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俯卧位的临床护理

2015-10-21刘凤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后路腰椎情况

刘凤芹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俯卧位的临床护理

刘凤芹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俯卧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本院诊治的86例均予以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俯卧位行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期间的侧位Cobb角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经过后路手术治疗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施行,其Cobb角为(13.76±1.46)°、椎体高度比为(89.30± 25.84)及椎管占位率为(19.38±4.89)%;随访过程中发现56例(占65.12%)患者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出现7例(占8.14%)背痛情况,13例(占15.12%)腰痛情况,患者胸腰椎恢复较好。结论 胸腰椎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俯卧位情况加强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康复,同时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

后路手术;胸腰椎疾病;俯卧位;护理;手术治疗

胸腰椎病是指因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性、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医学上所讲的胸腰椎病,涵盖了胸腰部软组织劳损、胸腰椎爆裂骨折、腰部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结核等疾病。本文主要对本院诊治的86例均予以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本院诊治的86例均予以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41例,女性45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1.3±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5例,高处坠落27例,暴力外伤24例;胸腰椎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12例,C型35例,D型11例;骨折部位:L124例,L1~221例,T1218例,T12~L110例,T1113例;其中53例合并创伤性休克,31例骨盆骨折。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CT、MRI临床影像检查确诊为胸腰椎疾病;均存在外伤性椎管狭窄;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前提下签署手术同意书[1]。排除标准:多节段脊柱骨折者;神经出现损伤症状者;病理性骨折患者[2]。

1.3护理方法

1.3.1手术前的护理:接患者进入手术室实施手术,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患者因车祸事故等意外受伤或者是其他原因长时间遭受痛苦折磨,大部分患者损伤部位的疼痛难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会使产生剧烈的心理波动。因此我们要耐心地疏导和解释,予以患者诚挚的安慰和鼓励,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我们与麻醉师合作核对各项内容,尽量不要过多搬动患者,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加重脊髓的损伤,可以把卧有患者的平车与手术床平行紧贴放置,牢牢踩住刹车,与麻醉师合作在推车上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随后在手术床上安置好弓形俯卧架子、膝垫以及头圈、足垫等,上面铺好台布、软垫,预防患者的皮肤直接和垫子紧贴。在麻醉有效平稳后,多人协作搬运患者,麻醉师站在床头留心气管插管是否移位,一护理人员保护静脉通路,另一护理人员在手术床的一侧接应,另设三人分别站在平车头、平车中间一侧和平车尾,第一人双手分别置患者头、背部;第二人双手置患者身体下托扶腰骶部,第三人双手扶持患者双下肢,维持脊柱水平位置,将患者翻转180°,让患者平稳俯卧在铺好俯卧架子的手术床上待手术。

1.3.2手术过程护理配合:首先清点手术使用的器械例如针、刀片、敷料等。按照常规消毒铺巾后递组织钳夹取碘伏纱块消毒皮肤。依次递自动牵开器、骨刀、大刮匙刮、椎板咬骨钳或鹰嘴咬骨钳、高频电刀或双极电凝以及明胶海绵等以手术中应用。手术完毕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刀片和脑棉片等器械,并与术前清点数核对,确保各类器械物品准确无误。开始递大圆针7号丝线以便缝合腰脊筋膜,缝合腰脊筋膜后再次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刀片和脑棉片等物,并与术前清点数核对,确保各类器械物品准确无误。再递组织钳夹取碘伏纱块消毒皮肤后递大圆针1号丝线用以间断缝合皮下组织,最后递三角针1号丝线用以间断缝合皮肤,缝合完毕递组织钳夹碘伏纱块再消毒皮肤一遍,纱布棉垫覆盖手术切口。

