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在“文字游戏”中快乐学语文

2015-10-21沈尚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字游戏快乐学习语文学习

沈尚

摘 要:现在农村的语文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学生学得没劲儿,教师教得辛苦,只有学生学得不烦,教师才会教得不难。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文字游戏”中快乐学语文,为农村初中语文学习上一道“开胃小菜”,值得一读。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学习;文字游戏;快乐学习

一、农村语文课堂现状引发思考

前段时间听了几节语文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龄大的教师,都能够用心引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学生上课时表现也还不错,说得积极,写得认真。按理说学习效果应该不错,但测试后得出的结果让上课教师心碎了。5节课平均后的结果为:学生基础知识巩固率仅为42%,阅读和表达方面合格率为46%。为什么我们老师教得如此用心,学生学得十分努力,而结果却如此不能令人满意?

二、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之策

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学得没劲儿,教师教得辛苦,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在课后深入谈话调查中得知:有些学生看起来很认真,其实从骨子里就不想学,他只是做给老师看。农村的孩子,父母多数忙着在外打工挣钱,在学习上无法给予孩子帮助,爷爷奶奶更是帮不上什么。孩子的学习缺乏引导,没有目标,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提到学习就一个字“烦”。

我们的语文学习重在乐趣,贵在积累,功在应用,乐在其中。只有学生学得不烦,教师才会教得不难。因此,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文化、积累底蕴的地方,就需要我们为孩子的语文学习上一道“开胃小菜”,让他们在“文字游戏”中快乐学语文。

三、身在“文字游戏”中,快乐学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想让学生天天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舍得花心思,让学生对你充满期待,期待你的到来,期待你的精彩。笔者平时从以下几点入手,与各位分享。

1.巧用口訣辨形析意

汉字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意义,一不小心就会用错,所以学会辨析字形字意至关重要。在学习“闽”时,根据结构教学生这样记住它:“虫子进门游闽南。”学生很快就记住它的写法了。接着随口一问:“你还能找到相似的结构并用口诀让大家记住吗?”话音一落,班里彻底沸腾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给予他们展示成果的时间,特批10分钟“小组自由活动”,然后验收成果。时间到了,还有好多学生抱着字典在继续“自主加班”。这就选择几句让大家欣赏一下。

小组1:才字进门闭双眼。

小组2:日字进门立中间。

小组3:木字进门有空闲。

小组4:人字进门闪闪闪。

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韵律优美,还押韵。你能说我们的学生没有创造力吗?在“文字游戏”中学生忙得不亦乐乎,看着他们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思索的样子,心里着实高兴。

2.心情成语“串串烧”

词语中有一类浓缩人类语言精华的家族——成语。在适当的时候用上一两个,可以为句子添色,让文章出彩。要想准确使用成语,首先要知道他们所表达的意义。因此,笔者经常和学生一起玩成语串串烧游戏。比如表达心情的成语,我们做了一个“成语串串烧”主题,把它们分成几个小队。

高兴队:喜气洋洋、喜上眉梢、欢天喜地……

愤怒队:怒气冲冲、怒火中烧、火冒三丈……

悲伤队: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害怕队:心惊肉跳、心有余悸、惊魂未定……

在活动中学生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字典词典齐上阵。有时还上网查询资料与同伴分享。当学生主动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时,我们教师还担心什么呢?

3.歇后语让作文接地气

农村孩子对歇后语并不陌生,因为身边总会有人在不知不觉中来那么一两句。歇后语非常通俗易懂,语言直白简练、形象生动。有段时间,班里有个学生说话三句不离歇后语,弄得其他同学不知所以然,纷纷诉苦。后来我知道他正在研究一本歇后语大全,就鼓励他每天挑几个抄到黑板上供大家学习运用。写作文用得准确的加分。从中摘录几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1)他那个人啊,特别能说。讲起话来那就像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在这件事情上,我那是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

(3)面对着那只凶巴巴的小狗,心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个字“溜”,赶紧溜。

原本平淡无奇的语言,经过歇后语的美化润色,显得更加活泼灵动了。

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下工夫,方法总比困难多。笔者只是带着学生发现了“文字游戏”的乐趣,你发现了什么?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文字游戏快乐学习语文学习
文字游戏馆
文字游戏馆
文字游戏馆
《霍比特人》里的文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