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粳稻品质比较与相关分析

2015-10-20马畅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品质水稻

马畅等

摘要:通过对78份东北常规粳稻品质的测定,分析比较稻米的品质,探求各品质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北粳稻整体加工品质较好,糙米率的一级达标率为88.5%;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异系数较大,垩白粒率的1级、2级达标率分别为66.7%、28.2%。品质评价值变异系数较小,品种间糊化时间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长/宽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低蛋白质含量、短粒形的特性利于提高加工品质和品质综合评价值。不同粳稻品种具有不同的碱消值变化曲线,对于碱消值都达到7级的品种可以通过比较糊化时间比较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分别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具有高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糊化时间长,不易糊化。

关键词:水稻;东北大米;品质;糊化温度;糊化时间;碱消值

中图分类号: S511.2+2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099-02

收稿日期:2014-09-18

粳稻是我国重要的主食之一,研究粳稻食味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对粳稻品质改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稻米品质是一项综合指标,蒸煮食用品质是指稻米在蒸煮食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溶解性、吸水性、糊化性、膨胀性和延伸性[2]。最直接有效的测定方法是感官品尝评价方法,但在鉴定多份样品时,通常采取测定与之关系密切的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本试验对78份常规粳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粳稻品质,探求各品质因素间的相关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用78份东北常规粳稻,将稻谷置于阴凉干燥处风干3个月后进行品质测定。

1.2仪器设备及药品

日本Kett公司生产的AN-700型成分分析仪,JGMJ8098稻谷、精米检测机,ES-1000型号的便携式品质分析仪,恒温箱;沈阳新化试剂厂生产的氢氧化钾(GB/T 2306—1997《化学试剂氢氧化钾》,分析纯)。

1.3加工品质测定

按农业部标准NY/T 83—1988《米质测定方法》测定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1.4外观品质测定

(1)粒形:随机取10粒精米,整齐地排列一行,用测微尺测长、宽及长/宽。(2)垩白粒率、垩白度:选用ES-1000型号的品质分析仪测定。(3)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由Kett公司生产的AN-700型成分分析仪测定。

1.5糊化温度测定

采用碱消法间接测定。随机取6粒成熟饱满的整精米均匀置于培养皿内,每批设置同一对照,加入10.0 mL 1.70%氢氧化钾溶液。平稳移至(30±2) ℃的恒温箱内(移动时防止米粒移动),保温约23 h,其中每隔2 h观察1次,逐粒观察米粒胚乳的分解情况,并计算碱消值。碱消值=∑(G×N)/6,式中:G为每粒米的级别;N为同一级的米粒数。碱消值的分级及糊化温度定级标准依照NY/T 83—1988米质测定标准,由不同时段碱消值绘出碱消值变化曲线,由曲线计算出碱消值与时间的函数,由此函数计算碱消值刚达到最大值(7级)时的时间点,即为碱消值达到最大值(7级)时的糊化时间。

1.6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加工及外观品质性状

由表1知,供试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别为82.40%、72.47%、59.07%。加工品质性状整体表现稳定,其中糙米率变异系数最小(CV=1.34%)。78份材料中,69个品种糙米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1级标准,达标率为88.5%;7份材料糙米率达国家2级标准;仅有2份材料未达标(表2)。供试材料中有26份整精米率达国家1级标准,达标率为33.3%,38份未达标。

垩白粒率、垩白度均值分别为9.29%、5.64%(表1),变异系数较大。垩白粒率的1级、2级达标率分别为66.7%、282%。长/宽处在1.51~2.68区间,变异较小。

2.2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由表3知,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在4.20%~680%和18.60%~19.80%的范围,变异系数较小。直链淀粉含量有9.0%达到国家优质米2级标准,91.0%达到国标3级标准(表2)。

品质综合评价值在71.00~85.00分之间,平均值为76.42,变异较小。糊化时间为4.67~13.60 h,均值为 8.95 h,表1加工及外观品质性状

(h)品质评价值最大值6.8019.8013.6085.00最小值4.2018.604.6771.00均值5.8919.338.9576.42标准差0.500.261.682.72变异系数8.50%1.33%18.76%3.56%

变异系数较大,品种间差异较大。由图1可知,吉粳85的碱消值变化更平缓,沈稻6号的糊化变化更陡峭;当糊化23 h后,碱消值都达到最大值7级,由此计算出沈稻6号、秋光、吉粳85、吉粳83的糊化时间分别为4.7、9.0、12.6、9.5 h。不同品种的稻谷具有不同的糊化曲线,代表了不同的淀粉糊化情况。糊化时间越长,代表需要的蒸煮时间越长,米饭越不容易煮熟。

