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蜜蜂对新疆温室草莓的授粉行为和授粉效果

2015-10-20杨佳林顾向红王霞再那提布焦子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果实品质环境因素草莓

杨佳林 顾向红 王霞 再那提布 焦子伟

摘要:通过分析温室中环境因子对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2种蜂的活动规律,比较2种蜂对日光温室草莓的授粉行为及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蜂访花行为和传粉效果不一样,温度是影响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出巢的最重要因素,光照强度和湿度对蜂的出巢影响不大;地熊蜂日工作时间显著长于意大利蜜蜂(P<0.05),出巢温度和授粉温度极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P<0.01);地熊蜂授粉的草莓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授粉的草莓(P<0.01),还原性糖和总酸差异不显著。地熊蜂更适合为日光温室草莓进行授粉。

关键词:蜜蜂;授粉;环境因素;果实品质;草莓;效果

中图分类号:S8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162-03

草莓是我国主要果蔬之一,栽培面积超过10万hm2,其中85%为设施栽培。温室草莓开花期正值冬季,温室内湿度大、空气流动性差、缺少传粉媒介,不利于草莓的授粉受精。采用人工授粉或蜂授粉,可以提高作物花朵的受精成功率,提高作物果实或种子的产量与品质。蜜蜂授粉技术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减少化学激素的使用量,是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授粉昆虫有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和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明亮熊蜂(Bombus lucorum)和地熊蜂(Bombus tcrrcstrl~s)等熊蜂属,有关熊蜂、意大利蜂、中华蜜蜂(Apis cerana)对草莓授粉情况的比较已有报道,但关于地熊蜂和意大利蜂在草莓授粉行为、影响因素及授粉效果的系统报道相对较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草莓设施生产是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蜜蜂授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设施草莓生产中。本试验在系统分析温室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对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活动规律影响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这2种蜂的出巢温度、授粉温度、工作时间和花上停留时间等授粉行为,对授粉后的草莓进行品质测定,以期为新疆温室草莓生产上利用最佳蜂种授粉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2014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察布察尔县草莓基地12月到次年的3月进行,选择3座条件和作物长势基本一致的日光温室作为试验区。日光温室为钢筋水泥构架棚,南北坐向,温室高3m、长80m、宽8m,棚前墙和侧墙均为40cm厚的土墙,棚顶部为拱圆形钢架结构,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草莓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土德拉,每年11月下旬定植,小高垄栽培,垄宽1.2m,株距为35cm,行距为50cm,次年2月份左右进入开花、坐果期,3月份收获。采用常规水、肥与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管理。

1.2授粉蜂种

地熊蜂,由荷兰科伯特熊蜂公司提供,长势基本一致,授粉时,工蜂数量为80~100头/箱,且绝大部分为青壮年工蜂;意大利蜜蜂,由察布查尔县草莓基地蜂场提供,采用三脾蜂授粉,青壮年工蜂数量约为6000头/箱左右。

1.3授粉行为观察

授粉时,用防虫网将同一温室分成大小一致的2份,各授粉区随机设置,同时,在另外一头温室作为对照。用防虫网将温室棚顶部的通风口封住,以防授粉蜂外逃,熊蜂和意大利蜂蜂箱固定在高度为80cm的台面上,巢门朝南,保证蜂路的畅通;初次放入时,于前1d下午将蜂群搬入温室静置,第2天打开蜂箱巢门。授粉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并在固定的地点放置喂水器,每2d更换1次新水。在草莓花期,每天早晨10:00开始开棚,晴天10:0017:00每隔1h自动记录温度、湿度和光照度,记录蜜蜂出巢温度和授粉温度,每隔1h记录授粉蜂群30min内的出巢数、归巢数,利用秒表记录授粉蜂的工作时间,并记录授粉蜂在花上的停留时间。为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试验在3个温室中同时进行。

1.4果实品质分析

每小区随机选取长势一致的草莓100株作为研究对象,草莓成熟时,选取成熟度一致的草莓果实测定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测定按照GB/T61951986《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T5009.7-2008《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标准执行。

1.5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

由图1、图2可知,温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在13:00左右达到最高值,为37℃,下午13:0016:00温度保持在30℃以上,而后逐渐下降;光照度也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在12:0013:00达到最强,为54000lx;湿度与温度呈现相反的趋势,随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到10%,13:00后湿度则逐渐升高;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光照度在12:00达到最大值,温度在13:00达到最大值,温度达到最大值比光照度滞后约1h左右。

