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CT检测评估其疗效的应用价值
2015-10-20曾瑞敏黄友翰
曾瑞敏,黄友翰
1.苍南县人民医院,浙江 苍南 325800;2.苍南县中医院,浙江 苍南 325800
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CT检测评估其疗效的应用价值
曾瑞敏1,黄友翰2
1.苍南县人民医院,浙江 苍南 325800;2.苍南县中医院,浙江 苍南 325800
目的:研究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占椎管面积比值对中医综合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其CT表现,根据突出物所占椎管面积大小分为Ⅰ、Ⅱ、Ⅲ度3个等级,分析3个等级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直腿抬高试验(SLR)及腰部活动度(LMA)等指标变化。结果:随着突出物所占椎管面积程增大,患者VAS、SLR值增加(P<0.05),JOA、LMA值减小(P< 0.05),提示患者突出物所占椎管面积大,病情逐渐加重。治疗后Ⅰ~Ⅱ度患者VAS、JOA、SLR、LMA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Ⅲ度患者VAS值也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突出物面积越小,其疗效越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CT;腰椎间盘突出物;椎管面积;中医综合疗法
腰间盘突出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均有极大不良影响,其治疗方式众多,可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大部分。手术治疗恢复期长、费用高,故应用较少。而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等保守治疗方式,也可让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1]。CT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医学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撑,以往医生对椎间盘突出物的大小采取目测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影响观察结果[2]。故本文观察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占椎管面积比值对中医综合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满足《中医骨伤科学》[3]诊断标准,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部慢性损伤史,CT扫描、MRI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标准[4],分为风寒湿困型、肝肾亏损型、气滞血瘀型。
1.3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120例腰椎间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0例,女40例,年龄18~58岁,平均(42.51±5.20)岁;风寒湿困型25例,肝肾亏损型39例,气滞血瘀型56例。CT检查:使用日本产岛津7800螺旋CT全身CT机,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扫描L3/4、L4/5、L5/S13个椎间隙,每个椎间隙扫描3个断面。将上述患者根据CT检查突出物所占椎管面积大小分为Ⅰ度、Ⅱ度、Ⅲ度3个组别,Ⅰ度46例,Ⅱ度50例,Ⅲ度24例。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离子导入 在患者腰部和患肢疼痛处贴骨友灵(沈阳市长青制药厂),后用导入治疗仪(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制造)贴于喷药处进行治疗,每周3次,每次30m in,共治疗2周。
2.2 中药治疗 根据证型给予不同治疗方案。①风寒湿困型:治以温经通络止痛,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为主。处方:杜仲、牛膝、细辛、茯苓、秦艽、桑寄生、桂心、芍药、甘草、人参、当归、干地黄各6 g,独活8 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②肝肾亏虚型:偏阳虚者治以温肾壮阳为主,予金匮肾气丸(赤峰天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治疗,每次1丸,每天2次;偏阴虚型治以滋阴补肾为主,予六味地黄丸(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次1丸,每天2次。③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活血止痛,予身痛逐瘀汤加味:当归尾10 g,五灵脂、川芎、桃仁、鸡血藤、香附、牛膝、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各9 g,红花、甘草各6 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所有患者均勿食辛辣、冷酸食物,7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2.3 牵引治疗 牵引体重26~30 kg,具体根据患者体重设定,将上肢吊带由后背经两腋下向上分别挂钩于床头T字架上,腰部牵引带从患者后腰部向前捆绑,同时根据患者腰围对腹部牵引带两片间隔进行调整,最后扣紧。每天1次,每次20m in,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14分;②疼痛视觉模评分(VAS)评分:0~10分,10分最痛,0分无痛;③腰部活动度(LMA)评价:腰椎前后屈伸及左右侧弯和旋转的总和,共6个方向;④双侧直腿抬高试验(SLR)角度差测定:健侧直腿抬高角度减去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的数值。
