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2015-10-19杨海霞
杨海霞
(深州市医院内科,河北 衡水 052800)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杨海霞
(深州市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2800)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114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75.22%,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充血性心力衰竭;综合护理;效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为心脏病变,属于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1]。近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临床大量资料发现,冠心病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2]。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功能性改变导致管腔狭窄、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进而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给患者带来致命的打击,治疗周期长,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情绪[3]。本文采取综合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114例和对照组113例。护理组男63例,女51例;病程0.6~11年,平均病程(4.6±1.7)年;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9.1±3.7)岁。对照组男64例,女49例;病程0.7~12年,平均病程(4.7±1.9)年;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9.2±3.8)岁。排除脏器功能损伤者、精神病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积极的引导患者,缓解抑郁、焦虑情绪,鼓励患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2)健康讲座:定期给患者讲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程发展、治疗用药和转归方面的知识。(3)饮食起居护理:制定个性化食谱。遵循低盐、低脂,清淡饮食的原则,摄入易消化、多纤维的食物并保证饮食的均衡性;生活规律,避免劳累;戒烟戒酒;(4)用药指导:根据症状,指导合理用药,密切观察不良反应。(5)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体质,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肌肉的氧供应,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电图检查;对于突发状况及时处理。观察两组效果,SAS评分和SDS评分。
1.3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病症消失,心功能指标正常;有效:临床病症好转,心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病症无好转,心功能指标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已“±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效果比较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7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效果对比 [n(%)]
2.2SAS评分和SDS评分
护理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SAS评分和SDS评分(±s,分)
表2 SAS评分和SDS评分(±s,分)
注:与对照前比较,*P<0.05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组 114 36.4±3.9* 36.3±3.8*对照组 113 61.3±5.6 59.2±5.7
3 讨 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被认为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结局。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死亡数占总死亡病因人数一半[4]。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上属于“心悸”的范畴。有研究发现气虚质和阳虚质的患者特性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伴随因素。心力衰竭发病机理为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灌注不足,心肌梗死等因素引起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缺血缺氧,心肌的能量利用率不足,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出现心力衰竭。现代医学认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5-6]。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反复发作的特点,需长期就诊,患者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7-8]。本次研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健康讲座、饮食护理等,积极开导患者,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禁烟禁酒,坚持锻炼。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措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曹雪玲.观察优质护理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0A):146-147.
[2] 景增秀,赵玉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信息,2014,31(4):116-117.
[3] 张晓娟.优质护理对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情绪的临床意义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7):356-358.
[4] 潘钧衡,向龙艳,陈 巧,等.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02-104.
[5] 黄荣玲.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12-713.
[6] 孙 静,杨华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BNP、RAAs激活关系的初步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6):94-95.
[7] 郑春喜. 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36-137.
[8] 杜春红.综合护理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优势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38(14):272-27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541.6
B
ISSN.2095-6681.2015.02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