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踪的先生

2015-10-20裴文兵

三月三 2015年10期
关键词:陆先生庐江县泾县

裴文兵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泾县昌桥村里,有位教书先生叫叶宗明,天天教村中的子弟读书,日子过得倒也无忧无虑。

这天,叶宗明教完了一天的书,没有像往常一样小酌几杯,而是急匆匆地来到了邻居刘三栓的家中。刘三栓十五岁的儿子刘纪槐,在叶宗明的私塾里读书,一直很用功。

闲扯了几句后,叶宗明把话题一转:“三栓,你儿子读书很上进,而我的学问有限,他若是一直在我的私塾里读书,肯定会耽误他的前程。这样吧,镇上有位教书的陆先生,学问比我高,一定能教你儿子读好书,明天你就让你儿子去陆先生那儿读书吧!”

刘三栓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因此,他一向对叶宗明很敬重。当下,他笑了笑,道:“叶先生,在我眼里,您的学问高得不能再高了,您可不能不教我儿子读书啊!我才不让我儿子去陆先生那儿读书呢!”

叶宗明急了,脸红脖子粗地继续劝说起来。可刘三栓铁了心,就是不肯答应让儿子另择先生,叶宗明只得失望地回家去了。村里还有其他几户人家的孩子,也在叶宗明的私塾里读书,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叶宗明也去劝说那几户人家,将孩子送到陆先生那儿读书。可那些人家和刘三栓一样,仍然天天让孩子们去叶宗明的私塾。

半个月后的一天上午,刘纪槐又早早来到叶宗明的私塾,见大门紧锁,等了好大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开门,只好转身回到了家中。刘三栓听儿子说完此事后推测:叶宗明肯定领着全家人出村走亲戚去了,最多两天便能回家。可谁知,一连过了半个多月,叶家人一个也不见踪影,刘三栓这才意识到,叶家肯定是搬到外地去了。但他感到很奇怪,为何叶家人在搬家之前没有吐露一点风声,更没有同村里人告别?在昌桥村里好端端地住着,叶家为何要搬家?叶家究竟搬去了哪里?

刘三栓怎么也想不明白,而刘纪槐天天吵着要读书,他只得把刘纪槐送到了八里外的镇上,让刘纪槐在叶宗明介绍的那位陆先生的私塾里读书。

寒来暑往,一转眼,刘纪槐在陆先生的私塾里读了三年书,在这三年时间里,叶宗明一次也没回过昌桥村。刘三栓天天等着叶家搬回昌桥村,好让儿子继续跟着叶宗明读书。

一天下午,刘纪槐在陆先生的私塾里学习的时候,无意中一抬头,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从窗前一闪而过。那个人穿着很破旧,刘纪槐揉揉眼睛,正准备细看,那人已经闪进了陆家的大门。

不知不觉,散学的时间到了,陆先生走进私塾,一反常态地对刘纪槐说,他要送刘纪槐回家,并有要事要同刘三栓商谈。

两人一路紧走,赶到了昌桥村。进了刘家的大门,陆先生将刘三栓拉到一旁,轻声道:“三栓,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让纪槐去我的私塾读书了!”

刘三栓大吃一惊:“陆先生,难道我儿子太调皮,在您的私塾里闯了祸,因此您才不肯让他继续在您的私塾里读书?”

陆先生连连摆手:“纪槐并没有闯祸,我不让他继续在我的私塾里读书,是因为他是块读书的料,而我才学疏浅,不能耽误了他的学业。县城里有位姓秦的教书先生,学识渊博,他开了家学馆,你送纪槐去那里读书吧。”

刘三栓哪里肯让儿子去县城里读书?在他的眼里,陆先生的学问高不可测,而且待人和善。于是,他当场拒绝了陆先生的劝说。陆先生只得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可直至半夜,他也没能说服刘三栓,只得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镇上。

第二天上午,刘纪槐像平常一样赶到了陆先生的私塾,却见私塾大门紧闭。陆家人告诉他说,陆先生外出云游去了,不知去向,他的私塾不再开了,刘纪槐只得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昌桥村。

听儿子说陆先生也失踪了,刘三栓疑惑不解:陆先生究竟去了哪里?他为什么要外出云游,难道是为了不让我的儿子继续在他的私塾里读书?唉,这简直与叶宗明当初的做法一模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三栓想了一天,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他总算想起了陆先生昨夜反复说过的话,于是他便将儿子送到了县城秦先生的学馆。

