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陈老铁
2015-10-21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
文/《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詹国枢
我读陈老铁
文/《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
陈老铁
当今中国画坛,陈老铁极富个性。看他的画,先将题款蒙上,只一眼望去,便知这是老铁作品!且看那一片片大红,红得扎眼,红得怒放,红得让你心绪不宁!再看那一条条墨黑,黑得沉着,黑得粗壮,黑得让你心惊肉跳!
这就是陈老铁!细观其画,必有大红,亦有墨黑。然而,只此二色,单调矣,草率矣。再细细看去,大红墨黑之中,一枝一枝树干丫叉之后,或坐,或立,忽隐,忽现,分明露出一个一个女子面庞,姣好,妩媚,圆润,清秀!这就让你不由得不浮想联翩了。为何树干如此粗壮、如此墨黑?为何树干背后,一片晕红之中,躲藏着这么些一个一个水灵灵的女子?这是哪个年代,说的什么场景,女子们在做些什么?
没有看懂?没看懂不要紧。你再细细把玩,静静体味!那红,那黑,那女子,活脱脱展现出一股浓烈的中国风格,东方味道!这风格,这味道,只有传承千年的中国画中才有,只有独具个性的老铁画中才有!观画者只消起眼一望,必会受到冲击,受到震撼,心灵深处,仿佛“咯噔”一下,被轻轻地、无形地、酥酥地撩拨到了痒处!有人甚至会轻轻地感叹一声,好呀,过瘾,舒服!
以上描绘,不过是笔者欣赏陈老铁“树上系列”绘画时的些许感悟。陈老铁的画,自然远不止“树上系列”,但不管他画的农家村姑啦、东北民俗啦、宫廷生活啦,其着色落墨,行笔用势,必有一股鲜活浓烈之气,溢满笔端,活脱脱扑面而来!
这就难怪不过短短二三十年间,这位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的学生,如今已然成为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巨匠,乃至2013、2014两年,老铁曾连续入选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中国十大国宝级艺术大师》排行榜!
说来也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有幸与陈老铁相识并共事,看着他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成长,进步,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兴奋且衷心祝贺。有时又不禁想,中国画家,成千上万,与老铁同时期毕业者,亦大有人在,为何单单老铁能够独步一时,取得如此神速之进步呢?
探其成功奥秘,愚以为有三。
其一,善独创。
1982年,陈老铁从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不甘默默无闻了此一生的他,脑子里整天琢磨着如何实现事业突破。他深知,要想突破,必须独创!倘若没有个性,即使苦修苦练,最终号称李可染徐悲鸿吴冠中第二,那又算得了什么,能有多大的出息?顶多顶多,也只算是一传统文化的模仿者吧。有鉴于此,他下意识地在作品中极力打破国画传统,彰显独特个性:结构,常常以大黑线条为支撑;色彩,每每以大红原色为基调;人物,几乎以浑圆脸庞为轮廓……为彰显个性,他甚至在前期作品中,把人物没来由地统统放到树上,将其命名为《树上系列》!
行走于极端,必趋于极致。个性不断突破,终能见到成效。陈老铁的作品,在行内渐渐有了越来越独具个性的特质,其“辩识率”越来越高。有学者评价,如果说李可染开创了黑满空灵的李家山水,傅抱石开创了随意的抱石皴的话,陈老铁则开创了大气且富有张力的水墨样式。当今中国画坛,成千上万国画作品中,不管谁人,起眼一望,都能分得出哪一幅是陈老铁作品,其鲜明个性,跃然纸上!
其二,有根基。
光有突破,显然不够。如果有突破而无根基,胡涂乱抹,看不到文化传承,那么,你这突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能是形单影只,找不到皈依。陈老铁说,在中国,最有根基也最为世界所认同的绘画样式,就是国画!这是传承祖先几千年血脉的东西,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东西。所以,要成为有出息的画家,就得把中国画的精髓吃透、钻深、用活,在作品中鲜明地呈现出来。
正基于此,陈老铁既立足于中西结合,认真吸收西方艺术大师如凡高、波洛克、德库宁等的艺术精髓,又对中国画下了极深功夫,早在中央美院国画系接受专业基本功训练时,他便苦练速写素描基本功,并向李可染大师学习书法和山水画。对于八大山人、吴昌硕、黄宾虹等在中国画坛留下深深足迹的大师,他更是打心眼里佩服崇拜且细细研究琢磨,力求取其精华而用之。
看陈老铁的画,无论表里,均与传统国画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材质,用的是中国宣纸;工具,用的是中国毛笔;颜料,用的是中国墨和国画颜色。画中那一根根粗黑的线条,是用大号毛笔横扫而成。那一团团灵动润湿的红色色块,是用国画颜料濡染浸润而成。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农家女和宫女面庞,是用毛笔狼毫细细勾勒而成……陈老铁非常强调作品的“书写性”,即,每一作品,其点、其线、其面,其笔势的起、承、转、合,都像对待书法一样,从容落笔,小心着墨,处处可见中国传统书法的痕迹和韵味!
其三,重学术。
陈老铁深知,在当今声色浮躁之世,要想单打独斗,毕竟影响有限,孤掌难鸣。所以,早在1994年,他就与龙瑞、刘骁纯、杨刚等志同道合的画家一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届张力实验水墨展”。十位画家充满个性与张力的表现主义水墨画,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撼和视觉冲击,一时间,给中国画坛吹来一股强劲的革新之风,业界内外,好评如潮!自那以后,每隔数年,老铁和这些画家就要联手组织“张力实验水墨画展”,积以时日,张力实验水墨流派逐渐成型且蔚成风气,为中国水墨画树起了一面革故创新的猎猎大旗。
为在更广阔领域推介作品,与观众沟通,陈老铁遵循市场规律,广交朋友,深度耕耘,在北京、上海、济南、武汉等城市先后开办了多家“陈老铁美术馆”,既陈列作品,又培训讲学,不但扩大了个人影响,也传播了水墨文化。其作品长年在各美术馆展出,并不断有新品更迭,逐渐在全国培养出一大批忠实的老铁粉丝。
陈老铁在中国画坛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他迈向艺术巨匠的步伐,走得愈加稳健。作为老铁的朋友和当年同事,笔者发自内心地祝贺老铁取得如此卓著的艺术成就。我相信,他会沿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走下去,走得更加沉稳,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