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语言和政治关系的研究综述

2015-10-17王敬

人间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语言学语篇政治

摘要:语言是人们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大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语言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在探究语言和政治的关系以及政治正确性基础之上,讨论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政治语言的研究方向。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22-02

一、引言

语言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家们把语言用作工具以提升、保护和合法化自己的权力以及权威的声音,使他们对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观念得以具体化。语言学家们把政治语篇作为研究政客们的观点的阵地,对语言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

社会语言学在一般中国语言学者的认识中,主要研究的是诸如地域方言、语言规划、流行语之类的问题,可是,在西方近年的语言学研究中,不但政治语篇研究早已蔚为大观,其中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对于政治语篇的考察,更既深化了对于政治言语行为的分析,也有效拓展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空间。

二、语言和政治的关系

语言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Chilton & Schaffner(1997)就指出:“一方面没有语言政治就无法实施,另一方面很可能由于语言的应用才产生广义的‘政治’”。Lakoff (1990)说得更明确:“政治即是语言,同时语言也是政治”。Joseph(2006)认为,“我们正逐渐意识到语言作为政治活动的过程的基本地位,以及在那些被我们承认为‘政治的’各种活动和实践的语篇当中,语言所处的地位。”如果没有政治语言这一工具,政治传播就不可能发生,因为语言就是产生于人们对思想交流和传播的需要。政治权力的实现很多时候是依靠语言。政府可以通过禁止某种语言的使用从而控制少数群体,例如土耳其政府曾在2002年对库尔德语施加限制,禁止使用库尔德语作为教育和广播的途径;但在2013年土耳其总理又宣布允许在竞选中使用库尔德语,以推动解决库尔德地区的问题。同样,为了赢得西班牙裔和其他少数族裔的选票,《美国联邦选举法案》曾试图让更多的少数族裔参与政府工作;加拿大政府不断增加双语(英语和法语)公务员的工资,以期削弱魁北克地区的分裂主义。政治与权力不可分离,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权力、巩固政治信仰: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政治高压(主要是暴力统治和战争),民主社会中的法律法规等。不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说服人们自愿按照政客所说的去做(Fairclough,1989)。因此,语言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政治正确性”的产生和运用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发动了一场要求修正美国英语中具有歧视性和偏见性的语言的“政治正确”运动。在此运动的推动下,美国英语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政治正确”语言,这些语言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得到广泛运用。

(一)“政治正确性”的定义。《朗文当代英语辞典》(1998 英语版)对“政治正确性”给出的定义是Politically Correct(adj.): language, behavior, and attitudes that are politically correct are regarded as right and acceptable because they are careful to avoid of fending women, black people, DISABLED people etc.. 在《英汉大词典》(陆谷孙 2007第2版)“政治正确”被解释为“力求避免在言语表达或行为上排斥、忽视或侮辱处于不利地位者”。一般语境下的“政治正确”是指为了避免真实存在的或所谓的不公正的歧视言行、思想而采用另一种变换的词语、行为或思想观念。例如为了避免出于种族、性别、性取向、身体残障、宗教或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的歧视或不满而采用的相关中性词语。

(二)“政治正确性”的起源和发展。“政治正确性”的思想受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的影响,该假说认为“Language represents thought and may even control thoughts”, 即语言可以代表甚至会控制人们的思想。人类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语言的影响,因而面对同一事物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它通常用来描述人群的语言影响力。虽然这个论断仍然颇有争议,但“政治正确”是基于这个理论建立起来的。

1975年,美国全国妇女组织主席卡琳·迪克劳(Karin Diklau)就英语中歧视女性的语言现象公开发表讲话,并首次提出了语言要追求“政治正确”的观点,迅速得到了公众的响应。女权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英语中“政治正确”词语的完善。同性恋解放运动(Gay Liberation)也使美国英语中“政治正确”词语得以丰富。到20世纪80年代,要求修正美国英语中具有歧视和偏见语言的“政治正确”运动热烈开展起来。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是社会活动家、学者和学生,他们致力于改变美国社会中的各种歧视和偏见,主张用政治正确性语言代替歧视性语言,在语言层面上维护人们的尊严和平等。20世纪90年代后,讲话要“政治正确”在整个社会已蔚然成风。随着其影响的扩大,逐渐被看作是美国社会对其内部曾经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反省的结果,是社会整体范围内的语言自律。

(三)美国英语中“政治正确性”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随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变迁而不断发展。美国英语中“政治正确”语言的出现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文化的变化,也反映了当代美国人对平等思想的诉求。当前,美国人提倡使用和正在使用的“政治正确”语言,主要是针对传统语言中歧视性语言更正之后形成的语言,这些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对含有种族歧视词汇的影响。“歧视性语言指的是用侮辱性字眼来指称某一性别、种族、年龄、性取向的人, 具有某一国籍、民族和语言背景的人, 身体或精神上具有异于平常人特点或能力的人以及持某种政治和宗教观点的人, 或以伤害性的态度、在没有明显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某一群体固化为具有某一特点。”在美国英语中可以发现为数众多的歧视性表达方式, 而针对种族的不在少数。

在追求“政治正确”语言人士的倡导下,这些歧视性语言得以更正。例如,与种族关切相关的称呼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nigger/negro(黑鬼)被African American (非裔美国人)替代,Chink(中国佬)改称Chinese American,Indian (印第安人)改称American Indian/Native American等等。

