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5-10-19曾振华顾新珠
邓 硕 曾振华 戴 仪 顾新珠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邓硕曾振华戴仪顾新珠
目的 观察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持续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80例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镇痛治疗的疗效,评估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80例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患者镇痛总缓解率为97.5%(78/80),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结论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安全有效,副反应程度轻,为中重度慢性疼痛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慢性疼痛 丁丙诺啡 透皮贴剂 疼痛治疗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阿片类镇痛贴剂,由透皮缓释系统和丁丙诺啡组成,其特点是通过皮肤吸收,且具有丁丙诺啡的一般药理性能。本科对80例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镇痛,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映较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9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共80例,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6.7岁,其中>65岁者35例。骨质疏松症60例、退行性骨关节病13例(外周大关节8例、腰椎5例)、炎症性关节病5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例。病史3个月~10年,平均3.5年。
1.2疼痛分级 疼痛程度按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分级,用0~10数字表示疼痛程度,0为无疼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由患者自己评分,确定疼痛强度。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本组患者中,中度疼痛62例(77.5%),重度疼痛18例(22.5%)。
1.3治疗方案 选择患者躯干或上臂的无毛发平坦区域,清洁并干燥皮肤,将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平整、充分地粘贴在皮肤表面。剂量使用及调整原则:首先停用其它止痛剂和NSAIDs类药物,然后开始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从5mg(5μg/h)的最低剂量开始。在剂量滴定期,使用≥3d,根据患者疼痛控制程度调整剂量,增加5mg/次,最大一次使用剂量≤40mg,直至患者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值≤3为止。1.4 观察项目 (1)镇痛疗效评价:0度:疼痛未减轻;I度:疼痛减轻1/4;Ⅱ度:疼痛减轻1/2;Ⅲ度:减轻3/4;Ⅳ度:疼痛完全消失。疗效评价方法:对照自身治疗前、后的NRS值。(2)不良反应:记录并评判其中一项主要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本组病例的总观察时间为4周,其间疼痛消失后可停药。所有受试者每周门诊或病房随访1次,医师检查后填写临床观察表。本组病例随访结果:0度2例(2.5%),I度4例(5%),Ⅱ度14例(17.5%),Ⅲ度38例(47.5%),Ⅳ度22例(27.5%)。全组总缓解率为97.5%。不良反应: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不良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皮肤反应、嗜睡、排尿困难、呼吸抑制等,见表1。
表1 80例疼痛患者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的主要不良反应
3 讨论
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根据疼痛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其中以病程>1个月的慢性疼痛最为常见,对其处理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随着疼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控制疼痛的重要性,其中药物治疗是大多数患者最基本的治疗,在慢性疼痛治疗中更加关注镇痛药物的有效性,能够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以及长期服用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传统治疗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此类药物存在多种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尤其明显,据报道,总发生率为20%~30%。尽管近年来,出现了COX-2的特异性抑制剂,显著地降低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1],但是其对肾脏、心血管、骨髓和凝血等系统的影响仍然值得关注[2]。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是一种可透过皮肤吸收的新型强效阿片类镇痛剂,由丁丙诺啡和透皮缓释给药系统组成。其有效成分丁丙诺啡对3种阿片受体亚型μ、κ 和δ结合部位均有亲和力,是中枢作用的阿片μ受体部分激动剂,对κ和δ受体有弱的拮抗作用[3]。与吗啡不同,丁丙诺啡对阿片受体家族的第4个成员孤啡肽受体(ORL-1) 亦有一定的亲和力作用[4]。丁丙诺啡镇痛作用主要通过μ受体调控,可在相对低的剂量下激活μ阿片受体,产生有效镇痛作用;等剂量丁丙诺啡的镇痛强度是吗啡的25~50倍,但对伤害性疼痛其镇痛强度可达吗啡的75~100倍[4]。丁丙诺啡与阿片μ受体亲和力高,解离速度较慢,从而决定了其镇痛作用持久的特性[4]。本资料结果显示,80例慢性疼痛患者经过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镇痛治疗,1周后镇痛总缓解率高达97.5%(78/80),显示丁丙诺啡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基本能满足临床中控制慢性疼痛的需要,从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皮肤反应、嗜睡、排尿困难、呼吸抑制等,总的来说,与其中枢性作用机制有关,未发现引起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不良反应通常程度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5],通常发生于用药早期,坚持服药3~4d后多数可自行缓解,因此耐受性较好。而且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及对症处理进一步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有利于长期服用。在本组中包括35例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均完成观察,说明老年人亦对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6]。因此对于NSAIDs类药物有禁忌证,无法服用,或者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的患者,由于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安全的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1 Gabriel SE,Jaakkimainen L,Bombardier C . Risk for serious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 Meta-analysis.Ann Intern Med,1991,115(10):787.
2 Griffin MR,Piper JM,DanghertJB,et al.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use and increased risk for peptic ulcer disease.Ann Intern Med,1991,114(4):257.
3 Plosker GL.Buprenorphine 5,10 and 20μg/h transdermal patch: 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malignant pain . Drugs,2011,71(18):2491~2509.
4 Vadivelu N,Hines RL.Management of chronic pain in the elderly:focus on transdermal buprenorphine.Clin Interv Aging,2008,3(3): 421~430.
5 Wen W,Lynch SY,Muner AC,et al. Application site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buprenorphine transdermal system: a pooled analysis . Expert Opin Drug Saf,2013,12(3):309~319.
6 Steiner D,Munera C,Hale M.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uprenorphine transdermal system (BTDS) for chronic moderate to severe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double-blind study .J Pain,2011,12(11):1163~1173.
314100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