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折射军队改革八大信号
2015-10-16剑客君王石川邵旭峰
剑客君+王石川+邵旭峰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人。根据现有资料,目前解放军陆军现役兵力一共是178.2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73%,海军现役兵力一共是23.6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空军现役兵力共42.7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7%。
在随后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共编50个方(梯)队,其中2个抗战老兵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另抽组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参阅总兵力超过1万人。透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到八个方面的军队改革趋向。
一、6个模块的装备方队体现对体系作战的重视
与往年阅兵相比,此次阅兵,装备方队按照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部队6个模块编组,涉及作战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充分体现了实战化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10多次精简整编和调整改革,我军员额从最高时的600多万减少到230万,应该说军队规模虽然还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但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力量结构不够优化,头重尾巴长等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
为此,要不断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完成这些任务,我军力量结构就会得到进一步优化,新型作战力量明显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大幅提高,就能较好地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另外,还要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强军兴军的关键,有利于推进军事教育向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发展。
二、10支英模方队个个血性十足
英模部队方队参阅是这次阅兵的一大亮点。参阅的10支英模方队分别是:“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刘老庄连”、“攻坚英雄连”、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武警部队抗战英模部队方队。
从人、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和军事思想等军队构成要素看,科学技术的加快发展,必然带来武器装备和信息系统更新换代,与此相适应,要求军事思想更新、体制编制创新、人员素质提高,从而形成新的军事变革需求。这其中,再怎么进行改革,对战斗精神只会越来越重视。这些英模部队,在改革中,也应当是表率和亮点。
三、未来空军绝不会“孵”在家里
10个空中梯队包括空中护旗方队、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海军舰载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直升机梯队等,涵盖了我军现有先进作战和保障机种。
曾经,外媒以“中国空军师改旅”为题,对中国空军的编制体制改革予以关注并积极评价。作为编制构架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从2012年初期,中国空军开始将航空师改为更加合成化、更加灵活的旅级规模单位。
这与美国空军的飞行联队类似,在解放军空军的历史上,此举很可能是最具重大意义的组织架构改革,旨在实现更加扁平化的管理和指挥控制。
习近平曾强调,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是时代赋予空军的重大使命,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未来,空军绝不会“孵”在家里!
四、武警英模方队赫然在列
十支英模方队中有一支武警部队英模方队,足见武警方队的重要性。
目前,武警部队已初步建立起系统配套、训战结合、平战兼容的特色装备体系,装备涵盖了执勤、处突、维稳、反恐、防卫作战、抢险救灾、森林灭火等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各个领域。他们做到了“执勤训练有保障,处置突发事件有能力,反恐制胜有手段,防卫作战和抢险救灾有准备”,为部队圆满完成以执勤处突为中心、以反恐维稳为重点的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武警部队的地位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五、50余名将军受阅,体现与士兵同甘共苦的选将标准
此次阅兵有50余名将军受阅,分别来自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象征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军兵种联合受阅,除三军仪仗方队外,其余所有受阅方队均由将军领队。
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体现我军高级指挥员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责任担当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此次受阅官兵中的最高军衔是中将,中将受阅在新中国历次阅兵中是从未有过的。
所有将军领队中,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53岁。年龄最小的将军领队为常丁求少将,他驾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受阅。
唯一的集团军军长领队——“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的张海青少将;唯一的集团军政委领队——坦克方队的邹运明少将;唯一的女将军领队——白求恩国际医疗方队的田鸥少将;唯一“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将军领队——两栖突击车方队的李晓岩少将。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未来的解放军,对将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不会打仗的将军,只会越来越少。
六、干部学历将呈金字塔结构
将军的高学历也是亮点:此次领队将军中,博士将军领队4人,硕士将军领队29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我军人才方阵的学历构想——军长为博士,师长为硕士,团长为学士。当时有人感慨地说,钱老这一构想“近乎神话”。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钱学森构想的“神话”正在变成现实。今天我军已经拥有一大批素质优秀的硕士、博士营连主官。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军队改革,在选拔干部方面将呈现金字塔形学历的结构。
七、集训仅3个月,体现平战结合、质量练兵的要求
这次阅兵准备时间集中训练就是3个月,和过去比短了很多。为了保证阅兵训练高质量、受阅时的高水平,做了很多努力。
第一,在选拔受阅部队和受阅装备时有严格的标准。受阅人员和装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二,有一套严格科学的训练方法。第三,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会因人而异、因装备而异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兵训练质量。
比如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使受阅的地面方队、空中梯队等等各要素衔接非常紧密,相关部门专门研制开发了阅兵模拟仿真系统,系统通过仿真方式告诉各要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再比如阅兵联合指挥部为提高指挥效率,专门制作了电子沙盘,电子沙盘和阅兵部队受阅列队行进的区域完全一致。指挥人员在这样一个近似现实的环境当中进行指挥推演,效果非常好。
八、科学营养配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饮食保障方面,主副食品全部从北京市商委推荐的主副食品供应企业进行集中采购,严格食品检验、检疫、留验、加工、存储、检毒和抽样监测等各个环节。相关部门专门为阅兵部队研制开发《阅兵部队膳食评估系统》,实施科学营养配餐,确保官兵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在车辆保障方面,这次阅兵需要的保障车辆,除日常勤务用车由部队自行抽组保障外,阅兵部队公路输送主要从地方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租用车辆保障,很好地体现了军民融合的思想。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强国,十分注重运用洛克希德、波音这些公司在市场竞争下形成的先进技术更新军事装备,节省资源,很多先进武器都是军民融合的杰作。事实证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吸取经济社会体系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军队建设就能获得技术先进、来源稳定和可持续的物质力量。
总之,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应根据我国改革进程和我军实际情况,看准一项推出一项,成熟一项实施一项,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化改革。
(综合摘编自腾讯网、海外网,搜狐网2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