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2015-10-19卢金红刘文国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血液制品白细胞抗体

卢金红 刘文国

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卢金红 刘文国

目的 调查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输血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1至2013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23例创伤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77例(2.07%),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0.70%和0.03%;男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97%,女性2.29%,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有输血史不良反应发生率4.26%,无输血史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P<0.01);女性患者中,有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4.48%,无妊娠史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冰冻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3.97%,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发生率1.16%,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9,P<0.01)。结论 创伤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输血史、妊娠史及输注血液制品的种类有关。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滤除白细胞输血、加强输血前筛查等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创伤 失血 输血 不良反应

严重创伤后大量或反复出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容易引起休克,输血作为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患者的救治中[1]。但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输血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控,及时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疗效情况,是确保输血安全而进行的输血管理的重要内容[2]。本文调查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旨在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本院严重创伤失血患者实施输血治疗患者3723例,其中男2590例,女1133例。有妊娠史223例;有输血史516例,无输血史3207例。

1.2方法 对实施输血治疗的科室反馈到输血科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由临床医师对病历进行验证性分析。用提前设计好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调查登记表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姓名、性别、输血史、妊娠史、血液品种、不良反应的类型等指标进行登记。

1.3输血不良反应判断标准[3](1)溶血性输血反应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为输血期间或输血后发生受血者的红细胞溶解现象,患者常主诉不适和焦虑,可有呼吸困难、发抖、面部潮红、疼痛特别是腰部剧痛。(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确定输血前无发热、输血中或输血后>1~2h或更长时间内体温升高>1℃(≥38℃)。(3)非溶血性过敏反应: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皮疹、胸闷为过敏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输血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 3723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77例(2.07%),其中男51例(1.97%),女26例(2.29%),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有输血史22例4.26%,无输血史55例1.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P<0.01);女性患者中,有妊娠史10例4.48%,无妊娠史16例1.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

2.2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冰冻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 3.97%,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发生率1.16%,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9,P<0.01)。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0.70%和0.03%。见表1。

表1 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自从1817年英国医生Blundell第一次使用人血输注抢救大出血产妇成功,输血自此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输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输血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轻者影响输血疗效,重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调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对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4]。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建立以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为核心的临床输血安全系统,我国的各级血液预警系统也在筹备和建设中[5]。本资料结果显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07%,略低于近年国内文献报道的1%~10%的发生率[6]。分析可能原因:(1)一些临床医生对较轻微的输血不良反应采取处理措施后未填写不良反应反馈单。(2)部分医生对输血不良反应导致的症状和体征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不良反应漏报。(3)对工作失误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怕承担责任而不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4)输血前给药掩盖轻微的输血不良反应。

本资料显示,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与其他的调查相吻合[7,8]。多次输血或妊娠可使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而释放致热源,导致发热反应;另外,多次输血亦可使体内产生同种异型抗-IgA抗体,当再次输入含有抗-IgA抗体的血液时,可发生IgA抗原抗体反应,产生过敏[9]。故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输血时要先慢后快,并且密切观察输血前期的情况,再根据患者反应情况调整输血速度。由于本次调查的患者均为创伤患者,这些患者多以输注红细胞制品为主,发生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类型也主要为红细胞悬液,而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血浆或冷沉淀,显示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去白细胞的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其他的调查结果[10]相似。另外,有输注滤白细胞冰冻血浆时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的病例,后经调查是由于滤白细胞冰冻血浆含有意外抗体引起的,提示应对献血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以保证输血安全。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不输血尽量不输、滤除白细胞及输血前筛查抗体等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科学有效的输血可以治疗疾病甚至挽救生命,盲目的输血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1 王敏,王红艳,傅占江.成分输血治疗创伤问题探讨.武警医学,2012,13(10): 901~902.

2 马红丽.2009~2011年洛阳市5家医疗机构294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3,26 (3):159~160.

3 刘景汉,汪德清.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7~425,439~451.

4 张楠.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1):1442~1443.

5 乐虹,严莎.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现状分析.医学与社会,2009,22(10):5~7.

6 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3.

7 杨秀华,吴瑜霞,黄建云,等.某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 (2):113~115.

8 黄玉佳,蔡许,丘清,等.3850例输血患者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71~1272.

9 周君纯,吴建锋.我院2005~2008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1):91~92.

10 王广芬,王福斌,何爱玲,等.创伤患者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 26(6):399~400.

065700 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血液制品白细胞抗体
执业药师在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地区医疗机构红细胞类及血浆类血液制品退回的现状分析
白细胞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华兰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业务有亮点
RF、抗CCP抗体、抗APF抗体、抗AKA抗体、抗MCV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