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分析
2015-10-17郭钦惠袁劲松
郭钦惠袁劲松
1.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 515041;2.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 518053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分析
郭钦惠1,2袁劲松1▲
1.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 515041;2.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 51805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表达量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有关。
低分子肝素;急性冠脉综合征;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不良反应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可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者完全的栓塞,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肌缺血。在发病类型中,其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1]。在治疗中,随着治疗药物的增加,其治疗可选性也比较强。众所周知,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催化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抗Xa因子活性,可预防血凝块形成[2]。而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仅在组织水平,而且在细胞水平已处于高凝状态,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TF)是凝血过程的始动因子,以往认为主要来源于血管内皮,而现在发现外周血细胞中单核细胞能自身合成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血小板亦含有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3-4]。本文具体探讨了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12月在本市某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入选标准: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5];年龄18~80岁;预计生存期大约3个月;患者知情同意;合并肿瘤、创伤、炎症感染、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近1周内服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平均(56.4±2.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平均(3.22±0.45)年;疾病类型:不稳定心绞痛45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5例;平均受教育年限(15.64±3.22)年。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与受教育年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卧床休息,口服辛伐他汀降血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持续静滴硝酸甘油扩冠,常规镇痛与控制血糖及血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H20010300)0.4mL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发病程度明显降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消失甚或恶化,心电图无改变。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相关试剂购自BD Pharmingen公司。取静脉血,外周血用ACD抗凝,经1000r/min离心10min获得血小板血浆,用PBS调血小板浓度为2×109/mL,利用发色底物法测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含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疗效对比采用x2分析,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含量对比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P<0.05代表对比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后经过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变化分析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表达量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变化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变化对比(±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0 3.98±0.42 0.98±0.44 17.442 <0.05对照组 40 3.99±0.56 1.56±0.63 13.234 <0.05 t 0.067 4.551 P>0.05 <0.05
2.3 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治疗过程中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所致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需要进行早期干预[5]。
现代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血栓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凝血酶是血栓形成的核心,也为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故目前主张用抗凝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减少和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6]。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降解后的衍生物,在生物学及药理学较以往普通肝素有明显优势。在心绞痛治疗中,主要是通过灭活凝血因子Xa 进而发挥抗凝作用,其作用强度是普通肝素的2~4倍[7]。低分子肝素同时能显著降低血脂,促进缺血心肌的侧枝循环形成,增加心肌氧供应,其可抑制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出血的可能性较小[8-9]。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紧密相关,心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 mRNA水平、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活性及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蛋白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11-12],并有研究认为血浆中可溶性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水平是心血管病变患者疾病进展的一个标志[13]。本文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表达量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不良反应中,两组治疗过程中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但是也要掌握抗凝治疗禁忌证,如对该药过敏、2周内有活动性出血、手术、外伤史。同时定时监测血常规、血小板等指标,出现异常进行及时处理。
总之,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有关。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8-282.
[2] 黄细莲,钱申贤,曹利红,等.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在脑梗塞患者的表达及活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6):1376-1378.
[3] 陈国伟,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72-273.
[4] 陈珊珊.替罗非班用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4,49(1):55-57.
[5] Visse R,Nagase H.Matrixm metalloproteinase and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ructure,function,and biochemistry[J].Circ Res,2013,92(11):827-839.
[6] 曹维彬,罗海燕,郝晓红,等.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3):264-266.
[7] 黄细莲,陈况,谢亚萍,等.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与活性的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2):112-114.
[8] Movahed MR,Butrnan SM.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no-reflow occurring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ardiovasc Revasc Med,2008,9(1):56-61.
[9] 黄细莲,钱申贤,刘利蓉,等.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及活性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249-3251.
[10] Sangawa M,Yamamoto K,Shiratori Y.Nicorandil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minor cardiac marker elevation after coronary stenting[J].Int J Cardiol,2014,107(1):48-53.
[11] 黄晨,刘克成,于震.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05.
[12] 席光明.稳定型心绞痛的抗血小板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2(2):1708-1709.
[1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0-361.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surface tissue factor effects analysi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reat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GUO Qinhui1,2YUAN Jinsong1
1.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China;2.The University of Hongkang-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 518053,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surface tissue factor effect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reat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corded to the princip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ed give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jection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1.25% and 71.25% respectively(P< 0.05).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surface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before treatment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after treatment thes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 0.05), while inter-group compared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Both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ha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has better efficacy and safety,it plays the value may be relats to reduce peripheral blood cell surface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Acute coronary syndrome;Peripheral blood cell surface tissue factor;Adverse reactions
R541.4
A
2095-0616(2014)06-56-03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