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研究

2015-10-19孙旭朝

科技视界 2015年29期
关键词:日常管理思想政治

孙旭朝

【摘 要】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将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当今社会、家庭等形势的变化使学工作遇到新的问题,亟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进和优化,从道德教育、学习生活以及课外生活等方面加强管理,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日常管理;思想政治;课外生活

高校辅导教师,一支专门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队伍,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教师群体,是每位大学生大学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导师,承担着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重大责任。因此,作为沟通学院和学生桥梁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的人生中起关键性作用。近几年,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变化,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大致出现以下几种不利于工作的情况。

1 学生在校上课缺乏自制力,思想空虚、学习懈怠,经常无故逃课、缺课,不便于管理

据调查有五成以上同学频繁逃课,其中超过三成的同学逃课是因为课程无聊。我认为原因不在于课程无聊,而是我们的态度上的改变。其一:很多同学一直认为考上大学便能找一份工作,可以稳定自己的生活。同时这使得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对于大学的成绩便不是很在乎。在没进大学之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其二,对大学的认知程度不一样。同样分化出了两种很明显态度的人。一种是拿到毕业证即可,第二种便是利用大学好好塑造自己。30%的同学会选择去自习,50%的同学会因为做兼职,学生会、义工联的工作等实在有事而逃课。

2 学生干部工作动机不单纯,部分只为个人利益着想

当今社会经济飞快发展,使个人利益急剧膨胀。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收者,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拜金主义等的影响。学生干部有些工作动机不纯,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工作首先从自身利益考虑学生工作,将工作认为是给自己争取利益的手段,比如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荣誉称号资助补贴等,长此以往导致一些国家设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导致学生腐败的滋生。

部分学生认为做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可以较快的了解多种事情,然后跟同学进行炫耀可提高自身身价和个人魅力,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且有很多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可以此为平台施展个人本领,挖掘本人潜力,获得更多和老师接触、学习的机会,提高将来就业能力。

3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与他人相处障碍,缺少健全的交往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大多在父母和亲人的溺爱下长大的,没有生活困苦的经历,没有经受过挫折, 心理比较脆弱。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受到过各个方面的批评与否定,离开家庭后来到大学,接受到与社会、学校教育的碰撞后无法接受,社会的发展又让他们具有与前辈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多重因素作用下,部分学生出现了“人际交往恐惧症”、“抑郁症”等,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校园生活和就业前景。

4 学生总体素质下降,工作创新能力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力上,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较低。每当有新情况、新问题等新生事物出现,便立马陷入混乱,不能从中发现问题或提前考虑问题、未雨绸缪。看问题不全面,问题出现后不能独自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做事情只愿意因循守旧,根据以往程序做事,做以前的老事情,不愿意动脑筋,创造更新的内容和形式,为广大同学服务。

以上四方面的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自私自利等意识的传播,严重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二是,巨大的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导致很多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短视现象,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提高竞争资本,例如入党、考证、争荣誉等。三是,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等家庭环境影响,导致很多学生主动性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个人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局限。根据以上原因,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改变学生对大学学习的态度,使之有前进的动力,并实施学生管理值班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制度、以及各班的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会课制度等督促学习。

大学本应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而不是自己放纵的地方。虽然在大学之前都是一种应试化的教育,对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于引导和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大部分同学认为进了大学便是一种保障。这说明这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认清这一现状。因为我国的大学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已变成大众化教育。这致使我们的起点降低了一个层次,即使我们毕业后也不能如我们所愿而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更谈不上是一份可以安定一生的工作。

教导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阶段定位的责任性,抓主要矛盾,使学生在逃课时充分权衡利弊;同时实施上课监管制度等,保证学生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推动学生工作进入正常化轨道。督促各年级严格学生管理,加大对学生日常行为和班级管理的考核力度。要求各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检查、监督和考核,通过自始至终的严格管理,把学生约束、规范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上来,充分保证校园秩序的稳定。

2)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创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等环境。培养和引导学生向优秀学生看齐,经过系列的课堂内外、班会活动、集体培训、名师讲座等活动,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全面提高总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克服上述竞选干部动机中的功利思想,通过定时不定时培训、引导和教育,训练他们养成热爱生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感和奋斗心。

3)关注我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走访学生,深入宿舍交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学生学习和课外生活中,可定期找家境贫寒学子面谈,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多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不仅作为良师,更要成为朋友,及时为学生解开思想疙瘩,逐步增加心理成熟感和交流的能力。

4)创设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开设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

当下校园管理要求安全、稳定,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导致把学生的行为限制的比较死。学生在这样一个条条框框的环境中生活学习,缺乏创新理念的灌输,个性也得不到施展,这与当下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多组织各个类型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发展创造力,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

5 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深刻地变革,比如对学费体制进行改革、办学体制进行调整、就业体制进行创新等等,这一系列的调整实现了新形势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越发重要,辅导老师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学习、工作交流的桥梁,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在管理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问题,分析根源,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建成一个积极、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

[责任编辑:侯天宇]

猜你喜欢

日常管理思想政治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