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何而来 现场汤池演讲整理

2015-10-20李颋

数码影像时代 2015年6期
关键词:调色倾向性婚礼

李颋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有见面的机会,我本身很少参与跟大家互动的场合,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缺少一些有态度的交流活动的平台,这也是我大部分时间不太愿意出来的原因。这次我觉得索尼、《数码影像时代》杂志,它们关注到这个行业,那么对于这个行业来讲,有这样的大厂商,和有这样的平台出现,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上,都是能够鼓励我们行业向前推进的,对这个行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所以我觉得这次跟大家见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演讲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段片子(即《新两兰之梦》)。这是我们在新西兰旅拍时一个项目中的一个宣传片,请大家观赏。

这个影片就在前不久刚制作完成,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影片中的些东西吧。

高帧摄影下不忘构图

我这部影片有几点需要介绍的。第一,大家很明显的看到了高帧的镜头。现在很多设备都开始支持高帧了,也就是高速拍摄或叫作慢动作。在拍摄这些画面的时候,虽然它拍摄的高速画面非常震撼,但你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到构图,比如背景、前景和环境的关系。高帧的镜头,还是得在构图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优势。比如说,现在需要拍摄 个女人的发丝飘动的画面。如果把整张脸全都放在画面中间,那么,当发丝在飘动的时候,反而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表现状态。所以,我要强调的是,当有机会用到支持高帧拍摄的机器时,我们还是应该冷静的去考虑如何运用好高帧这个事情。

色彩需要和谐与灵动

第二部分是色彩。你需要在拍摄时对画面中元素的颜色做个设计。比如说,在黄色的部分中,有些红色,或者其他的颜色出现,都是不错的。这实际上是你对于一部影片调子的整体设计,也就是你觉得这个影片是倾向什么方向走的。你要很冷静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在一片新西兰的黄草之间,你给主人公穿了一件亮蓝色的衣服,那么这个人必定就是这片黄草当中的 颗明珠,观众会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到这个人身上。你要关注到周围的颜色和主人公衣着颜色上的 些变化,同时也包括光线上的一些变化。另外还有调色的部分。调色并不只是说为了把颜色调得看上去像电影而调色,它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你去理解你这部影片,其中包括OS,包括配的音乐,它能不能够同向输出给观众一个相同的感受,这是很重要的。如果说你把它调成冷色调,也可以,也会有很好看的效果,但是是否和你想耍表达的一样,就需要进一步定夺了。另外一部分,从技术上来说,我看到很多调色的朋友,他们把层次压得太过了。在画面当中,如果没有出现丰富的层次感,那么这个画面看起来就会比较干,甚至可能产生脏的质感。这次,我们用到索尼的机器,在这方面表现的会更好。在调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宽容度很高,在调色上显得更加容易,同时,得益于这点,你也会更加的关注天空的颜色和人物的肤色是不是都能兼顾,暗部和明部的细节是不是都可以修饰这些问题。再部分,是关于颜色倾向性的问题。其实整个影片做完,或者是剪辑师按照导演的风格把影片剪完,配上OS后,你的颜色倾向性就已经很清晰了。实际上拍的时候,我要求我们公司所有的拍摄人员需要1OO%拍准,我不需要他在前期拍摄出他认为我需要的那个方向,因为在现场你是没有办法冷静的思考这部影片的颜色倾向性的,所以在现场只要拍准就可以了。颜色倾向是后期和导演商量出来的。只有这样,大家才有更多的余地来制作。

有始有终更显意犹未尽

关于整个影片的结构部分,我希望在一开始能够让观众有种代入感,然后,把先期的部分凸显一下,把空灵的感觉加强下。这时如果继续往下走的话,有可能会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对旋律感到疲劳,这时,我把它接入到一个旅行的状态,给人一个总是向往旅行,向往自由的感觉。然后,在影片的最后,你一定要收住,大家通常都会忽略这点。收住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通过Os,通过转折,通过音乐,通过旁白等。存看了这么长时间的影片后,我们要计观众醒一醒,提示观众,这个影片快要结束了。这样的话,这部影片存结构上才能给大家种完整感,而不是说,开头挺好,结束时就无味的淡下去了。你的开头一定要降起来,接着中间像波浪似的走一走,最后定要再隆一隆,然后再往下走,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Q观众提问

