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探索

2015-10-19张时全辛勤刘泽源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生态建设生态文明

张时全 辛勤 刘泽源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是社会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进行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教育,全面推动生态文明的研究和建设发展。

关键词:大学教育;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0-03

一、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更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我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宪章》,该宪法认为,“生命是天赋权利,必然加以保护,不能受到非法侵害。”近现代以来,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分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主张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建立公正、和谐、效率的生态社会;80年代以后,则兴起了绿色主义,主张开展环保,最终世界上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自古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很好的证明。现代以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化解我国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因此,在当代中国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哲学、政治学、道德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经有较完善的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能力不足,而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确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观念,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不仅能为发展生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同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观点来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平台通过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是实现其他几个文明的重要前提,是建设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必然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需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的文明便进入到高校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质,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将自然、人与社会进行结合,树立科学生态观。

(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说明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打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大学生学习时代潮流,传播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的历史性特性与大学生的使命感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而生态文明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培养体系存在生态文明课程独立性差,生态实践不足以及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剥离的问题。至2000年,我国生态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而很多学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知识方面很缺乏。多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并不是学校,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而通过这些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是基础知识不足,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了解很欠缺;另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不足,大学生没有条件也缺乏能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这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为不符。

(二)校园生态资源的缺乏

大学是人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对学校的认识来理解社会,然而现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生态文明建设做得还不足,一方面是很多学校缺少草地、花园、树林等绿化区;另一方面是广大学校没有专业的生态教育者,任课老师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都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和侧重点有关,与老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有关,很多老师都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存在着过度开展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念。

(三)生态实践缺乏

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在我国很大学校并没有组织生态环保活动,而很多学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单纯纪念节日或者响应政府的号召。比如“植树节”、“国际环保日”等,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专业理论课,不关心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时事热点,对社会和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冷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的现象。

(四)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学生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教室、寝室的过度用电,学校的过度用水,花园破坏花朵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明文条例,因此,学生对于违反生态文明的行为主要还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并未受到明确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总结原来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理论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将教育与人类社会、自然进行有机联系,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加强大学生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观。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专业教育,高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案,开设生态文明的专业课程,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业的院系,通过系统、全面地教育,培养专业的生态研究、建设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开设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二)丰富校园生态资源

高校要不断丰富生态文明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学校投入,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同时要完善环保设施,比如在校园要设立科学分类的垃圾回收点,绿化区要有明确的提示牌等;另一方面要增加学校师资力量的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邀请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研究、建设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实践

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建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多与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合作,为大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比如可以开展“全城无烟日”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生态中国”等专题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解。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全校师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学校领导评选出活动中的植树达人作为精神模范,使学生主动参与植树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起到良好的生态教育作用。

(四)加强学校生态管理的力度

学校要制定统一、完善的生态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形成明文规定,并通过校刊、学校文化墙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比如学校要对水、电等资源的运用进行合理规定,帮助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惩处。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深化生态意识,在其他的课堂中要潜移默化,让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让学生在文明的环境中加强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真正做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结束语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具体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在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也探索了很多的方法途径,这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生态建设生态文明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