2.2环境因素对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授粉的影响

由表1可知,环境因数中,温度和湿度、湿度和出巢数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环境因素与地熊蜂活动规律相关性中,温度与出巢数相关系数为0.900,呈显著正相关(P<0.05),温度是影响地熊蜂活动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由表2可知,环境因数中,温度和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环境因素与意大利蜂活动规律相关性分析中,出巢数与温度相关系数为0.845,呈显著正相关(P<0.05),温度是影响意大利蜂活动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由表1、表2可知,温度是影响地熊蜂和意大利蜂出巢数显著的环境因子,而湿度和光照度对2种蜂的活动规律均影响不明显。

由图3可见,地熊蜂在不同的时间段30min内出巢数不同,在上午11:00时,熊蜂出巢数较少,30min内有3头熊蜂出巢;随着温度升高,在12:00、13:00分别达到4、13头,在13:00左右达到最高值;15:00-17:00,出巢数逐渐降低,30min内出巢数分别5、5、l头。

由图4可见,意大利蜂在不同时间段出巢数也不同,上午11:00时,意大利蜂出巢数较少,30min内有12头意大利蜂出巢;随着温度升高,出巢蜂数逐渐增加,在12:00、13:00分别达到113、157头;15:00左右出巢蜂数达到最高值,30min内达到178头;16:0017:00,出巢数逐渐降低,16:00、17:0030min内出巢数分别125、100头。地熊蜂出巢高峰期比意大利蜂提前1~2h。

2.3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授粉行为比较

由表3可知,地熊蜂出巢温度显著低于意大利蜂(P<0.05);地熊蜂授粉温度为8.8℃,极显著低于意大利蜂的授粉温度15℃(P<0.01);地熊蜂日工作时间为10.50h,显著高于意大利蜂的日工作时间7.00h(P<0.05);地熊蜂在13:00出巢数达到最大值,在每朵花上平均停留时间达到10.00s,而意大利蜂在同一时间每朵花上的平均停留时间为6.00s,2种蜂在花上停留时间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观察,地熊蜂是通过振动的方式授粉,意大利蜂是通过接触的方式授粉,地熊蜂趋光性较弱,意大利蜂趋光性强;在13:0015:00温室内温度到最高值时,地熊蜂访花比较勤,而意大利蜂访花比较少,随光照强度增强和温度升高,意大利蜂撞棚现象比较多,在温室塑料薄膜底部出现大量死亡的意大利蜂。

2.4经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授粉的草莓果实品质比较

由表4可知,意大利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0.0367%,而地熊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到0.0415%,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蜂(P<0.01);2种蜂授粉的草莓果实还原糖、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地熊蜂能够明显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高草莓的营养价值。

3.结论与讨论

冬季温室空气不流通,草莓因授粉受精不良而致畸形果的形成。草莓抗低温能力弱,开花结果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如果温度在5℃以下,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授粉,易导致畸形果的出现。本试验温室内最高温度为36℃、最低温度为7℃,满足了草莓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通过对影响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授粉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授粉活动的最主要环境因子。

地熊蜂和意大利蜂是草莓授粉的常用蜂种。试验结果表明,地熊蜂对草莓的授粉优于意大利蜂,这主要是由2种蜂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地熊蜂进化程度低,趋光性差,比较耐寒,对温室环境比较适应;而意大利蜂进化程度高,趋光性强,老年工蜂很难适应温室环境,在温室内飞撞塑料薄膜的现象比较严重。地熊蜂活动起点温度低,日工作时间长,而意大利蜂活动起点温度高,日工作时间短,这与安建东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蜂在温室番茄、草莓和桃上的停留时间分别为4.5、7.1、6.0s和6.4、25.1、7.1s,每一种蜂在不同作物上的停留时间与蜂的种类、不同作物的花部特征、泌蜜特性、花粉量及作物种类有关。在传粉行为上,一些植物的花如草莓、番茄、茄子等只有当被昆虫的嗡嗡声振动时才能释放花粉,而地熊蜂是通过声振传粉的,这就使得熊蜂成为这些作物的理想授粉者。不过,也有关于熊蜂以背触式、腹触式和足、头部及前胸接触等方式传粉的报道,而意大利蜂主要以接触式实现授粉。蜂类昆虫授粉活动可以影响植物的受精,从而进一步影响果实品质。试验采集2种授粉区成熟度一致的草莓果实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地熊蜂授粉的草莓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蜂(P<0.01),而总酸和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明显。

新疆伊犁地区草莓冬季开花期主要在当年12月到次年的4月,当地气温多为-20~-5℃之间,在设施温室中种植草莓,冬季空气不流通,对温室草莓受精影响较大,蜜蜂授粉对温室草莓增产起重要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地熊蜂更适合为温室草莓进行授粉,并且能够提高草莓果实的营养品质,在设施农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果实品质环境因素草莓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关系的探讨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能能力的环境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