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国学生遭遇中国教育
2015-10-20综文
综文
近期,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录制并播放的一部3集纪录片引发了很大争议。该纪录片以“真人秀”的方式,记录了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学校带班上课的过程。因为中英两国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期间冲突与矛盾不断,媒体称尽管中国教师在英国“水土不服”,但也“让英国学生尝到了中国教师的厉害”。
回放:英国孩子和中国老师分别遭遇了什么
2014年2月,英国教育部副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率团访问上海,回国后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表示,英国的学校需要一堂中国课。此后,英国派出60名教师赴中国学习数学教法,并邀请60名中国数学教师到英国访问,上海的教辅资料《一课一练》也“出口”到了英国。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英国广播公司(BBC)录制了这档纪录片,并称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教育实验。该记录片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公开大学联合执行。波亨特学校是被项目方精挑细选出来的英国顶级公立学校。5名中国老师也是被项目方精挑细选出来的。参与实验的50名十三四岁的英国学生则是校方专门安排的。
在纪录片录制的4个星期里,参与实验的50名学生必须接受中式教育: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要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每周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以记笔记为主;要做课间眼保健操和集体锻炼身体,并要负责打扫教室。
课堂上,中国教师完全按照国内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让很多英国学生感到吃不消。15岁的英国女生兰斯基参加了此次实验,她说,在中国老师的教育下,学生像是机器人,觉得很难适应,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
英国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议并参与小组互动,以提高自己的技能。但在中国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到的就是如何快速记笔记,并听老师一个人给他们“布道”,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兰斯基说,中国老师认为他们就应该像海绵一样,不知疲倦地吸收所有的知识。
英国学生还反映,中国老师会让他们回答根本不懂的问题,让他们觉得非常不自然、压力很大,因为回答问题时所有同学都会看着被提问者。
面对英国学生,参与实验的中国老师刚开始也很“抓狂”。课堂上,很多英国学生在聊天、吃东西,甚至化妆,而上课的老师只能强忍怒火,并提高讲课音量。参与实验的一位老师说,在国内的课堂,不太需要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学生都很守纪律,但在英国学校上课则非常具有挑战性。
中国教师也肯定了英国学生的优点,比如英国学生更强调个性。参与实验的一名教师说:“在演讲比赛中,英国的孩子个个都激情澎湃,连肢体语言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且他们的视野开阔,演讲能切中要点。”
观察:不能脱离两国的文化背景
要探讨中英两国教育的差异,不能脱离两国的文化背景。
上海教辅资料《一课一练》“出口”到英国,可算是“文化输出”的一个例子。但该教辅书要在英国使用,除了语言要翻译成英语,还必须尊重英国的文化观念,因此一些地方进行了改动。比如教辅里有“找一找,连一连”的题目,让学生将上下两排各五种东西对应连线,中国版“小鸟”对应的是“笼子”,而英文版则换成了“大树”。专家解释,这是考虑到文化差异,英国文化中“小鸟是不可以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是自由自在的”,这体现了英国人尊重大自然的意识。
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指出,中英两国相距万里,人种不同,国情不同,文化基础和信仰也不同,可以说,中英两国的差异远远大于、多于共同元素,在不去讨论各方面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的情况下,空论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意义和教学结果等,都如同水上的草,漂浮而脆弱,既缺少说服力又不能令人信服。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文化和教育制度方面差别巨大。一个是涉及它的基本制度和准则,如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按照学生分数来排名等,这些在西方是不允许的;另一个是关于教师问题,学生如果学习12个小时,教师比学生分摊的时间更长,这在国外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国外有强大的教师工会来保障教师的权益,他们对教师权益的维护力度是很大的。所以,中国的教育方式不是西方想学就能学的,这涉及西方的一些准则和规范。
对于英国学生的“散漫”,参与实验的一位教师认为应该从英国的福利制度方面找原因。该教师表示,如果英国政府削减福利,那就会迫使人们去上班,这将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她认为,目前这些学生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从政府那儿拿到福利,所以他们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从而自由散漫,不刻苦学习。而中国学生知道,他们必须努力学习,今后才能挣钱养家糊口。
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持不同看法,他认为,无论把英国学生的散漫归因于他们的福利制度,还是把中国学生的高分归结于尊师重教,都是不够科学的。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把中国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拿到英国,或者把英国的教育简单照搬到中国,都会遭遇水土不服。
思考:重在相互借鉴,不在孰优孰劣
对于此事,国内许多讨论都局限于中英两国教育孰优孰劣上,有的媒体用“中英教育哪家强?”“中国教师到英国支教,骂哭英国学生”等作为标题,似乎以此找回了一丝自豪感,着实“让英国孩子尝到了中国教育的厉害”。
可是,当国内舆论沉陷于讨论两国教育的优劣问题时,英国方面其实已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英国名校长协会(HMC)主席克里斯·金对媒体表示,他并不认为这个纪录片会给中英教育体系带来太大的变化,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比如:会让一些中国老师有所变化,减少追求整齐统一性,更偏向于个性化教学;对于英国教师而言,也许在此之后对学生的要求会更高,对学生的期望也会变得更高。
确实,我们不应只把关注点放在两国教育一决高低这一个层面上,而应往相互交流、借鉴、促进等方面作出更多的思考。毋庸讳言,我国的教育存在诸多不足,讲求权威和服从,学生不可以质疑老师,必须听从老师的说教;西方文化则注重自由表达,学生不但可以大胆质疑老师,而且老师和家长也非常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和批判。正因如此,西方中小学生自由散漫,考试成绩不如我国同辈人,但他们上大学后,在学术上的成就却往往更高,这也许仰赖他们从小培养的批判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此,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我国教育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教育的差异,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教育的优势不是死记硬背和纪律管束,而应是因材施教、合作学习、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等经典有效的教育智慧,而国外开创的“大作业”“车库实验室”“社会服务”“导师制”等教育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注:此次实验后,英国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但仍会引发像纪录片中英国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很难行得通。因此,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上的鸿沟,才是应持的理性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新民网)(责编 欧金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