请教—下汤老师,如何沟通,引导,调动新人的情绪?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怎样能够让新人,顺着你的感觉,可以在你面前能够有很自然的表现其实在引导新人的过程当中,你不能给她一个框架,比如你不能跟她说,我现在要你一个回头的动作,因为作为她来讲,她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回头,回头之后该给你什么样的笑容。即使她给了你你想要的东西,那也是你运气好。你得给他设定情境,在这种状态下,她才会自然而然表现出应有的状态,虽然这和你想象中的状态可能不是完全的吻合,但是她的自然度是很重要的。比如,你可以给她描述,现在你眼前有一个很蓝的湖,天空泛着淡淡的白光,你和你的老公走在沙滩上,乌儿不断地在你们身边飞过,小兔子在你们身边跑过,所有的花都在你们身边绽放,你和你的老公牵着手在花丛中,此时在最远的地方,太阳正慢慢升起,一艘渔船正在湖中撒网捕鱼。设定好情境后,你首先要把自己沉浸进去,然后,你再把她带到你的情境中来,这样的话,才更容易让她走进你营造的这样一个氛围中,她才能知道,你想表现的是一种小浪漫、兴奋的感觉。她作为非专业演员,这样可能会进入情境更快点。我通常是用这样的方式跟客户交流的。

想问一下汤老师如何确定一场婚礼的拍摄主题?

列于婚礼来讲,大家都会觉得,婚礼必须有一个主题,因为,在婚礼影片的最后,你总得把婚礼做成一个有倾向性的片子,或者是更亲情化一点,或者是更happy一点。在这之前,谁都没有办法确定这个主题。很多人都会抱怨说,在最后婚礼仪式的时候,她爸爸反而说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或者说了段她小时候呀呀学语的故事。这个时候你就后悔了,为什么白天我不跟父亲多交流下,多拍一点她跟父亲之间的一些东西,这样,整个片子就有很重的倾向性了。很多人经常会有这样的司题出现。

其实问题在于,如果你一开始就想找方向,这其实相当于在大海里面捞针,是不可能找到的,所以,在你能力所及的倩况下,你应该抓住所有能够融化开的情节。比如有可能你在白天拍了四个方向,有可能跟母亲有一段,跟伴娘有段,跟他老公之间有一段,还跟整个家族有一段,你都得拍,有可能在这些素材里,剪辑师最后只用了你1段或者1.5段,但一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弥补你刚才说的后悔。当然,在婚礼开始之前,你跟她的沟通和聊天,是会给你一定方向的。你可以知道,她大致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她是想在婚礼上有眼泪的部分.还是只要happy的部分等等,这些东西是可以给你一些辅助的。但是,在婚礼现场,如果你一旦发现了值得渲染的画面,就必须立马想出一组镜头.来丰富你的这些内容。我一般至少有一个一分钟或者一分半左右的题材,让整部片子往那个地方倾向。

可通常情况下,在你拍这个情景的时候,你认为,这部片子就应该是往这个方向走的。但是一会儿,你到了新郎面前却发现,他又有一段不一样的东西,你就又去拍这个部分了。最后,这两段都存在,剪辑师看哪一段拍的好,你的素材量更倾向哪一段,就用哪一段。这就是你最后能够确定下来的婚礼主题。否则,如果说你觉得今天就赌拍摄这个主题了但是如果你没拍到,你就失败了。

猜你喜欢

调色倾向性婚礼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两位画家
亮度调色多面手
4种复古调色法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关于医患冲突报道的倾向性分析——以“湘潭产妇死亡案”为例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多“彩”的婚礼
一种面向博客群的主题倾向性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