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2015-10-18邓家侵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总苷洛韦白芍

邓家侵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邓家侵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观察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共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4%,对照组6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能与白芍总苷胶囊有免疫双向调节、抗炎止痛有关。

带状疱疹;盐酸伐昔洛韦片;白芍总苷胶囊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种病毒可对患者皮肤和神经节造成侵犯,并沿着周围神经分布,从而出现群集性的疱疹和神经疼痛[1]。病毒原发感染后可能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内,当患者免疫能力低下时可能出现。带状疱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其带来极大的痛苦[2]。为提高疗效,笔者探讨了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皮肤门诊带状疱疹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55~77岁,平均(65.9±11.2)岁;病程2~5天,平均(3.8±1.1)天;皮疹分布部位:胸背10例,腹腰8例,头面5例,下肢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8~78岁,平均(67.5±10.6)岁;病程1~5天,平均(3.5±1.4)天;皮疹分布部位:胸背8例,腹腰7例,头面6例,下肢7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蛇串疮”的相关诊断标准;疱疹在1~5天内发生,期间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排除脑膜、内脏等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过敏体质者、心肝肾严重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伐昔洛韦(丽珠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3 g,口服,每天2次;同时外用四黄消炎洗剂,将其均匀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胶囊(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每次0.6 g,第1周每天口服3次,第2周改为每天口服2次。

2组患者均治疗2周,在其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评定: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疼痛消失,皮损消退超过90%以上;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疼痛减轻,皮损消退超过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疼痛缓解,皮损消退超过50%以上;无效: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皮损消退不超过50%。观察2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将其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5]。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96.4%,对照组6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3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2。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4.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头痛1例,发生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隐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10.7%;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其中头痛3例,发生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隐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6%。经服用温水后胃肠反应可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天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天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n 28 28止疱时间2.13±0.25 5.25±1.25 12.95 0.0000止痛时间1.25±0.23 2.58±0.12 27.12 0.0000结痂时间3.26±1.21 5.28±1.36 5.87 0.0000

5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集中于老年人,环境污染、缺乏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其发病率上升显著相关,给其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该病的治疗不但要加速皮疹的愈合,还要改善疼痛,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过去临床主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例如阿昔洛韦和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但其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很难快速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消退局部皮损[7]。

本研究采用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发现,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6.4%,对照组6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马广等[8]以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治疗52例带状疱疹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92.5%,认为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减轻其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与其结论基本一致。

带状疱疹急性发病期,细胞和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较强,其持续时间在越长的情况下,可能转至慢性疼痛的几率越大,且年龄越大,抗体越有较高的滴度,疼痛就越为剧烈[9]。故早期对病毒抗体的产生有效抑制,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关键。白芍总苷是从白芍干燥根中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芍药花苷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止痛、抗感染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总苷可抑制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功能。白芍总苷可影响Th2细胞的增生,在低浓度时产生促进作用,高浓度起到抑制效应[10]。因此剂量不同起到不同的作用,早期大剂使用达到抑制剧烈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对神经的损伤,后期小剂量可增强免疫功能以加速病情恢复。伐昔洛韦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对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故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能起到更好的疗效。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对照组1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1]焦海芳,康雄.中西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23(4):429-430.

[2]梁惠球.中西医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5(14):110-111.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0-24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宋福松.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5(6):82-83.

[6]郑桂香,张玉,余兰,等.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3):3660-3661.

[7]王素玲.五虎群羊针法结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2):62-63.

[8]马广,李海英.伐昔洛韦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7):34-35.

[9]唐红兵,刘雷山.糖皮质激素预防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附45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8):98-99.

[10]李敬敏,王丽.雷公藤多苷和白芍总苷药理及毒理作用的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31-632.

(责任编辑:马力)

R752.1+2

A

0256-7415(2015)12-0105-02

10.13457/j.cnki.jncm.2015.12.046

2015-08-06

邓家侵(1976-),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银屑病、性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总苷洛韦白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芍总苷干预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龙胆总苷提取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