2.对含有性别歧视词汇的影响。这种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词汇具有性别指向性。如很多职业名词常用man作词缀,如businessman, policeman, chairman 等,在女性进入这些工作领域后,才派生出与男性相对的职业名词,如businesswoman, policewoman, chairwoman等;二是当性别指称不明确时,常使用男性词汇,如,常把man, he, him, himself等作为共性代词,泛指男性和女性。

man等作为通用名词的习惯用法和he等泛指代词的语法规则都含有忽略或轻视女性的客观存在以及否认、贬低女性价值和社会角色的倾向。在“政治正确”运动推动下,这些性别歧视性语言逐渐被取消了。如businessman 和businesswoman、salesman 和saleswoman、chairman和chairwoman,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统称为person,即用businessperson, salesperson, chairperson等中性词取代,弱化了男女性别差异;而当性别指称不明确时,现在常常使用he or she, his or her, himself or herself 或用复数代词they, their, them等

3.对含有年龄歧视词汇的影响。美国英语中也有一些针对年龄的歧视性语言,这类语言主要针对老年人和未婚大龄女子。如称老人为old people, older person, the elderly,称未婚大龄女子为old maid, spinster等。很明显,spinster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spinster指年华已逝,很难结婚的女子,中文意思就是老处女,这是对女性的贬低。而bachelor含义却不同。

在“政治正确”语言主张者的倡导下,美国人已开始使用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people who past their primes(过了鼎盛期的人)来指代老人,从而淡化了老年人年迈体弱和行动不便的形象,赞扬了他们具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优点;使用single woman, woman 等中性词汇指代未婚大龄女子,回避了偏见和歧视成分。

4.对含有职业歧视词汇的影响。为避免对从事某些职业的人群的歧视,“政治正确”语言主张者倡导,人们应使用一些能使听话者感觉舒服或被尊重的语言。如,称cleaner/dustman(清洁工)为sanitation/sanitary engineer(卫生工程师),称tree-trimmer(树木修理工)为 tree surgeon(树木外科医生)等。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当前有些行业的美国人也开始美化自己的职业称谓。bootblack(擦皮鞋的)称自己为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鞋靴保养工程师)等,无疑是语言文化的一种进步。

5.对含有宗教歧视词汇的影响。为了维护不同宗教信仰者的平等,“政治正确”语言主张者倡导人们使用无宗教信仰歧视性语言。如,以前提到名字时常出现的Christian name 被given name、first name 或personal name 取而代之;为了回避“歧视不同宗教信仰者”之嫌,在圣诞节时多用Happy Holiday 替换Merry Christmas,因为holiday没有任何宗教意义,适用于任何对象和任何场合。

6.对含有其他歧视词汇的影响。由于美国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不同群体,要在语言上追求人人平等,“政治正确”语言还需要更正以前社会中针对这些群体的一些歧视性语言。出于政治正确的需要,一个新的后缀-challenged应运而生, 专用来委婉形容缺憾。残疾人开始被称做“体能受挑战者”(physically challenged),而不是the handicapped 或the disabled;精神病人摆脱了the lunatic 或the insane 的恶名而成为“精神受挑战者”(mentally challenged);丑陋的人(ugly)被婉转地称为“美学上受挑战者”(aesthetically challenged);midget(侏儒)被称为“垂直方向受挑战者”(vertically challenged)。

四、政治语篇研究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政治语篇的研究在中国语言学界基本还是一个空白, 社会语言学在一般中国语言学者的认识中, 也主要研究的是诸如地域方言、语言规划、流行语之类的问题, 可是, 在西方近年的语言学研究中,不但政治语篇研究早已蔚为大观, 其中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对于政治语篇的考察, 如依据“身份”、“习性”、“谩骂语”、“标准化”等概念的考察, 既深化了对于政治言语行为的分析, 也有效拓展了社会语言的理论空间。

在社会语言学里,“身份”不是一个仅仅具有识别社会地位或群体关系意义的概念,它伴随着实际的使用具有强烈的社会语境价值。后工业时代的社会演化速度和维度,引发了不安全的意识,带来了身份的问题以及对稳定、权威或连贯性的关注。 因此,在分析政治语篇时, “身份”是用得最广的一个社会语言学概念。

民主、自由、平等是美国民主文化的核心,在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共使用3次“my fellow Americans”称呼美国民众,既拉近了总统与民众的距离,富有亲和力,也掩盖了总统作为行政主导者的客观实质。美国的繁荣和前进靠的不是总统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每一个美国民众的支持。国情咨文中出现的普通民众的姓名多达10个,共提及22次,这在奥巴马以往的演说词中也有所反映,体现了平民亦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国家事务,体现了奥巴马注重民生,深入群众的领袖形象。

文本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其中“we”出现127次、“I”出现68 次、“our”出现114次、“us”出现20次。第一人称指示语共出现353次,约占总数的68.3%。例如:

“As president, I’m committed to making Washington work better,and rebuilding the trust of the people who sent us here. I believe most of you are, too. Last month, thanks to the work of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this Congress finally produced a budget that undoes some of last year’s severe cuts to priorities like education. Nobody got everything they wanted, and we can still do more to invest in this country’s future while bringing down our deficit in a balanced way. But the budget compromise should leave us freer to focus on creating new jobs, not creating new crises.”

这一段中奥巴马首先用“as president”自指,用“I”表明敦促政府更好行事以及重塑人民信心的决心,而后用“we”“us”暗示自己并不是作为总统,而是代表民众在发表改革措施的心声。由此可见,特定语境下的人称指示语具有影响人际亲疏关系的作用。

五、总结

本文主要对语言和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进而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新语”“政治正确性”概念进行了详细地解释,通过美国英语中的政治正确现象我们看到了语言深受社会文化影响,同事语言优势政治文化的具象呈现;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主要是“身份建构”理论,对2014年奥巴马国情咨文进行了分析。不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政治语篇研究在我国语言学界相对较少,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根据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语言和政治的关系进行分析,既神话了对政治语言行为的分析,也有效拓展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空间。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语篇政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