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2015年中国·武汉第42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
2015-10-17文|阿梅
文| 阿 梅
“数”说2015年中国·武汉第42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
文| 阿梅
往届横渡长江活动图
横渡长江活动主要分为个人抢渡挑战赛和群众方队横渡。数量不超过100名的个人抢渡赛选手被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各录取前16名并颁发奖金,第一名10000美元、第二名6000美元、第三名3000美元。
群众方队横渡以队列的形式从武昌汉阳门1号明口码头下水至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起水,游程约6000米。方队横渡将组成40个方队,按每个方队80—100人,总规模将控制在3500人左右。其中本地选手2500多名,组成29个方队。
个人抢渡挑战赛从武昌汉阳门1号明口码头下水至汉阳南岸嘴起水,游程约1800米。此条线路被称为武汉横渡长江史上最难线路,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公开水域高手参赛。
为保障渡江活动的安全,组委会届时将调集救助木筏、冲锋舟、拦截船、医疗救助船、指挥船等各种功能的船只100多条,实施江面保障工作,确保安全。
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体育、海事、公安、交管、卫计委、气象、水文、水务、外侨、通信、警备区、海军工程大学、舟桥部队等近30个市直部门和部队单位组成的赛事组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就竞赛组织、水上交通组织、清障、船只调集、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及各项保障工作等进行统一安排部署,为赛事顺利举办提供保证。
为扩大活动影响,让更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横渡长江活动中,武汉市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是继续开展武汉中小学生免费游泳活动。利用暑假(7—8月),选择36家游泳场馆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20天。同时,在全市13个区设立免费游泳培训点,免费培训小学生1000人(培训内容包括游泳技能、溺水自救、救助他人、溺水抢救知识和渡江文化等)。
每年的横渡长江活动,活动区域的江面都将封航近4个小时。
武汉横渡长江的历史沿革
武汉素称江城,处于中国最大河流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水的交汇处,因水独厚,也因水生患,长江自古就被视为舟辑难渡的天堑,天性乐水的武汉人把征服长江作为历炼意志、挑战困难的生命象征。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朝年间,每逢盛事,武昌城下,常有善泅健儿结党成群,手挚五彩旗,出汉阳门,博击长江,顶风踏浪如履平川,或打鼓泅,或踩水,或扎眯子,两岸观者如潮,欢声雷动,犹裂天闪电也。到了清末,军队游泳技能训练为主的泅湖渡江活动开始出现;民国时期,民间节日嬉水夺标活动形成传统;20年代,高等学校及市民游渡东湖和长江的活动逐渐增多;到30年代,全市性的小型横渡长江竞赛活动初具规模。
1934年9月9日,由体育界和军界人士发起了武汉第一次横渡长江游泳竞赛活动,起点设在武昌汉阳门码头,终点为汉口三北码头,全程5000米,有44人参加,第一名警备旅鞠华强获得张学良将军颁赠银盾“力挽狂澜”。此次横渡长江颇极一时之盛,两岸观者人山人海,当时报刊称之为“横渡壮举”。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在武汉首次畅游长江,游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武汉人民参加游泳活动的热潮。从1956年起武汉每年举行一次横渡长江竞赛。
1965年6月27日第十届横渡长江活动中,有17000人参加,也是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1966 年7月16日,42次畅游长江的毛泽东同志在武汉最后一次公开畅游长江,“7.16”由此成为一个特定的纪念日。伟人的践行和示范,极大鼓舞了人们参加横渡长江活动的热情,也成为武汉横渡长江的精神符号。
有着悠久渡江传统的武汉市,几乎每年都要举办大型横渡长江活动,自2009 年起,武汉市人民政府明确将7月16日定为每年的横渡长江日,并提出把“7.16”渡江品牌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游泳健身活动中去。
通过长年坚持与创新,武汉渡江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3 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赛事前三名。2014年的横渡长江活动,报名人数达5000 多人,创近10 年之最,包括400多名外省选手及瑞典、德国等国家的高水平专业运动员。2014年6月16日,中国游泳协会将每年7月16日所在的这一周定为“7·16全民游泳健身周”,并将武汉作为首届7·16全民游泳健身周主会场,更是凸显了武汉横渡长江的特殊地位。
为鼓励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打造武汉渡江品牌,体现武汉地方特色,今年6月1日修订后正式实施的《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七月十六日开展群众性横渡长江活动,所在周为全民游泳健身周”。同时,在缓解“游泳难”方面作了具体安排,规定在江、河、湖等符合条件的水域设置季节性的天然游泳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游泳场馆在暑假期间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中小学校推广开设游泳课程。首批试点将在43所小学的近万名四年级学生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