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片面化的国外约束
2015-10-16林云志
林云志
众所周知,西方社会注重人们的言论自由和个性释放,这一特有的西方意识,也自然浸润到他们的新闻媒体行业。不过,过分追求透明和事件上的主动权,国外新闻也偶尔游走在一些新闻道德的底线之外。 (图/东方IC)
关于记者的职业素养一直是西方社会关心的主题。众所周知,西方社会注重人们的言论自由,保证言语的开放和对个体个性释放提供充分空间,成为西方社会维持他们“自由化”和直言不讳形象的手段。这一特有的西方意识,也自然笼罩到他们的新闻媒体行业,在国际范围内,西方记者就新闻事件提出的问题,往往尖锐直接,深透敏感。当然,同时也因为这样的新闻逻辑,容易使得采访调查直指问题核心,使得新闻变得露骨透明。
同时,西方新闻界与政治圈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各自独立的,而并非媒体会作为政治圈的工具在原则底线上割开,新闻界一直维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自然,孜孜不倦地摸出政治和社会腐坏现象黑色的“底”,不免也容易得罪到许多不同的圈子。似乎习惯于新闻界的态度和“脾性”,西方政治在某种程度上亦多处圈出了“不敢胡来”的地方,同时,应对种种新闻事件的公关手法,也在西方政治圈形成了独特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我们往往能看到,许多西方政客在媒体面前,笑容大度语言幽默地回应社会舆论对其丑闻进行的责问,其透露出的那种自得其所的立场和心态,想必也是公关方面持久酿成的变通性和背后的长期功课所致。
长久以来,多数西方媒体在国内外都持有很高的“立足于真实”的形象,然而,这其中亦有一种近似于模式化的弊端,过分追求透明和事件上的主动权,或者不断凿穿事物的厚壁而挖出其易爆点,国外新闻偶尔亦会游走在一些新闻道德的底线之外。就那些状况的发生,国外媒体圈对新闻的敏感点还是形成了许多强化制约。对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
“媒介素养”与利益推动
新闻说到底还是由人在采集的,因此人为因素会影响新闻的含金量和真实性。为了获得更具价值和引人注意的新闻,业界对记者的媒介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媒介素养是舶来词,最初由英国学者提出。每个国家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但总体基本吻合。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其作了以下定则——人们对媒体各种信息处理方面的选择能力,理解力,质疑性,评估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能力),通过媒介素养开辟的对记者职业要求的大类,引出了对记者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在美国CNN,许多记者尤其是各个记者站的首席记者,往往都是精于新闻报告制作过程的各个方面,如消息、访谈、深度报道,都需具备极高的专业性和信息梳理能力。同时,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录用也相对严格,记者的学历背景五花八门,但基本都在与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专业框架内,并且还是相对来说门槛较高的专业,像政治、经济、法律和国际关系研究等。此外对从业者的工作经验亦非常注重。
除了“媒介素养”之外,国外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所需剧本的初衷,似乎一直没有真正“忘本”。如美国CNN的宗旨便是“CNN在全球能作为标志的,应该是它的可信度,一切的利益都要服从于这一点”。早在创始人特纳创办CNN时,就希望能将电视新闻的“公正,精确和责任”摆到最高的位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不偏不倚的对待心态,一直是CNN对于新闻世界观的核心理念。自然这一根本也成了旗下员工需要具备的职业初心。
他们强调记者需要拥有独特的思维和理性看待事物的方式,即摒弃各种教条式的新闻报道法和一成不变的批判眼光,锻炼自己透视新闻的能力,而不是跟随人云亦云的价值观和舆论浪潮。也要求记者拥有极强的实干能力和务实精神,而非让其成为永远处于大环境思潮下的一株细草。
除了对个人素养有清晰明确的轮廓之外,对于记者这份职业本身所需要的其他能量,也在通过不断的明确新闻务实本质的过程中,得以更潜移默化的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对新闻的热情,这些热情必然来源于对于公正和真实的渴望,以及最后将新闻深挖,本着能给予社会正直和正面力量的初心。
