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分析
2015-10-21陈杰
陈杰
(江西省鄱阳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鄱阳 333100)
鄱阳湖湿地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分析
陈杰
(江西省鄱阳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鄱阳 333100)
我国鄱阳湖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对鄱阳湖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对可持续发展鄱阳湖与振兴鄱阳湖生态环境极具重要价值。本研究首先探讨鄱阳湖湿地特点,并重点论述对鄱阳湖湿地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发展理念,提出可持续发展鄱阳湖区的对策及建议。
鄱阳湖;湿地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管理
1 鄱阳湖湿地特征
鄱阳湖位于江西之北,长江以南的红壤丘陵地带,该区域内有着齐全的地貌类型,由水域、农田、沙洲滩地、湖滩草洲及城镇工矿等共同构成水陆相生态系统。鄱阳湖湿地类型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以及人工湿地等。鄱阳湖湿地浮游植物量达44.93万个/L,浮游生物量达6 996个/L,可供越冬候鸟食用的植物量达51×104t,加上人为干扰少,为鸟类觅食、栖息提供了极好的优美环境。鸟类资源丰富,据统计现已记录到鸟类种数310余种,20世纪80年代只有150余种,现在比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2.07倍。频临鄱阳湖的平原区域所占比例为29.02%,丘陵比例为12.25%,具体见表1。鄱阳湖区地势较为平坦,其中心为鄱阳湖水体,从中心至外缘为水面、平地、岗地、丘陵地、低山地以及中山地。
表1 鄱阳湖地貌类型
2 鄱阳湖湿地存在的问题
2.1 频繁的自然灾害
鄱阳湖自然灾害发生非常频繁,临湖的丘陵地区时有旱灾,邻湖的县市时有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对湖区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安居乐业以及工农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2 湿地生物急速锐减
因为人类生产活动比较频繁,超负荷运转土地资源,使得鄱阳湖湿地生物资源逐年减少,不管是数量或者种类都在持续下降。破坏了湿地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严重威胁到湿地生态系统,鄱阳湖淡水渔业资源也呈逐年递减趋势,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的大肆捕杀候鸟,严重威胁到鄱阳湖候鸟的生存。
2.3 淡薄的法制意识,较低的人口素质
因为自然灾害与贫困,很多人为了生存,就会猎杀候鸟与电鱼,农村中,很多劳动力每年都会外出务工,只有一些不能外出者和中老年人从事农村劳务工作,在从事农务活动时,这些人无法与现代科技化农业发展之需相适应,怎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怎样科学施用与掌握化肥与农药等,这些务农者都会不科学的滥用,导致青蛙几乎绝迹、农田板结等现象。
3 可持续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措施及建议
3.1 进一步加快鄱阳湖湿地新支柱产业培植与传统产业升级
到目前为止,鄱阳湖已开发很多产业,应该有选择性升级相关产业,以高效益、新机制与新高度面向世人,充分发挥鄱阳湖湿地区域优势资源,将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管理模式与科技引入鄱阳湖湿地区,尤其重视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以及意识创新,将鄱阳湖湿地区域物力、人力以及财力资源集中起来,对新型产业进行培育与发展,为鄱阳湖湿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强化鄱阳湖湿地区域的宏观管理
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处于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这就为鄱阳湖湿地经济带来一系列挑战与机遇,也具有较为良好的支柱产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应该仅仅引入相关市场机制,以确保鄱阳湖区域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独特优势。
3.3 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树立鄱阳湖湿地发展意识
鄱阳湖湿地区域具有极为明显的城市特点,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振兴该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面对鄱阳湖紧迫的发展局势,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理念,从大局出发,紧抓机遇,艰苦奋斗,由此才能可持续发展鄱阳湖湿地区域,经济得到了发展,湿地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湿地资源也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4 结语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因为有改善生活环境、自然观光、生态旅游等功能,存在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外部经济性。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其根本目标还是要建立和促进“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我国鄱阳湖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对鄱阳湖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对可持续发展鄱阳湖与振兴鄱阳湖生态环境极具重要价值。
[1]王世进,杨威.鄱阳湖湿地保护相关法律问题探讨——兼论《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6):57-61.
[2]强化保护措施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九江市鄱阳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C].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 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