1.3.3导管的护理:胸腰椎疾病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应安置俯卧位时务必使患者胸腹部悬空,以便保持膈肌呼吸动作不受体位任何限制[3]。由于胸腰疾病俯卧位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头面部和会阴部插有多种导管,我们要将各种管道安置好以免翻身时滑出。患者由平卧位翻转为俯卧位时,动作要轻柔,搬运患者时用力协调一致,确保患者身体始终置于一条直线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或者血压骤然升高以及颈椎脱位等严重意外事件的发生。患者在变换体位实施手术至手术结束翻身前和翻身后均应妥善固定各种导管,避免打折、扭曲和脱落,并检查各管道通畅情况。手术过程确保患者正常体温,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加上手术室室温过低,或者补充大量液体等都可导致患者体温下降而发生寒战。我们可以应用热水袋给予患者保暖,也可应用照射保暖或者保温毯等。

1.3.4手术后回病房护理:在患者术后取俯卧位时需注意患者体位摆放需保持水平,缓解脊髓与神经的损伤;患者头部需前倾且保持固定,并于其腋下加放软垫以避免损伤其臂丛神经;在患者髂部及胸部加用大软垫以保护患者的呼吸运动,避免其呼吸过程中压迫腹部情况出现;保护患者的关节以防止神经损伤或褥疮出现。

1.4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利用Cobb角度评价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高度及椎管站位率以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分析患者术后腰痛及背疼并发症发生情况[4]。

1.5统计学分析:将文中统检测记录所得数据采用SPSS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进行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差异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患者治疗前后胸腰椎情况:经研究资料显示,患者在术后进过护理干预其俯卧位,其脊椎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随访过程中的康复情况:随访资料显示,56例(占65.12%)患者具有独立生活能力,7例(占8.14%)出现背痛情况,13例(占15.12%)出现腰痛情况。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脊椎情况比较()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脊椎情况比较()

注: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Cobb角(°) 椎体高度比(mm) 椎管占位率(%)治疗前 86 22.74±7.31 35.79±11.28 43.56±12.67治疗后 86 13.76±1.46 89.30±25.84 19.38±4.89 t、χ2值 4.31 6.45 12.84

3 讨 论

胸腰椎疾病主要是由外力作用而引发胸腰椎骨出现骨折等现象,其在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直接马尾神经及脊髓出现损伤情况[5]。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段,其中主要方式为前路、后路及前后路相联合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在采用后路手术的过程中安全性及操作性都优于前路手术法,所以在针对耐受性不佳的患者多采用后路手术以恢复其胸腰椎骨折部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预后难度大,患者需采用俯卧位以加大其预后过程中的不适感和护理难度。

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脊椎肢体摆放及呼吸作用问题的解决。经文中研究资料显示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其俯卧位,其脊椎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后Cobb角、椎体高度及椎管占位率及胸腰椎恢复较好[6]。证实护理人员在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取俯卧位,及手术后保持取俯卧位休养很重要,不断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加强患者的主动配合度,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大多数患者由于术后麻醉效果的影响而难以控制其自主感觉,在身体扭转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损伤脊髓情况。我们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应用的支架及软垫,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压伤情况。同时由于患者的胸腰椎手术多由于其出现爆裂性骨折情况,患者脊椎出现不稳定及椎管占位情况,其护理过程中需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改善工作。患者在手术后取俯卧位情况下需保持静养,尽量避免因移动而出现椎管错位情况。

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具体情况进行随访调查,其研究资料显示56例(占65.12%)患者具有独立生活能力,证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且其在护理人员的干预前提下恢复情况较佳。同时调查资料中出现7例(占8.14%)背痛情况,13例(占15.12%)腰痛情况,说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情况,在手术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并发症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本研究观察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在随访过程中未取得明显改善,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综上所述,胸腰椎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的预后干预,才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的同时提高其治疗有效率。

[1]李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795-3796.

[2]余坤民.经后路不同减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39-40.

[3]刘军,李雄波.钉棒系统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5例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6):448-450.

[4]彭炼君.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腰椎手术俯卧位摆放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2):412-414.

[5]沈文革.后路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6):820-822.

[6]王荣强.胸椎骨折的前、后路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09-110.

R473.6

B

1671-8194(2015)012-0205-02

猜你喜欢

后路腰椎情况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特殊情况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