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研究概况与述评

2015-10-19张明龙池泽新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8期

张明龙++池泽新

摘要:在梳理学术界关于贫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贫困的内涵、贫困的根源等两个方面介绍贫困研究的概况,并做简要述评。主要结论是:(1)贫困的内涵从最初的以生活贫困为主,扩展到以社会贫困、功能性贫困为主,且其外延不断延伸;(2)贫困的根源认为是社会状态下的不平等产生的,与自然选择无关。

关键词:贫困内涵;贫困根源;贫困进展

中图分类号:F2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5)08-0004-03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国家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究其根源,往往是贫困所导致。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反贫困依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随着反贫困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贫困及其根源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回顾和梳理有关贫困的认知,探寻贫困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根源,对于更加深刻地认知贫困,更加有效地缓解贫困,无疑是必要的。

一、贫困内涵的研究进展

贫困内涵的认知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命题,到现在为止,对贫困的认知从最初的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到目前的功能性贫困的定义,其内涵的外延不断扩展,对贫困内涵的理解也经过学者们的研究不断充实和丰富。

早期的贫困定义主要是基于满足生理性生活的需要。19世纪末,Charles Booth和Seebohm Rowntree对贫困的定义做出了主要贡献。Booth对贫困的定义是基于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进行阐释,指那些没有能力去支付“生活必需品”的人的生活状况;Rowntree则是以贫困的分界线作为贫困的内涵据以定义,以必须满足“生理效率”的收入作为贫困分界线,把部分人群归结为贫困人口。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贫困,即缺少达到生活水准的能力。”根据世界银行前后十年的发展报告,可以看出对贫困的定义也在与时俱迸,从起初的对贫困的认知是一种没有足够的资源获取社会公认的机会到贫困是一种缺少的能力,这说明对贫困的认知不仅仅是从简单的维持生活的必需品的方面加以认识,更重要的是从个人能力方面加以深化,重新探索。中国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把贫困定义为“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求”。以上对贫困的定义,都是基于物质层面即生理需求需要来阐述的,远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也许是囿于当时的环境所致或者人们对贫困的认识没有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抑或者是当时的贫困现象并没有今天的现象如此复杂多变。事实上,张莉莉认为贫困被视为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状况需要的观点,在早期研究中相当普遍。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对贫困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活物质层面这一单维度的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生活能力方面等多维度的研究。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的罗伯特·钱伯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将能力因素引入贫困之中,以人类学为基础拓展了贫困的研究视野。贫困的判定开始由简单的物质层面到不断扩展的多维度层面的视角观察。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martya Sen在其代表作《贫困与饥荒》和《以自由看待发展》两本书中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他认为,贫困不能仅仅用经济上的物质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人的能力的衡量,基于对某种程度的福利的机会的衡量。他指出,“贫困不仅仅是相对地比别人穷,而且还基于得不到某些基本物质福利的机会,即不拥有某些最低限制的能力……贫困最终并不是收入问题,而是一个无法获得某些最低限度需要的能力。”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吸收了他的贫困概念,在基于人们福利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对人自身的能力的强调和社会对人自身的外部冲击,明确贫困的定义为:“贫困是指福利被剥夺的状态,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以及缺乏发言权、权利被社会排斥在外。”此后,对贫困的内涵的研究仅在拓展其外延上认知,并没有取得更多的研究结果,而且大多数学者很少在对贫困的内涵做主要研究,从而转向着重对减贫和扶贫方面的研究。

在对国外研究贫困的基础上,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视角观察贫困现象和定义贫困。童星、林闽钢(1994)指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赵冬缓、兰徐民(1994)认为,贫困指在一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条件下,人们在长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护一种生理上的需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康晓光(1995)认为,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长期不能合法地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关信平(1999)认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自理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低于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由于广大学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致使贫困的外延逐渐扩大,并逐渐与其他相关因素结合,探索贫困的多重内涵。王云多(2013)研究指出,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减少贫困作为力量支撑,这也是从另一方面间接指出了贫困的内涵。即贫困不仅是物质层面,也涉及到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以及功能性层面的理解和探求。这些研究和阐述丰富发展了贫困的内涵,为人们更好地认识贫困扩展了视野。

二、贫困根源的研究进展

在贫困的根源研究中,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西方的学者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有贫困自然说、贫困经济说和贫困社会政治说等。