刘纪槐吃住在学馆里,日夜读书习文,秦先生对他很是喜爱。一个月后,陆先生总算回到了家中,重新开起了私塾,而叶宗明依然不见踪影。

一年后,刘纪槐考中了秀才,再后来,他考中了举人,接着,他赴京赶考,考中了榜眼,得了功名,被朝廷委派到距离泾县有四百多里路程的庐江县担任知县一职。

忙完公务之余,刘纪槐常常想起叶宗明,算一算,两人竟有八年之久未曾见面了。

上任半年后的一天下午,刘纪槐换上便服,独自一人出了县衙去体察民情。穿街走巷之际,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循着香味寻去。

香味是从一家饺子铺里飘出来的。刘纪槐走进铺子,点了一盘饺子。不一会儿,饺子铺老板程掌柜将一盘煮好的饺子端到了他的面前。刘纪槐一边吃着,一边与程掌柜聊了起来。聊着聊着,程掌柜忽然道:“客官,您是泾县人吧?”

刘纪槐惊诧道:“程掌柜,你咋知道我是泾县人?”

程掌柜回答道:“我从您的口音里听出来了,您是泾县人。”

刘纪槐更加感到奇怪了:“程掌柜,庐江县距离泾县有四百多里的路程,难道你去过泾县,因此听得出泾县的口音?”

程掌柜摇了摇头:“我没去过泾县,但我的铺子里曾有一位来自泾县的伙计,操着一口泾县口音,因此,您刚一开口说话,我就发现您与他的口音相同,肯定是泾县人!”

刘纪槐点了点头,随口问道:“隔着那么远的路程,那位伙计为何来到你的铺子找活干?”

程掌柜叹了一口气,道:“唉,原本我也感到很奇怪,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有苦衷的……”

八年多前的一天,一位操着泾县口音的汉子,领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庐江县县城,在程掌柜的饺子铺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租了几间房子安顿下来。那汉子在家中开了私塾,准备以教书为生,可因为他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街坊邻居们都不信任他,不愿意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他的私塾读书,日子一长,那汉子花光了积蓄,日子顿时困顿起来。汉子没了法子,只得放弃了以教书为生的打算,四处找活干,可因为他没做过粗活,身子骨又瘦弱,所以没人愿意雇他干活,他竟差点沦落为乞丐。一天,汉子来到了程掌柜的饺子铺找活儿,程掌柜见他为人实在,便让他在铺子里做了伙计。程掌柜对汉子离乡背井来庐江县谋生一事,一直感到很奇怪,他询问过多次,可汉子始终不肯说出实情。直到有一天,汉子喝醉了酒,才说出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原来,汉子原本是一位教书先生,一直在泾县乡下的一个村庄里教书,可他学识不高,所教的学生至多只考中了秀才。八年多前,他发现一位邻居的孩子非常聪慧,读书非常用功,他认为,那个孩子如果能在学识高的先生的教导下读书,一定会大有前途。为了让那孩子师从当地镇上的一位学识较高的教书先生,那汉子在一天夜里,举家离开了那座村庄,一路辗转来到了庐江县。五年多前的一天,那汉子算了算,觉得那位学识较高的教书先生已经将全部的才学传授给了那个孩子,于是,他悄悄地回了一趟泾县,劝说那位学识较高的教书先生想方设法让那孩子师从学识更高的教书先生……半年前,那汉子和一家老小,离开了庐江县……

刘纪槐听到这里,心里突然一紧,颤着声音问程掌柜:“那汉子叫什么名字?”

程掌柜道:“他叫叶宗明。”

刘纪槐一呆,然后喃喃道:“果然是他!叶先生,如今您身在何方啊……”

回到县衙,刘纪槐一夜无眠,不知该去哪里才能找到叶宗明。

一个月后的一天,刘三栓忽然来到了庐江县县衙看望儿子。刘三栓告诉儿子,半年多前,叶宗明一家回到了昌桥村,重新当起了教书先生。刘纪槐一阵高兴,忙把叶宗明来到庐江县的原因和经历说给父亲听。刘三栓顿时感叹不已。

刘纪槐打算回泾县看望叶宗明,可他身为知县,一时之间哪里能离开庐江县?等他有了闲暇,向上面告了假,动身往泾县赶时,日子已是一年之后了。

这天,刘纪槐终于回到了昌桥村。可刚进村口,他便被邻居告知,叶宗明因为发现村里的另一个孩子是块读书的好料,所以于十天前的夜里,再次悄悄地离开了昌桥村……

(发稿编辑/苏   朝   插图/卢仲坚)

猜你喜欢

陆先生庐江县泾县
小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遇见你,是生命中最好的事
遇见你,是生命中最好的事
陆先生
我亲爱的陆先生
男子信用卡诈骗10万余元还不上钱玩“躲猫猫”
泾县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的思考
金牛山上“春笋”绿:记庐江县金牛小学关工委副主任吴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