新闻工作者不同于其他职业,新闻本身就存在现实和表象不可协调的两面性,而现实又可能因为种种因素不断被其表象模糊,这种模糊性的量化往往还能勾出人们总体上对待新闻的逻辑方式,和理解上的趋向。新闻工作者的笔锋应该是尖利的,尖利到能一点点啄去那些敏感模糊的事物和另一种新闻真实之外的操控成分,不去夸大其词也不刻意缩小事态,把执著和信念放在第一位,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追求收视率和迎合大众消费市场的口味方面,CNN也对新闻的轰动效应流露过一些倾向。与国内相同,他们热衷于报道负面性新闻,以及揭露性事件,这种透支工作初心的新闻运作方式,也让CNN在国外的社会形象受到过严重质疑。CNN虽宣称公正、理性地对待新闻,但实质所做的却还是有所出入。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其背面仍有利益支配种种事物的身影,而最后显露出来的,往往也和事实相差甚远。
“新闻自律性”与新闻道德科目
2007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曾显示,有90%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媒体把新闻的侧重点,大多放到了名人丑闻事件,而这其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样的,12%的受访者表示,当时他们曾追看关于希尔顿酒店女继承人——帕里斯·希尔顿因酒后驾车在监狱短期服刑的报道,且他们表示,他们对于此新闻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其他新闻”。
就像上述所说,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迎合读者的“偷窥癖”,那本身便是把新闻的实用性和写实意识挤出了本来应有的位置。尽管自由主义意志是作为西方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石,也是新闻传媒的理论根本。但其意义在于,给予更多的空间去显露事实,而非去铸造新闻不可触及的“禁地”。然而,自由意识的解放,似乎并未符合最初的愿景,它在给予新闻真实性以一定表现“额度”后,并未将其条理化;那些本应填满更具价值新闻的自由空间,却被一些“讨巧”的新闻所占满。
因此,美国开始推崇“新闻自律性”理念——世界上第一个新闻自律组织于1916年成立于瑞典,其初衷在于协调报业行业之间的关系,乃至枝繁叶茂;截至1978年,世界上大约60个国家都出现新闻自律性组织,目的在于过滤和解决掉那些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贿赂新闻和广告性新闻等。同时新闻自律性也越来越多地融合到媒体人的自我素养里。与新闻写实性就“理”来说不同,自律性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约束新闻工作者,使新闻到达本该“点到为止”的地方,借此还原事物的全貌,并在情与理上做出权衡与优化。
新闻尽管属于传播行业,但其本质上应与“过分宣扬”和夸大本质的做法对立。新闻不该通过承载那些夸大甚至恶意炒作的东西,借以颠出它更重的“分量”来博人关注,而应站到不实的对立面。
1977年,全美200多个新闻及传播课程中只有68个有关新闻道德的科目,但到了1984年,全美274个新闻传播课程中大约有177门科目与新闻道德相关。新闻道德的研究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课题,关于新闻道德的研讨会已日益增多,专门研究新闻道德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心也借势产生。
新闻的底线在哪
就像许多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盲点而拖出一些混乱,这些盲点在一些“想当然”的概念下,也变成一种与初始概念相容的合理存在。而这种合理其实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阅读者的被动接受之上。在一个极度自由的语言环境下,如何掌握真实与过分夸大之间的度,想必是每一个新闻记者所要面对的主题,也是整个新闻行业生态圈需要关注和适当矫正的方面。
就像在2010年沸沸扬扬的维基百科爆密事件:好的方面,它给予了读者更多维的视角,让人们看到一些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以“揭丑”的方式伸张了社会需要的真实和正义。但同时,其制造的舆论波浪又晃得整个欧美政圈的局势动荡不止。其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脚尖也不知不觉地点到了法律的底线。
或许,我们期待看到的新闻是这样的,它不会过分夸大也不会刻意缩小事态,而是就一说一,省去偏颇。它对政治文化和人性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视角,而非受制于舆论,它坚持公正、客观,同时对这个可能不怎么完美的世界还怀有包容性的善意。如此,我想我们才能在当前被舆论和媒体无限输出的信息横压下,留出更多呼吸的空间。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