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文本是精彩教学的基础
2015-10-15王以新
王以新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教师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只有教师自己深入进去,领悟文本内容及形式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深入解读文本呢?
一、以多元身份来解读文本
首先,我们要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读文本,读懂文本“说什么”,即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的背景,品读语言文字,揣摩文本的浅层意和深层意。这是解读文本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要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这时,文本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例”。我们要思考:该如何通过这个“例”,教会学生一些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面对文本的时候要考虑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问题。
最后,我们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在阅读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故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哪些是他们困惑的“未知”,哪些又是他们能够一目了然的“已知”。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才能由浅入深地展开语文教学。
二、整体把握教材以解读文本
我们应该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如《藕与莼菜》一文,若孤立地看,只能看到文中选择了两个材料——藕与莼菜……但整体联系起来阅读,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若表达同样的情感,何必选两个材料?两个材料真的雷同吗……显然,上海的生活紧张、局促、节奏快,家乡的生活悠闲、恬静、人情味儿浓。故我们不难推知,作者为什么思乡?那是因为他网于城市的局促中,而深深怀念家乡如画如诗般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看,“藕”原来代表“画”一样的生活——多彩而热情;“莼菜”则是“一首诗”——自由而洒脱。这诗情I田i意的生活才是作者所钟爱和怀念的。
可见,把材料置于整体阅读的框架中,我们就能分析出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将局部和整体有机联系起来。这样的阅读,才能帮助学生透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的妙处。
三、找准切入点以解读文本
“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寻找阅读的最佳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的选择,往往影响到课堂整体教学的效果。例如《马来的雨》一文,开头“马来西亚的魅力应在雨季”一句和结尾的“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一句,一字之差,何意?显然,表明作者的判断逻辑是从猜测到肯定。那么,作者究竟感受到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我们的阅读便可以此来切人,深入解读。
再如《二十年后》这篇小说,初读小说后有什么感觉?当然是吃惊。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鲍勃是个通缉犯;二是发现警察就是吉米。这出人意料的结局源于二十年前的一个约定。鲍勃来赴约,那么吉米是否还记得这个约定呢?我们不妨以此来切人,深读一番。
四、关注语言形式以解读文本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内容上,却往往忽略文本的“语言形式”。要知道,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正是因为这些特定的语言形式,才成就了一篇篇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佳作。那么,如何关注“语言形式”呢?
一是品词析句,比较揣摩。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惯用的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既可理解语言内容,更可体悟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到之处,加深对语言的感悟。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增”、“删”、“换”、“移”、“补”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将改过之后的词句与原句进行比较,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力,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比较是感悟语言形式最常用的方法。用词可以比较,句式可以比较,段落结构可以比较,篇章布局也可以比较……通过比较,带给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语言的意味会随之凸现出来。通过比较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例如,《口哨》一文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思考“张海迪的童年是被病痛包围着的,那是一种怎样的病痛呢?你能从文中找到吗”?这时,学生多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但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成“我的腿、胳膊、脖子都不能动”,好不好?当然不好,分开写更能突出张海迪病痛严重,强调了她全身大部分都是无法动弹的,即便是能活动的部分,也不敢动,一旦牵动,是非常痛苦的。经过这样的分析后,再请学生把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体会张海迪的痛苦,学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二是注意写作形式或结构的特殊点。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一封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文章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形式也很特别。首先,这是一封书信。父亲跟女儿谈“爱情”话题,为什么要专门写一封信呢?可见其慎重。女儿已经长大了,父亲希望她认真对待“爱情”,所以也用这种郑重其事的形式来谈。
其次,文章的主题是一个故事——上帝三次看到人类的爱情。但作者为什么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女儿谈“爱情”呢?显然,这比说大道理要生动得多,孩子容易接受和体会。
最后,这个故事从何而来呢?是在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文中也着重提到了这一点。乍一看,仿佛与本文的主题无关,可是细想一下,就发现,人类的爱是世代传承的,而这种“爱的教育”也是世代传承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才写下了这封教育孩子的信,可见文中的语言形式多么重要!
三是教学中要注意反复朗读。语言学习具有“默会”性。促进语言“默会”的是反复聆听和吟诵。比如《春风》一文,作者林斤谰在描写北方春风时,有这样的句子:“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一组短句的组合,写出北方春风的快速、有力。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这里使用短句的明显效果。当然,如果加上前面讲的“比较”的方法,来让学生体会使用长句和短句的区别就更好了。这也就是特殊的语言形式服务于文章内容的体现。
再如,遇到排比句,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排比所造成的语势增强的效果。朗读中,使学生在情感上经历一次由弱到强的激荡,真切地感受到排比的作用。这比反复高喊“增强语势,强调了……”的填鸭式教学强得多。
总之,深入解读文本是精彩教学的基础,教师理应在深入研读、仔细探究上花时间。然后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学,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并在阅读中帮助学生不断加深思考,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能在持之以恒的阅读与思考中得到提升。