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元代水闸遗址之谜
2015-10-16丁佳荣
丁佳荣
数千年滔滔的吴淞江,开创了江南地区的文明,而我们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如鉴,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对于从华亭府到松江府,再到上海县,直至当今演变成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可谓值得纪念的一页篇章。
水闸的前世今身
2001年5月3日,正在建造的上海志丹苑商品房小区二期工程,打桩机在打到7米深处时,混凝土桩却跳个不停,再也打不下去,连换几个位置均如此。
于是,钻探打桩的承包商狠狠心,花了一万多元,特制了一个带硬钢齿轮的钢钻,靠着钢齿轮的磨砺,终于钻出一大块东西。开发商预感到地下可能有“宝贝”,于是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报后,立即派出考古专家赶往现场。专家看到挖掘上来的东西后,马上确定地下是个古代水工遗址。原来发现的这块铁质构件叫“铁锭榫”,一般嵌于两个单体物件之间,在古代水利工程中起卯固作用。施工单位殊不知,当时钢钻打得如此之准,若再偏离几厘米的话,没有它的出现,考古专家就可能误判,如此也许世人至今都无法看到上海闹市地下,有这么一个罕见的古代水工遗址。经不断考古勘探、文献查证和各方专家论证,最终这片区域被确认为上海元代水闸遗址,随之也渐渐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由闸室、护坦、翼墙和闸基等几部分组成;全闸长32米,最宽处30米,平面大致呈两个对称八字形,犹如一个银锭,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遗址位于上海普陀区延长西路以南、志丹路以西的交汇处,周围楼房林立,道桥纵横,却没有一条河流的迹象。
吴淞江源自太湖瓜泾口,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在1843年西侨来沪后,知此河可通苏州,始称苏州河,以致本名不彰。在民国二年(1913年)上海道路图上,可以发现在今遗址四周,尚有不少水系存在。遗址位于赵浦东北向、下长浦的西侧。元代由于国运短祚,许多资料又不注意保存,我们翻开元代唯一的水利专著《水利集》,可以看到第七卷内容均摘自宋代治理太湖的著述,其中“浙西切要河港”一节,描写吴淞江北岸有“东彭越浦、西彭越浦、赵浦、大场浦、桃树浦”。由此可知,从宋代至清末民初,赵浦均位于大场浦与彭越浦之间,南通虬江( 宋代为吴淞江),北通走马塘。又据清光绪《宝山县志》记载,宝山县境内有一条赵浦,元泰定年间,任仁发等人在此“置赵浦闸”。但上海元代水闸究竟是建在元代吴淞江支流赵浦上,还是吴淞江干流近赵浦处,这个目前为止还是个未解之谜。
八思巴文密符
任何人只要进入遗址区域,就会被眼前那些直径在0.3~0.5米,高2~4米的木桩吸引。经考古学家考证,连同水闸基础地下总共有近三千根木桩。我们如果仔细查看的话,更可以发现木桩上除了有用毛笔墨书的汉字,还有大量刻在木桩上的被称为“八思巴文” 的怪异符号。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就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率领下,纵横驰骋欧亚大陆。元世祖为了“顺言达事”,命国师八思巴创制能够“译写一切文字”的“蒙古新字”。
八思巴(1235~1280) ,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本名罗卓坚赞,据说其三岁能讲喜金刚修法,听众叹为稀有,于是称之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九岁时,又因讲喜金刚续本《二观察》而名声大著。公元1247年,他随其伯父萨班·贡噶坚赞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成吉思汗之孙,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瑞皇太子,自此归附蒙古。公元1253年,18岁的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25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统元年(1260)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次年又升号“帝师”,进封“大宝法王”,统领西藏13万户。
在至元年间,八思巴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1269)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自此,官方文书包括旨书、牌符、官印、书籍出版等,官方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扩大其使用范围。皇帝派遣只懂得八思巴文而不懂蒙古语的汉族官吏,到军营传达情报。汉族官吏不懂得蒙古语,不了解自己带来的圣旨真正含义为何,而蒙古族将帅却能安全准确地收到情报。公元1368年后,随着元朝的灭亡,八思巴文逐渐被废弃。
跨界大师任仁发
由于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南侵,促使北方大批人口南迁,至此时上海人口已约10万人。人口激增及其他综合作用影响下,加速了吴淞江河道的浅塞,严重影响到太湖积水的排泄与海运通道的畅达。上海在元代的海外贸易虽也曾发展到一定规模,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发展到两宋青龙镇的鼎盛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环境的恶化,也就是吴淞江航道的浅狭。
宋元两代,治理太湖水患有两派观点: 一派主张疏浚吴淞江,并裁弯取直,使太湖之水能顺直达海;另一派主张在疏浚吴淞江的同时,在吴淞江等通海河流上建立水闸,蓄水冲沙。任仁发便是后一种观点的代表者。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一字子垚,号月山,青龙镇(今属上海市)人。宋咸淳八年举乡贡。1276年,元攻占都城临安。由于元统治时期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三是汉人;四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因此,像任仁发这样的“南人”,由于不能“由儒而仕”,因此他要在社会上开辟一条生路,主要靠一技之长,即以专门的手艺(如修水利工程或画鞍马人物之类)见称于世。
宋亡之后,任仁发积极为疏浚吴淞江献计献策,他的治水主张是:“浚河必深阔,筑围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大德十年(1306),任仁发按照计划治理吴淞江的重要支流。经过这两次疏浚,吴淞江下游的水患大为减轻。泰定三年(1326),任仁发认为吴淞江等河道已经疏通,下一步应在吴淞江等通海河道上建立石闸,并设管领定时开启,以遏浑潮。春天备料,至夏天建成。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即是其中一座“赵浦闸”。
除却水利,任仁发一生的大半时间醉心绘画,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传世作品有《二马图》、《张果见明皇图》,藏故宫博物院;《春水凫鹥图》,藏上海博物馆。任仁发在浙东道宣慰使司副使任上致仕,一生兼跨水利与绘画两个领域,且在两个行业内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准。
栏目主持人: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