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拓展“三新”

2015-10-20邸鸿龙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三新服务型党员干部

邸鸿龙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是把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基本功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认为,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级党组织在三个方面的扎实行动至关重要。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进一步拓展新思维。新思维是新行动的先导。一是深化认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需要,上级党组织要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任务,把服务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旋律,做到围绕中心推进发展,深入基层破解难题,贴近群众改善民生,关爱党员增强活力。二是明确目标。努力建设“六个有”,即有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有能力突出、带头服务的党员队伍,有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服务载体,有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有科学规范、务实长效的服务机制,有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重点是要开展好以“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提升自身能力带头服务,团结凝聚力量带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培双带”活动。三是细化标准。按照“六个有”总体目标,针对不同单位的实际工作职能制定相应的创建标准,重点是要达到“两强五好”,即“服务群众能力强、带领致富本领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服务效果好、群众反映好”。通过对照“两强五好”,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员队伍特点和群众实际需求,进一步细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标准,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创有标准、晋级有方向。

提升素质、激发活力,进一步焕发新面貌。建设一支高素质服务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抓好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配强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通过层层选拔、下派挂职等形式,充实和壮大基层党组织服务队伍。针对一些情况复杂、发展潜力大的基层单位,可以在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和“双带”能力强的领导型人才到基层开展工作,把联系群众的工作重心下移。二是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能力。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党组织对党员的述学、考学机制,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制定落实党员轮训规划,以走进课堂学、网络课堂学、专家指导学、外出考察学等方式,提高党员做好服务的能力。三是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必须坚持把联系群众放在首位,建立党员直接联系贫困户、困难党员、老党员制度,帮助基层干部尤其是困难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基层中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完善选拔培养、考核奖惩、轮岗交流等管理制度,让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劲。

紧贴需求、创新载体,进一步挖掘新措施。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类服务,关键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载体,完善服务机制,做到服务系统化、类别化、精细化,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推动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扎实开展“一培双带”活动,大力建设党员创新示范岗、党员服务先锋、党员责任区等活动载体,充分运用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成果,按照“先进的更先进、一般的争先进、后进的赶先进”要求,指导每个基层党组织都瞄准一个标杆,通过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争上游,深入查找“短板”和“软肋”,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整转提升措施。二是凝聚党员群众。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群众、经常听取群众意见的机制,深入开展“走基层进农户”大走访活动、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努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维护和谐稳定。健全完善民情民意动态收集、分类调处、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的建议诉求当“家信”、把群众的生产发展当“家业”、把群众所思所盼当“家计”的“五家”行动,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努力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系中共农垦绥化管理局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猜你喜欢

三新服务型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履行社会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