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致快速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2015-10-21陈大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快速性小剂量胺碘酮

陈大国

(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卫生院内科,山东 东平 271513)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致快速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陈大国

(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卫生院内科,山东 东平 271513)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冠心病致快速性房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冠心病致快速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组)32例,小剂量胺碘酮(对照组)2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24 h心电图总有效率79.7%,明显高于对照组69.65%(P<0.05)。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性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致房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二者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小剂量胺碘酮相比,前者可更好地快速性房颤的发生和明显缓解快速性房颤相关的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

稳心颗粒;胺碘酮;冠心病;房颤观察

房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据统计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0.77%,房颤后可使脑卒中患病率较窦性心律时增高6倍左右,且易复发,应积极治疗,尽量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正常成人进行24 h心电图检测,房颤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有快速性或缓慢性房颤发生。各种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均可使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房颤。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也能诱发房颤。常见于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患者。既往观点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房颤可以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少数患者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国内学者魏仁敏等研究发现P波离散度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可以作为抗心律失常筛选和评价,本研究证实,阵发性房颤P波离散度缩短后,其房颤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反之检测P波离散度可作为预测房颤发生的心电学指标[1]。老年人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理因素易发生心肌缺血,导致心房肌电活动的非均质程度加重,使不同部位心房肌电活动的空间向量及弥散差异性更显著,造成最大P波时限延长,P波离散度增加,因此P波离散度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标志,是引起房颤电生理学基础[2]。长期频发房颤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早搏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中发现60例根据临床状况决定治疗的房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组32例,小剂量胺碘酮单独治疗组28例,并进行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确诊发现冠心病致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45±5)岁,单独小剂量胺碘酮对照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45±5)岁。入选标准: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学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业组的报告符合冠心病诊断并由于冠心病致房颤的诊断,并伴有与房颤相关的心悸、心烦、乏力等症状。所有患者排除药物、大量饮酒、烟、咖啡、情绪激动等引起的房颤,无碘过敏者、无严重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伴晕厥者、无起搏器保护的严重窦房结功能异常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应用稳心颗粒及胺碘酮禁忌证,亦无肝肾损害。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本研究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5克/次,每天3次,饭后服用,同时胺碘酮0.20克/次,每天3次,3 d后0.20克/次,每天2次,1周后0.20克/次,每天1次维持治疗,饭后服用。对照组胺碘酮0.20克/次,每天3次,3 d后0.20克/次,每天2次,1周后0.20克/次,每天1次维持治疗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停用其他任何抗心律失常中药或西药。

1.3观察指标:每天观察早搏频率、心率、血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于4周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肺功能、胸部X线片和甲状腺功能及眼科检查。

1.4疗效判定标准:遵照1998年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照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明显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房颤发作消失或转为偶发>8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或减轻,24 h动态心电图房颤发作减少50%~85%;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甚至加重,24 h动态心电图房颤发作减少<50%或无变化,甚至加重。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房颤发作次数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房颤发作次数减少改善情况

2.2治疗组心悸减轻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悸减轻情况比较

2.3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发现引起呕吐2例,引起窦性心动过缓1例,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对照组发现恶心1例,引起窦性心动过缓2例,引起QT间期延长1例,均未发现低血压、房室阻滞、肺纤维化患者,其他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血分析、尿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甲状腺功能及眼科均未见异常。

3 讨 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缺血性心肌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伴有心律失常者预后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型属于中医学“真心通”、“厥心痛”、“胸痹”的范畴,现在多以“胸痹”、“心痛”称之。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分为气滞血瘀型、痰浊阻塞型、阴寒凝滞型、气阴两虚型、阳气虚衰型。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引起钙离子超载与触发活动,引起离子通道及离子流改变,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病理生理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发生。房颤属于中医学“心悸、恒仲、惊悸”范畴,其位在于心,主血脉,主神志,故心情内伤,寒邪凝滞等,气阴两虚,脉络淤阻是心律失常根本原因。诱因主要由于患者年老体衰、饮食失常所致。目前中医治疗房颤疗效确切,不仅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患者整体功能,长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改善生活质量及用药疗效方面优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稳心颗粒是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能有效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的中成药[3]。稳心颗粒借鉴“古方心动悸,肺结代,甘草汤”主治之旨,以调节机体气血益气宁心,活血通脉,虚实兼顾,复方中党参甘平入脾经,功能同人参,能补中益气,安精神,止惊悸,而药力比人参柔和,润而不燥,故选为君药。黄精甘平,补脾气而润心肺,辅助党参,益气以生血,故为臣药。气血不足而血瘀,气必随之而滞,故以甘松的甘温,开郁散滞,舒理肝脾之气,气行则血行,更兼使君臣药补而不滞,故在复方中作为使药。全方药仅五味,君臣佐使配伍周匝,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祛瘀、定悸安神之功。益气所以生血,气血充盈则脉道通畅,故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祛瘀、定悸安神,则“心悸”自宁[4]。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证明,其配方中有堂参中菊糖和多种氨基酸,有抵抗缺氧作用和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能增强造血功能,使白红细胞增加,还可使血红蛋白增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心肌功能,并具有补中益气,安神止悸;黄精补脾气而滋心阴辅堂参益气以气血,能有效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同时增加心肌血液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甘松有细胞膜稳定作用,从而抗心律失常作用,对降低室性节律的抑制,抑制强于奎尼丁,具有多种挥发油,有中枢镇静作用,并兼有膜的抑制和延长心电位作用,打断折返激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有类似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效治疗多种心律失常[5];三七能够增强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保护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酶,可直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抗力,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琥珀具有强心利水、活血化瘀、镇静安神之功效。

胺碘酮是一种多种离子通道的阻滞剂,因明显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而化为Ⅲ抗心律失常药,可广泛阻断钾通道,轻度阻断钠通道和型通道,非竞争性抑制和受体。心脏电生理效应为延长各部位心脏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减低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肌、房室结和预激旁路的激动传导速度。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作用强于逆向。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并抑制房颤,抑制心房肌重构,防止心肌肥厚,可影响甲状腺代谢。并可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在转复方面并不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但对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相对安全。有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低而成为这些患者预防房颤的首先药。小剂量胺碘酮则更有效而不良反应少。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致快速性房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产生协同作用,不仅提高疗效,也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合并哮喘、严重肺心病不适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更好,联合应用优于单用,且不良反应少。

[1]魏仁敏,于海初.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平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0):709.

[2]郭继鸿.P波离散度[J].临床心电学杂志,1999,8(3):189-192.

[3]陈贵延.最新国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20-224.

[4]郭继鸿.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129.

[5]邢开宽,余平,张桂云.应重视心血管病患者静息心率变化[J].中国医刊,2011,46(3):7.

R256.2

B

1671-8194(2015)012-0188-02

猜你喜欢

快速性小剂量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四种坐标系下的多电平SVPWM快速性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