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5-10-17

关键词:病因年龄老年人

贺 菲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干部病房,北京 100074)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原因分析

贺 菲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干部病房,北京100074)

目的 探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并分析其病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发病原因与不同年龄、性别及相关伴随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 性别:老年人各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的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显著高于>7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类型:房性早搏85例(94.4%),室性早搏34例(37.8%),阵发性房速18例(20.0%);病因:冠心病36例(40.0%),高血压性心脏病25例(27.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4例(15.6%)等。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86/90)。结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多见,其次为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房颤,且其发生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临床上应及时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病特点;病因

心律失常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由心脏冲动的节律,频率、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及激动次序等发生异常导致,好发于老年人,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及原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1.4±3.2)岁;年龄分段:60~69岁54例,70~79岁28例,>80岁8例;疾病分组: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冠心病32例,肺心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糖尿病3例,肺心病2例,心肌炎2例,脑血管意外2例,甲亢1例,电解质紊乱1例。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2]。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律失常发病原因及类型进行分组,分析心律失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相关伴随疾病之间的关系。

1.2.2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前首先通过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及CT,超声心动图,生化检查,甲功五项等确诊,然后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的特点,对重症患者给予静脉推注、静脉输液胺碘酮或西地兰等;轻症患者可直接给予口服美托洛尔、心律平、美西律或胺碘酮等药物;对其他合并症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1周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适当进行药量的调整,治疗期间测定患者心率并及时记录,2次/d[3]。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律完全恢复正常或偶尔发生心律失常;有效:心律失常发作频率较服药前减少>50%;无效:心律无变化或发作频率较服药前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各类型心律失常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分组:60~69岁组54例(60.0%),70~79岁28例(31.1%),>80岁8例(8.89%)。三个年龄组比较,其中<70岁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显著高于>7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心律失常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类型心律失常在各年龄段患者中的比例 [n(%)]

2.2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常见发病原因(见表2)

表2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原因分析(n,%)

2.3疗效

对9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1周后,显效61例(67.8%),有效25例(27.8%),无效4例(4.4%),总有效率为95.6%。

3 讨 论

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易出现心脏供血能力不足,加上慢性病的存在使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易导致心功能的减退,从而加大了患心律失常的危险性。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各类型心律失常与年龄的关系发现,三个年龄组比较,其中<70岁各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显著高于>7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相关,且在就诊的患者中,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此处需注意的是,该比例并不能反映整体人群中不同年龄患者发病率的比较,因为受试验条件限制,无法将大型流调数据及本地人口组成比例结合起来进行严格的随机设计和论证,这也是今后研究一个很好的方向。但研究发现老年人各类型心律失常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本研究发现老年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主要为房性心律失常,其中主要为房性早搏。主要症状为心悸、心脏“停跳”感,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脉搏有间歇等。也有无症状者。可能期前收缩持续时间较久,患者已适应。此外,期前收缩的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状是由于对期前收缩不正确的理解和恐惧、焦虑等情绪所致[3]。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当症状明显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吸烟、饮酒与咖啡因可诱发期前收缩,应劝导患者戒除或减量。治疗药物包括镇静药、β-受体阻滞剂等,亦可选用洋地黄或钙通道阻滞剂。

诱发老年心律失常的病因主要有:冠心病36例(40.0%)、高血压25例(27.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4例(15.6%)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房、心室等发生病变,从而增加早搏的发生率,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为诱发老年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脏负荷的加重,使心室肌顺应性降低,引起左室终末压的升高,心律失常可由肥厚的心肌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对于肺心病所致的心律失常主要由肺部感染所引发,此外慢性低氧血症、心肌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也可诱发心律失常[6-7]。因此积极治疗器质性心脏病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在老年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应通过全面检查,明确疾病的类型及病因,早期治疗。本研究通过对9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1周后,显效61例(67.8%),有效25例(27.8%),无效4例(4.4%),总有效率为95.6%。目前药物治疗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给药时应掌握药物剂量,并根据病情进行合理调整,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治疗长期慢性疾病,从而最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上严格掌握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病特点及常见病因,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心肌供血的症状,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老年患者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护心脑血管,积极治疗长期慢性基础疾病,避免因长期加大心脏负荷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

[1] 宋剑辉.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病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5):116-117.

[2] 常国斌,范美桃.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0):147,153.

[3] 洪美林.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病特点及原因分析[J].首都医药,2014,(22):51.

[4] 郑淑芳,陈清启.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病因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29):53-55.

[5] 高春颖.76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81-482.

[6] 谢有文.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因和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78-279.

[7] 张建国.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病因探讨[J].医学信息,2011,24(7):3027-3028.

[8] 陈 瑜.178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57-58.

本文编辑:张 钰

R541.7

B

ISSN.2095-6681.2015.017.096.03

猜你喜欢

病因年龄老年人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变小的年龄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