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议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和评价方法

2015-10-19石景福

科技视界 2015年29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

石景福

【摘 要】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都会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问题在于只要我们通过周密考虑,按自然规律办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科学管理,就一定能达到兴利避害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建设直至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美丽蓝图;在这幅建设蓝图中,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特别耀眼,但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都会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问题在于只要我们通过周密考虑,按自然规律办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科学管理,就一定能达到兴利避害的目的。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面面观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周围的环境了;除了工业,尤其是化工和矿业开发等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外,水利工程建设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同样对环境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如何准确地评价这种影响,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人们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1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成功解决了“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水患灾害,挽救了地区性生态危机。突出的例子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很好地缓解了因南涝北旱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大中型水库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周围绿色植被生长的环境。

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1.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水资源无节制开发,忽视了对水资源承载力问题的思考。盲目且超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严重后果已经显现,比如每年春季,北京及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2)破坏了原有水系内的生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严重的将会造成物种灭绝;或者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食物链遭破坏,甚至诱发瘟疫等灾害。

3)诱发地震。由于水体的大量聚集,库区地壳结构内的地应力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成为地震的重要诱因之一。

4)引发社会环境问题。比如,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和移民问题等,都是国家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和圆满解决的。

5)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缺乏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筑垃圾、有毒有害物质、粉尘和噪声等对当地环境造成种种污染。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如京杭大运河、都江堰、葛洲坝、长江三峡大坝,等等,在古今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违背了自然规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较严重的破坏,从而给当地人民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比如:新疆个别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涸,沙漠化日益严重,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过去我们往往总是先建设后治理,建设初期只考虑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很少考虑会对环境带来多大危害,等发现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后再去治理,往往事倍功半;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地球村;搞水利工程建设,既要有利于当代,更要保护好自然环境造福于后代。

3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实施内容

有资料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已开始重视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并以颁布行政法规的方式,规定今后凡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由于当时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做得很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环保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特别关注,也总结出了许多评价方法,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即: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环境影响的预测和综合分析评价。

3.1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研是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日后的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因此,预先调研而得的资料翔实与否,直接影响到由此而产生的结论,简单地说,就是对工程建设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研,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可靠依据。预先调研工作在实施时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两部分,自然方面是地质、地形、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3.2 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地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作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下列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根据影响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此法又分为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三种,其中,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环境影响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这是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方框与箭头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它的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和筛选。

3.3 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就是预测水利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比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变化的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式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3.4 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水利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方案和措施;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分析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又必须做好它。

[责任编辑:侯天宇]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浅析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声像档案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