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是“贫困的自然说”的典型代表,他将贫困产生的持续原因归结为一种自然机制,这种自然机制是自然法则所规定的,类似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是人力难以有效改变的,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美国学者纳克斯的资本缺乏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来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动力理论与依附理论等是“贫困的经济说”的典型代表,他们将贫困归结为某种收入分配格局的产物,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贫困的直接根源,但他们的研究中并没有指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社会学者试图从社会分层的意义上来分析贫困的根源,他们认为,“在分层的意义上,贫困就是一种不平等”,应该从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上寻找贫困的根源,这就是“贫困的社会政治说”。

随着对贫困认识的深化,对贫困根源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形成了动态性理论。主要有:一是贫困的季节性理论。Lipton研究发现,那些只能获取80%必需营养的人口对食物供给和报酬性务工的季节性表现出极高的脆弱性,能量摄取低和季节性的不稳定相联系,就业的季节性波动是极端贫困的重要原因;二是贫困的代际传递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在研究贫困阶层长期性贫困的过程中发现家庭贫困呈现出代际继承现象,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概念,亦即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进行遗传。

我国学者关于贫困根源的探究也大多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但一直是以静态分析为主。

吴敬琏认为,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太多,人均占有的生产资料太少,贫困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等方面的不平等所引起的。刘龙、李丰春认为,农村贫困根源在于其积淀的贫困文化。刘尧认为,农村贫困的根源是知识贫困,消除农村知识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谢惠媛指出,贫困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现有的经济制度和世界秩序并没有给这些贫困国家的发展创设公平的环境。

在关于贫困根源的诸多观点中,人们在社会状态下存在的不平等是导致贫困的根源的观点仍然引起众多学者的讨论。法国学者卢梭在1753年撰写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认为,在社会状态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出现,加剧了人类的不平等,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宗教地位和道德地位上的不平等。美国社会学家皮特·布劳认为,不平等是一种差异,即人们在各方面的相对比较间的差异形成不平等,人们在社会状态下存在的不平等是导致一系列问题的深层原因。这也是说明贫困问题的由来和发生是由于社会层面的人类之间关系不平等导致的,贫困的根源就是人类间的不平等。例如,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陈晨、刘坤指出,进入社会状态以后,首先出现的是经济上的不平等,而经济上的不平等造就了贫困。

许多学者对原始积累不平等的占有导致的贫困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在其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认为,资本形成(即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梁琦研究指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在存在地区间不平等的条件下,经济力和社会力的作用使有利地区的累积扩张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导致后者状况相对恶化并延迟其进一步发展,由此导致不平衡状态的强化并进一步导致被弱化区域间的贫困加强。”

三、简要述评

本文从贫困的内涵和贫困的根源着手分析,对贫困内涵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发现对贫困内涵的变化主要是基于社会水平条件的改变和社会的迅速发展,部分学者对贫困的理解不再仅限于生活物质层面的分析,而是更加注重人的能力的研究,指出功能性能力的缺失也会导致贫困,并把其作为广义上的贫困的内涵。对贫困的根源的梳理,主要是从西方学者对贫困的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从不同角度进行探求贫困根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贫困根源的理论,但没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人类在享有资源的不平等方面发展和提升贫困根源的理论。

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贫困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是大多数学者承认贫困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发生或者表现于社会生活中,可为人们感知,易为社会大众甄别,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贫困问题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尽管贫困表现于社会生活之中,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不容易揭示,这说明贫困根源具有深刻性、复杂性,并且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一般角度看,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自然的因素可能是导致比较普遍的贫困原因;至于个别的、具体的贫困现象,则其原因可能更为复杂、具体。作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意义上的贫困问题,是指发生面比较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贫困问题,往往具有相同的原因,或者其根源隐含着共性和个性,因而具有学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回顾、梳理的贫困方面的研究观点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归纳的。三是人们对贫困及其根源的揭示呈现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过程,既符合认识规律,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在早期的贫困研究中,主要关注贫困的概念、测度和发生机制。英国工业革命后,对贫困的研究日益增加,无论是从经济学上的研究,还是从社会学等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贫困的定义出现了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之别。20世纪80年代,印度经济学家Amartya Sen提出了能力贫困概念后,对贫困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狭义到广义不断扩展的过程,从最初强调物质和收入绝对数量的多少,逐渐发展为包括社会公平和发展机会的大小等方面。

贫困是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即便到了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依然存在,这说明关注贫困、研究贫困、破解贫困,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关于贫困的表象的认识不断丰富的同时,关于贫困根源的揭示不断深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向。在这个深化研究的过程中,准确判定贫困的原因,采取精确措施攻克贫困,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