,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事物具有了较好的概括力。此外,书写的技能也逐渐熟练,他们能够做到一边思考、一边书写了。这些,为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我们指导学生从写片段到命题作文,从写段到写篇,从写得具体通顺到写得有中心有条理,使儿童的书面语言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把写作当做应试的工具
作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以往的写作教学巾,写作教学是为考试服务的,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写作教学主要就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写作教学陷入到应试教育的泥土之中。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写作教学,作文得不了高分,写作教学就得不到认可。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把写作仅仅当做应试的工具,最终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
(二)片面强调课堂上的写作训练,忽视课外生活经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写作只能在课堂上进行,课本才是习作的源泉,忽视了生活是这一创作的重要源泉。由于学生缺乏适当的、可供参考的生活情境,作文教学注重那些形式化的东西,轻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不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来引导作文学习,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处在一个固定的套路里转圈,难以提高写作水平。
(三)片面强调写作知识、能力,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一般是以写作知识为纲,见文不见人,比较注重常见文体的学习,关注的是作文技能,如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构思是否精巧、语言是否生动、重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能否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作文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的作文,文体规范,但是,语言苍白无力,毫无情趣。不但写出的作文缺乏情感投入,写作的过程中,也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分享。
纵观历年来的写作教学,比较注意的是作文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作文中对小学生感情的激发。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作文内在的感情不一致,语句尽管优美,但是拼凑的痕迹很明显,其原因是什么?主要的原因就是教作文的老师只重视小学生作文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作文其实是一个情感性很强的东西,需要激发小学生自身的体验,只有自身体验过的东西,写起来才会自然流畅,才不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二、基于校本课程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如何写具体
第一,举例。用事实说话是写具体的最好方法,因为事实是胜于雄辩的。写人类的,重点不是给急于给他下结论,而是要写出这个人的语言,动作,思考过程,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记事类,就要从事情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层面考虑,抓住典型的事例,写出相关的场面,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状物类的,就要从物体的大小、厚薄、高矮、轻重、色彩和气味等方面入手,让人好像可以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
第二,描写。叙述和描写是记叙的主要方法。受小学生认识水平、表达水平的限制和思维惰性的影响,他们在思考时,习惯于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就是能描写也不能够做到细致生动,缺乏个性。而把文章写具体的秘决,主要是运用描写的手法。要通过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在描写时能抓住事物特点,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的能力,使事物在他们笔下得到具体的展现。
作文是小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他们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作文的过程就是培养高尚情操的过程。小学生从观察、感知、体验、領悟到捕捉信息,行笔成文,其问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认识世界、感受真情、陶冶心灵的过程。
(二)学会从身边感性的材料出发
高年级学生的概括已达到初步的抽象概括水平,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进行抽象概括。所以,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种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感性材料出发,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提炼作文的中心思想。
例如,一位教师在指导作文《记寒假中的一件事》时,这样点拨、指导学生。
师:你准备写春节前在农村帮助奶奶蒸馒头的事,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写这件事吗?
生:我觉得那次蒸馒头特别有意思,那场面真热闹。
师:你为什么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你有没有想一想,现在农民为什么有可能一下子蒸那么多馒头?偏僻的农村如今怎么会这么热闹?
在小学生已经基本学会或基本掌握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小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跨越,把写作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小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在事情的表面现象上,教师循循善诱,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发展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结 语】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衡量其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以培养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并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通过采用校本课程下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敏. 引进生活元素 激活小学作文的生命内涵【J】. 才智,2014(24)
【2】王广娜. 浅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J】. 学周刊,2014(31)
【3】张国华. 关于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究【J】. 广东科技,2014(06)
【4】彭华燕. 读写结合,创建个性化作文课堂【J】. 学周刊,2014(23)
【5】师小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 才智,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