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2015-10-21余佳

2015年30期
关键词: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德育教育

余佳

摘 要:现如今校园不再是一方净土,中学生“校园暴力”频频发生,学校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缺失再次凸显。当然,整个社会以及每个家庭也应当反思对中学生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本文试分析了中学“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校园暴力;德育教育;家庭暴力;分级制度

近年来,中学生“校园暴力”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校园暴力”,指的是发生在校园内或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本文将着重探讨发生在中学生同学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见诸报端的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就有二十多起。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反思,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在笔者看来,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学校德育教育、法制教育不到位,家庭对孩子疏于监管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息息相关。

一、“校园暴力”频发的主要原因

(1)学校德育教育及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考试结果依然是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手段。同时,在很多学校,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绩效以及学校的声誉直接挂钩,所以,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向文化课程倾斜,教师也主要狠抓文化课程的成绩,而对于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课程,几乎无暇顾及,或者有意忽视。

当然,有部分学校也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课程的具体开展上却存在一些误区或不足。比如说,很多学校对道德教育或法制教育非常偏重理论,且过于抽象,和现实相脱节,枯燥而又乏味,这当然会影响到青少年对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重要性的认识;部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文化课程类似,主要以强制灌输甚至机械背诵的形式进行,师生间、青少年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导致了很多青少年虽然有一些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但是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2)家人疏于监管或者教育不当

在很多“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方和受侵害方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人监管教育,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容易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同时,部分留守儿童由于性格孤僻,在受到欺凌后并不会告诉监护人,因此更加助长了很多施暴者的气焰。

另外,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由于现代社会国内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绝对核心,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最终养成了他们骄纵的性格,对于违背自己心意的同学动辄打骂,欺凌同学。与之相反,很多父母信奉“不打不成器”的哲学,对孩子百般体罚。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体罚会给孩子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他们到了青年时期会更倾向于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变得更加有暴力倾向。

当然,“家庭暴力”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很多孩子自小就看见自己的父母争吵得面红耳赤,摔东西甚至互相殴打,久而久之就会“传染”这些暴力行为。通过研究发现,很多自小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青年时期更容易有暴力倾向。

(3)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青少年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同时,容易盲从。因此,如果青少年长期从一个充满暴力元素的社会环境中长大,就很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而社会和部分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在暴力元素和青少年之间建立起“隔离带”,从而使青少年非常容易地能接触到各种暴力元素,如暴力电影和暴力游戏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认知偏差。

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实行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不同的分级代表着不同的观众群。例如,美国电影的NC-17级,表示的就是17岁以及17岁以下的青少年禁止观看。通常,这一分级的电影都会含有一些色情元素或者含有很多暴力血腥元素。电影分级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让他们远离暴力元素。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国内并没有电影分级制度,青少年中学生群体依然能够很轻松地在影院里或者在电脑上观看一些充斥着暴力元素的电影,这样的结果是很多青少年中学生盲目模仿,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2014年,中国的游戏市场突破了千亿大关,达到了1144亿元。很多游戏公司都希望能在如此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为了达到目的,很多网络游戏都充斥着色情或者暴力元素,以此来吸引青少年群体。当然,这群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学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建立起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同电影分级制度一样,目的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让他们能健康成长,但是,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实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经常导致社会恶性暴力事件发生。

二、“校园暴力”的主要应对之道

(1)学校积极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学校及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用心落到实处,在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例如,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很多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防患于未然;采取渗透教育法,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增强师生互动,开展丰富多元的课余宣传教育活动,使更多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中来。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用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主动杜绝“家庭暴力”的现象产生;同时,对于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既不骄纵也不严厉体罚,而是要讲明利害关系,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的后果。而对于“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加强和“留守儿童”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同时,学校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应加强沟通,使“留守儿童”不再成为“被遗弃”的一群人。

(3)社会提高对青少年德育的重视程度

整个社会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当务之急,就是完善电影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并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但是从技术上而言,这些并不难实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电影和网络游戏分级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对青少年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国内越来越多由暴力电影和暴力游戏引发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整个社会意识到了它们的危害,很多专家群体对实行电影分级以及游戏分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希望这些分级制度能够早日完善,而“校园暴力”现象能够早日远离本该安静、平安的校园。(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邢学慧.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 胡琨.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德育教育
对于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行为的刑法学研究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影响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