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不足及优化策略浅析
2015-10-21邹述霞
邹述霞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为了促进经营类专业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但当前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此,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完善经济专业管理教学体系,以促进高校的长久发展。本文就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不足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教学问题优化策略经济管理人才
一、引言
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适应社会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面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经济管理理论课程设置比率过高
近几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地方师范专科院校都升格为本科高校,导致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出现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与师资力量较雄厚的财经类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地方本科院校只能仅限于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加强自身的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往往推崇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方案,开设一些与贸易专业、保险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却忽略了金融期权期货、外汇交易实务等实物类课程,理论课程的过多设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二)忽略了金融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足够了解和熟悉常见金融实务,具备初步投资和理财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金融类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实务类课程和基础课程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实务类课程的开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但金融基础课程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将金融实务类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金融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实务类课程中出现听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现象,尤其是金融实务的操作原理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的。
(三)不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
面对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对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据调查显示,学校开设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较少,一般每周课时仅为二节,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交易的操作原理和技巧,往往教师只能通过一些案例来讲解。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金融下,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仅仅通过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静态的案例分析,学生是难以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的。
三、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金融理论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为金融管理专业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为了实现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仅仅开展金融理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金融实务课程的学习,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在学生基本掌握货币、国际金融学、保险概论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对证券投资分析、外汇交易及金融理财等实务类课程的学习。根据经济管理类的具体专业开设金融实务课程,如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可以增加外汇交易、保险实务等课时;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增加金融理财、证券投资等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及课时,以保证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二)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
在社会金融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金融发展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金融交易形式逐渐多样化,交易流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出的新产品;二是金融在居民生活中的渗透程度日益增强,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金融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仅仅采用传统的金融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新心的金融业务。为此,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强金融理论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金融实验和实践教学,适当提高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率,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对于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假期那个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在现代化时代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金融交易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虚拟交易,使学生对金融的常见知识有深入地了解。
(三)构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科研”互动机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教学-科研”互動机制,从教学、科研、教学与科研等三个方面下手:在教学方面,适当调整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在科研方面,加大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注重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引进,建立科研平台,以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应形成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将年度考核体系融入到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师资的力量,以保证经济管理专业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外校丰富教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自身的学习,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四、总结
总的来说,面对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开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学的优化策略,培养更多的经济管理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锋. 构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科研”互动机制[J]. 神州,2014,17:236.
[2]李霜. 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时代教育,2012,23:230-231.
[3]蒲天添. 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139-140.
[4]黄晓丹. 关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分析[J]. 吉林教育,2014,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