由表4可知,参试粳稻的糙米率与精米率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糙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即高蛋白质含量、长粒形的特性不利于提高加工品质。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品质综合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即粒形越长的稻谷蛋白质含量越高。品质综合评价值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具有低蛋白含量、粒形较短的稻谷具有食味好的趋势。淀粉糊化时间、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糊化时间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表4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性状相关系数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时间精米率0.70**整精米率-0.090.03垩白粒率0.080.040.07垩白度0.080.050.070.99**长/宽-0.27*-0.18-0.28*-0.2-0.17蛋白质含量-0.30**-0.24*-0.2-0.38**-0.40**0.23*直链淀粉含量-0.03-0.080.18-0.46**-0.46**0.15-0.06糊化时间0.120.09-0.05-0.02-0.01-0.160.140.07品质评价值0.31**0.28*0.22*0.36**0.39**-0.23*-0.98**0.02-0.16注:“*”在0.05水平显著;“**”在0.01水平极显著。

3结论与讨论

参试品种中,加工品质中糙米率表现较好,88.5%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整精米率只有33.3%达1级标准,因此育种中重点应提高北方粳稻的整精米率,这与多数研究结果[2-3]一致。本研究认为糙米率与精米率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糙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这与曹萍等的研究结果[4-6]一致。

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分别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品质综合评价值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王术等研究结果[3]相反。品质综合评价值与蛋白质含量、长/宽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蛋白含量过高是造成食味值下降的主要原因。蛋白含量低、粒形较短的稻谷具有食味好的趋势[1,7],王丹英等也认为小粒形的常规粳稻外观品质较好[6,8];而垩白度高的大米外观品质差,可能是由于AN-700成分分析仪是依照光学原理测定,以蛋白质含量为参数建立的食味值曲线有一定局限性。

试验结果表明,粒形越长的稻谷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

质、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较小,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时间变异系数较大,品种间差异较大。糊化时间分别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具有高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糊化时间长,不易糊化。成明华等指出不同品种水稻具有不同的碱消值,粳稻的碱消值平均为7级,基本为7级[9]。杨昆等认为在现有测定标准下,不能区分粳稻品种间碱消值的差异,虽然粳稻碱消值得分相同,但可能会有不同的糊化温度和蒸煮品质[10]。同时还研究表明,不同浓度KOH对碱消值测定结果影响显著,测定温度对结果无影响。吕文彦等在国标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在30 ℃时,KOH浓度为135%,23 h后目测,将粳稻米碱消值划分为10级的方法[11-12]。包劲松指出应用RVA测定稻米粉成糊温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3]。本试验中粳稻品种碱消值都为7级,但不同粳稻品种有不同的碱消值变化曲线,具有不同的糊化时间,糊化时间越短越容易糊化,通过比较糊化时间来比较粳稻糊化温度,为粳稻糊化温度比较测定提供新思路。同时,北方粳稻育种应注重改善垩白情况和糊化时间,为进一步区分品种间的糊化温度,可以采用测定具体的糊化时间、降低KOH浓度或者测定RVA谱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正进,陈温福,马殿荣,等. 辽宁水稻食味值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J]. 作物学报,2005,31(8):1092-1094.

[2]马莲菊,王术. 粳稻产量品质形成及调控对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1-12.

[3]王术,王薇,王伯伦,等. 东北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的若干性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2):130-135.

[4]曹萍,马莲菊,吕文彦,等. 辽宁省中熟水稻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5(1):14-16.

[5]马莲菊,吕文彦,邵国军,等. 中晚熟粳稻米质性状综合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56-559.

[6]王丹英,章秀福,朱智伟,等. 食用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8):1086-1091.

[7]芮闯,刘莹,孙建平. 蛋白质与大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J]. 食品科技,2012(3):164-167,171.

[8]潘国庆,陈新红,张安存,等. 粳稻粒型与稻米品质相关关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57-3959.

[9]成明华,关东胜,张慧敏,等. 10种稻米的品质分析[J]. 粮油食品科技,2001,6(6):13-16.

[10]杨昆,陈虹,浦仕磊,等. 氢氧化钾浓度和温度对水稻碱消值测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8(5):613-618.

[11]吕文彦. 粳稻品质形成基础[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23.

[12]刘琳. 北方粳稻品质比较及细胞增殖与蔗糖代谢的关系[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6:37.

[13]包劲松. 应用RVA测定米粉淀粉成糊温度[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543-546.成纾寒,姜晓东,王德安. 迟熟中粳稻苏稻5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101-102.

猜你喜欢

品质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