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伟肖卫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丹红肺栓塞肝素

夏 伟肖 卫魏 涵

(1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湖北 荆州 434000;2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夏 伟1肖 卫1魏 涵2

(1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湖北 荆州 434000;2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华法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痊愈15例,占62.5%;显效6例,占25%;有效2例,占8.3%,治疗总有效率为95.8%;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痊愈11例,占45.8%;显效6例,占25%;有效3例,占12.5%;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肺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低分子肝素;丹红注射液;肺栓塞;临床治疗效果

肺栓塞是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主要是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者分支造成的,是一种肺循环障碍[1]。我院收治48例肺栓塞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8例病例均为我院收治肺栓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18~75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0~78岁。诊断标准:①患者体内D-二聚体升高,血气分析低氧血症;②患者存在制动、手术、肿瘤和瘫痪等危险因素;③胸部CT肺动脉造影见肺动脉阻塞或者部分充盈缺损;④不明原因造成的呼吸困难、咳血、休克、胸痛和昏厥;⑤心电图显示SIQIIITIII,窦性心动过速,STV1~V4下移。

1.2方法

1.2.1观察组治疗:治疗前,确定两组患者均无溶栓禁忌,立即给予患者2万U/kg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给予患者2次50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时间为7 d,同时给予患者20 mL丹红注射液加入250 mL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1次,连续注射14 d。

1.2.2对照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每天注射2次50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时间为7 d。在第1天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时,两组患者均可加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初始加用剂量为每天2.5 mg,治疗中可根据INR对剂量进行调整。

1.3疗效判定[2]:观察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情况,以CT肺动脉造影和血气分析作为判断标准。①治愈:患者接受治疗后,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血气分析正常,CT动脉造影血栓消失;②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减轻,CT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内血栓或者缺损段减少,超过75%,动脉血氧分压也超过75%;③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动脉血氧分压上升,CT肺动脉造影显示,患者肺动脉内血栓或者缺损段减少,减少范围在50%~75%;④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未出现明显上升现象,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内血栓或者缺损肺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产生的治疗效果,见表1。根据表1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肺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项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抗凝治疗,实现抗凝治疗,可对患者血栓的继续形成进行有效阻断,加速患者血栓溶解,减少患者肺栓塞复发增加的病死率。低分子肝素是一项衍生片段,相对于普通肝素来说,具有抗Ⅹa因子强和半衰期长的提点,但是抗Ⅱa因子较弱,可有效抑制与血小板结合的Ⅹa因子。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花和丹参,丹参可对微血管口径进行扩张,降低患者体内血管阻力和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改善微循环,对氨基自由酸进行清除。而红花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可明显对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流变指标,对血液循环障碍进行纠正,具有良好的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肺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凝血酶活性的特点,并且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激活物,在促进血栓溶释和阻止血栓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4]。

综上所述,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患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武巧月,赵立安.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8):74-75.

[2]陈羡人,张宗辉.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0):777.

[3]罗静,黄元坤,周志兵.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乳腺癌手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流变异常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3,25(6):910-912.

[4]胡寒黎,胡小杰.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0):108-109.

R563.5

B

1671-8194(2015)012-0068-01

猜你喜欢

丹红肺栓塞肝素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