3.2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值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以腰椎JOA世界级功能评分为参照,以改善率对疗效进行判定。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100%。优:改善率75%~100%,良:改善率50%~74%,可:改善率25%~49%,差:改善率25%以下。
4.2 不同分级患者VAS、JOA、SLR、LMA值比较 见表1。随着突出物所占椎管面积程度(Ⅰ~Ⅲ度)增大,患者VAS、SLR值增加(P<0.05),JOA、LMA值减小(P<0.05),提示患者突出物所占椎管面积大,病情逐渐加重。治疗后Ⅰ~Ⅱ度患者VAS、JOA、SLR、LMA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Ⅲ度患者VAS值也较治疗前改善(P<0.05)。
表1 不同分级患者治疗前后VAS、JOA、SLR、LMA值比较±s) 分
表1 不同分级患者治疗前后VAS、JOA、SLR、LMA值比较±s) 分
与Ⅰ度比较,①P<0.05;与Ⅱ度比较,②P<0.05;与同组级治疗前比较,③P<0.05
级别Ⅰ度Ⅱ度Ⅲ度VAS评分 JOA评分 SLR(°) LMA(°)治疗前5.10±1.20 5.84±1.18①6.50±1.20②治疗后1.22±0.48③2.68±1.12③5.14±1.57③治疗前17.84±4.38 11.54±2.37①9.14±2.06②治疗后23.21±4.24③7.40±2.34③7.31±2.60治疗前45.87±15.8 50.10±12.05①54.31±11.54②治疗后8.54±4.61③20.15±3.67③51.55±11.20治疗前117.61±100.20 100.21±22.70①70.84±14.20②治疗后185.61±33.20③145.55±19.41③80.21±15.10
4.3 不同分级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Ⅰ度、Ⅱ度、Ⅲ度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65%、72.00%、25.00%,3个分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分级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论
CT、MRI等诊断技术的不断成熟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本次研究应用CT检查技术,分析腰椎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不同比值分析其和中药综合治疗疗效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当突出物占椎管面积Ⅰ度时,突出物与椎管距离较远,而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当突出物所占面积达到Ⅱ度时中央型和偏侧性两种类型的症状表现基本持平;当突出物所占达Ⅲ度时,突出物与硬膜囊越近则表示症状越严重[5]。
腰间盘突出主要因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发生退行性改变,受外力影响出现椎间盘纤维环损坏,髓核组织由破裂部突出至后方或椎管内,压迫附近脊神经导致疼痛等临床症状产生。中药内服均可活血止痛,补益肝脏,温经通督,缓解炎性反应,使炎症期时间缩短,抑制结缔组织形成,缓解瘢痕化对神经组织挤压,从而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及牵引治疗,进一步加强内服中药的治疗效果,疗效相得益彰。
从VAS评分改善情况可以看出,经过中医综合治疗后3个分度患者均显著改善(P<0.05),而突出物越小改善效果越显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Ⅰ度、Ⅱ度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Ⅲ度患者则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不同分度患者随Ⅰ~Ⅲ度变化疗效呈递减趋势,Ⅰ度患者适宜采取保守治疗,Ⅱ度患者则可先采取保守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无效则改为手术治疗,前2级度患者适合采取保守治疗的原因是突出物较小,临床表现轻,保守治疗可消除炎症、促使髓核还纳,Ⅲ度则因突出较大、压迫严重,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尽快解除病痛。因此CT扫描属于辅助检查范畴,在实际治疗中,仍应以临床表现为主,综合各因素制定治疗方案[6~7]。
综上,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可为临床中医药保守治疗提供评价依据。
[1]侯键,罗建,罗才贵,等.中医踩跷法的三维腰椎CT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8):2456-2458.
[2]柯文坤,杜区成,刘亚云,等.黄韧带退变与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形态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7):3041-3044.
[3]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8.
[4]王萍,翟昭华,李培岭,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与CT及临床相关性研究[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907-912.
[5]冯法博,孙垂国,陈仲强,等.“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7):585-592.
[6]陈金春,黄建华,黄建武,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T值与腰椎椎体CT值的相关性[J].中医正骨,2009,21(9):1-3.
[7]方勇,薛卡明.CT下椎管内侧隐窝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4):529-530.
(责任编辑:冯天保)
R681.5+3
A
0256-7415(2015)06-0111-03
10.13457/j.cnki.jncm.2015.06.053
2014-10-27
曾瑞敏(1973-),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